時間:2020年03月16日 分類:學術著作 次數:
著作出版署名主編是比較常見的事情了,畢竟出版專著是評職稱重要砝碼,但是這也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因此很多出書的朋友也會將自己的實際需求與專業的出版機構溝通,讓他們給安排合適的著作資源署上自己的名字,這樣既節省出書的成本,也節省出書的時間,成功率也是比較高的。大家可以咨詢期刊之家的老師給安排合適的著作資源。
眾所周知,圖書的出版流程有嚴格的審核和把關工作,出版周期也在6-9個月左右,但是您立刻就需要自己的專著急用怎么辦?這時就可以找正規的出版機構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幫您聯系好即將出版的著作并署名主編的位置,解除您的后顧之憂。
不過作者也需要明白一部著作只有三個人可以上cip,也就是能在相關網站上查詢到,有的著作是只有主編才能查詢到,因此作者要早做安排,這樣才不能署名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獲得相應的加分。正規的出版著作流程是比較長的,需要經過檢查,確認作者所交書稿達到齊、清、定,且達到約稿要求,即可開始編輯加工工作。而著作的編輯加工,一般須經過“三審”,即初審、復審、終審。
初審編輯一般應先翻閱書稿的目錄、凡例、前言以及三分之一左右的正文,了解全書的基本內容、編寫特點、結構和體例等,然后再通讀書稿,進行編輯加工。初審工作主要包括:
(1)改正書稿中出現的字詞錯誤、讀音錯誤、知識性錯誤、語法錯誤、邏輯錯誤、歐化錯誤、觀點錯誤等。
(2)統一全書體例,包括統一各級標題、格式、數字用法等。
(3)在書稿上標注需特殊制作的內容,如國際音標、古文字、少數民族文字、外文、插圖(要求美編設計的,須填寫通知單)、表格等。
(4)核查引文、出處和索引;核查參見、互見項目,核查配套內容或項目;核查有關專業知識;核對或核算參考答案。
(5)檢查書稿項目,按順序排次(外封,內封,目錄,前言或編寫說明、凡例、音節表、檢字表或筆畫索引等,正文,附錄、參考文獻、參考答案等),并自內封開始,按順序戳記或填寫頁碼。
(6)填寫加工記錄,并撰寫審讀報告(對書稿的內容、特色、學術及文字水平、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文字質量、學術地位、是否達到正式出版要求等進行評價)。
初審完成后,由編輯室主任安排有資格的編輯人員(一般應具有副高以上職稱)復審書稿,復審要通讀書稿。之后責任編輯認真核實、解決復審提出的相關問題后,將書稿連同初審復審意見、發稿單交總編室。
而著作署名主編所走的流程是比較簡單的,所安排的著作也多是走完了上述流程,因此是能夠快速拿到著作的,如果您想要署名著作可以早日咨詢該站的在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