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03月13日 分類:課題申報 次數:
小課題研究是指教師對教學實踐中某個具體問題以專題研究的方式探索教育規律的一種研究,小課題的主題比較具體,它深入到學科工作領域內部,是指教學的某一具體問題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們面對許多問題,具體研究價值和研究意義。那么,小課題研究報告如何寫呢?以下是一篇小課題研究報告范文,小編進行了相關整理,以便于您學習和參考。
一、小課題研究目標
以小課題研究促進中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研究目標:(1)有效落實課改理念;(2)提高教育教學效率;(3)促進教師專業成長;(4)有效凝聚集體智慧;(5)促進學校全面發展;(6)面對新課程改革中的困惑,善于發現,勤于學習,勇于創新。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有解決新困惑的勇氣和本領;(7)努力尋求能夠切實減輕學生負擔,有效培養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的教學和教學模式,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二. 我,F狀及小課題研究的意義
1.放眼語文教學要研究的方方面面實在很多,語文教學藝術有無窮無盡的研究范圍,專之愈深愈有趣,亦愈艱難。就比如課堂教學中教學內容與生活的聯系;課堂中師生對話、生生對話;文言文教學中字詞的積累與傳統文化的傳播關系;怎樣創設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課堂中的三維目標怎樣確立;怎樣實現;怎樣處理教材;怎樣確立教學的重點、難點等等,涉及的范圍之廣之多,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應有自己獨特的認識,才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網絡,這樣才能吸引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沉浮,從而使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達到改善學生的學習質量的目的。
而老師們也會以研究的心志工作學習,享受自己的工作,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使自己走在專業化發展的道路。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那么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而小課題研究與日常工作密切相關,研究起來收山實實在在,有方向,有條件,以小見大,小題大做,既可以發揮教師的特長,又可以使教學成果很快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解決教育過程中的難題,一舉多得。
因此,開展教師小課題研究能促進教師主動發展;有選擇的發展小課題,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選擇。這正是我校語文老師迫切解決的問題,我校的語文老師們忙于備課,改作業等常規工作,缺乏教研氛圍,工作處于低效狀態。我深切地希望通過小課題研究不但能使這種現象得到改善,而且能使我校的語文老師以研究的心態工作學習,享受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享受的樂趣!
2.小課題研究的意義作用。反思過去,課題研究往往存在著“大、空”等不良現象,效果自然不理想。中學語文教育科研工作必須結合我們教育教學工作的現狀和實際,突出課題研究的針對性、實效性。讓教師的研究更貼近教育教學實際,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及教師自我發展。教師應該有自己的小課題;有自己結合實踐工作的反思和記錄,這是教師成為研究者的必需。所謂小課題,指的是以教師自身教學過程中發生的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問題的解決為研究目標的課題。小課題的特點是切口小、范圍廣、方向明、周期短、投資少、收益高。要選好課題,首先要明白為什么研究,也就是選題有沒有價值.課題追求有實用價值。即解決日常教育教學當中遇到的問題,或為教育教學中的某個現象尋找答案。這種課題的針對性、時效性都比較強。小課題“課堂小測的意義”的研究,就符合三個貼近的原則。“小”就是切口宜小,從小事,小現象,小問題入手,以小見大學習研究。隨著教育改革形勢的發展(素質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和諧高效課堂”建設活動的開展,區域推進差異教育實驗)使我們的教學面臨許多新問題,教育研究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相比較于5年一個周期的規劃課題,小課題研究更具有“短、平、快”的優勢,所以積極開展小課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可從以下三個角度來理解小課題研究的作用:
(一)有利于解決實際問題
小課題研究的問題都是與個人的工作緊密相連的,也是我們有切身體驗的事件,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自身教學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解決問題的結果就是直接為自己的教育教學服務。在明確一點說,小課題研究就是“自己研究,研究‘自己’,最后在創造新的自己”。因此,對這些問題的研究解決,我們有著潛藏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有利于積累研究經驗
小課題研究者可以在“做”中學習并熟悉課題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逐步學會通過規范地做課題來解決實際問題,從中獲得科研的歸屬感。教師可在問題解決過程中不斷增強科研信心、積累科研經驗、感受科研的能量,為將來進行省、地、市(縣)級課題研究打下基礎。
(三)有助于提高科研能力
小課題研究的目的是改進教育教學實踐,促進自己的專業發展。在研究的過程中,使自己養成“用科研的眼光看問題、用科研的思維想問題、用科研的方法解決問題”的好習慣。在一個個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提升自己的實踐經驗,形成個性化教育教學風格,使自己成為“科研型”的教師。
三、小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
選擇一個問題,建立一個課題,確立一個目標,實施一項研究,形成一個成果(經驗、規律或具體操作方法),研究者選題時要考慮到小課題的選擇,強調“以我為本”,也就是直接服務于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必須立足于“小而精”,選擇那些自己有能力駕馭,能搞得了,搞得好的具體實在的題目。
四、小課題研究的方法
從研究方法看,小課題主要采用基本的、教師易于把握和實施的經驗總結、敘事研究、個案研究、調查研究等最常見,最適用的小課題研究方法有:
1.經驗總結。通俗講就是從大量的教學實踐中,梳理、歸納、提煉出成熟、典型、理性的做法。
2.敘事研究。“敘”就是敘述,“事”就是事件,它是用講故事的方式追述還原自己親身經歷或者所見所聞,有意義的“教育事件”,表述自己對教育的理解,對教學理論的感悟,在敘述的過程中,自己的“經驗性教學”往往就轉變成了“反思性教學”、“研究性”教學。
3.調查研究,又稱實地調查研究法,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上午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
4.個案研究,就是對單一的研究對象進行深入而具體研究的方法。
五、研究基礎
主要研究人員都有相關的研究成果。莫冰潔老師善于積累教學經驗,喜歡教學小論文,曾撰寫論文《教無定法之“四定”》、《不是廬山真面,只緣身在此山中》、《讓學生親自來》、《讓語文課有語文味》等等。鄧勛釗老師從事語文教學多年,其中論文《初中語文教學的三位一體》,獲州級論文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