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6月16日 分類:ei發表指南 次數:
很多科研人員分不清ISTP和CPCI,兩者有什么關系,是不是一回事?其實兩者都是科技會議錄索引,CPCI原名是ISTP,現在很多單位仍然習慣將會議錄索引稱為ISTP,和SCI、EI共同構成世界范圍內重要的三大論文檢索系統。
科研人員看到ISTP知道其是CPCI就可以了,同樣看到職稱文件中有CPCI要求,也就是之前的ISTP,兩者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原科學技術會議錄索引ISTP,主要提供的以專著,叢書,期刊,報告等形式出版的國際會議論文文摘及參考文獻索引信息,涉及到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相關領域。
而ISTP更名為CPCI后,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分了文理科,兩個版本分別是:科學與技術科學與技術,即CPCI-S(原ISTP)和社會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即CPCI-SSH(原ISSHP),但是統稱起來還是叫做CPCI。也會包含一般性會議,座談會,研究會,討論會,發表會等。
從含金量來看,ISTP論文和CPCI論文含金量都很高,一篇ISTP論文相當于兩篇國內核心論文;在職稱評審文件中也可以看到相應的要求:高級職稱晉升要求本專業相關刊物上公開發表教學、科研論文5篇,其中被SCI、ISTP、EI收錄全文收錄3篇以上,并撰寫15萬字以上公開出版發行的專著或教材。這里說的ISTP收錄論文也就是CPCI論文,作者根據要求盡早的準備相關論文就可以。
ISTP收錄論文的數量和科研人員參加學術會議的數量是密切相關的,ISTP也比較青睞國內學者的會議論文,相比sci、ssci、ei論文來說,istp論文發表難度要小一些,但是認可度確是很高的,是比較受認可的一種發文類型。
總結來看:ISTP和CPCI兩者就是一回事,只是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單位叫法不一樣,但是能發表CPCI/ISTP論文的學者,都有非常扎實的科研基礎,作者如果早早手握幾篇ISTP會議/CPCI,那么含金量也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