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年04月03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作者向SCI期刊投稿論文,投出去后要經歷漫長的等待,收到各種各樣的審稿意見,而如何有策略有技巧的回復審稿人是至關重要的,好的回復可以幫助文章更快的被接收,否則可能導致論文被拒,接下來具體介紹回復SCI審稿人的策略及回復信的寫作技巧。
第一、服從編輯的意見。
在審稿人給出各自的意見之后,編輯一般不會再提出自己的意見。但是,編輯一旦提出某些意見,就意味著他認為這是文章里的重大缺陷,至少是不合他的口味。這時,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只能是服從,不要急于反駁,這對論文被接收是很關鍵的。
第二、永遠不要跟審稿人爭執。
跟審稿人起爭執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件事情。審稿人意見如果正確那就不用說了,直接照辦就是。如果不正確的話,也大可不必在回復中冷嘲熱諷,在回復時注意自己的態度就可以。審稿人讓增加參考文獻,自己按照要求添加即可,如果直接回懟審稿人,大概率稿件會被拒稿,這樣最后耽誤的還是自己的時間。
第三、合理掌握修改和 argue 的分寸。
所謂修改就是對文章內容進行修改和補充,所謂 argue 就是在回復信中對審稿人的答復。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中心思想就是容易改的照改,不容易改的或者不想改的跟審稿人 argue。對于語法、拼寫錯誤、某些詞匯的更換、對某些公式和圖表做進一步解釋等相對容易做到的修改,一定要一毫不差的根據審稿意見照做。
而對于新意不足、創新性不夠這類根本沒法改的,還有諸如跟算法 A,B,C,D 做比較,補充大量實驗等短時間內根本沒法完成的任務,我們則要有理有據的argue。在 Argue 的時候首先要肯定審稿人說的很對,他提出的方法也很好,但本文的重點是 blablabla,跟他說的不是一回事。然后為了表示對審稿人的尊重,象征性的在文中加上一段這方面的 discussion,這樣既照顧到了審稿人的面子,也更有助于編輯審核通過。
第四、聰明的掌握修改時間。
修改不要敷衍了事,過早過快的修改完成給人的印象是不尊重他們,看到審稿意見可以簡單放一放,這樣首先避免了由于大喜過望而沒能及時檢查出的小毛病,還不會讓編輯覺得你是在敷衍他。如果結果是 major,建議至少放一個月再投出去,顯得比較鄭重。
上面是一些一般性的答復審稿人的策略,在實際中的應用還需要大家見仁見智。下面接著介紹答復信的寫法,寫答復信的唯一目的是讓編輯和審稿人一目了然的知道我們做了哪些修改,最好是每一個修改都留有痕跡,留下好的印象。
因此,所有的格式和寫法都要圍繞這一目的。一般來說可以把答復信分成三部分,即 List of Actions, Responses to Editor, Responses to Reviewers。第一部分 List of Actions 的作用是簡明扼要的列出所有修改的條目,讓編輯和審稿人在第一時間對修改量有個概念,同時它還充當著修改目錄的作用。剩下的兩部分是分別對編輯和審稿人所做的答復,格式可以一樣,按照“意見”-“argue”(如果有的話)-“修改”這樣逐條進行。清楚醒目起見,可以用不同字體分別標出,比如“意見”用 italic,“argue”正常字體,“修改”用 bold。下面舉例說明各部分的寫法和格式。
編輯意見:請在修改稿中用雙倍行距。
審稿人 1:
意見 1:置疑文章的創新性,提出相似的工作已經被 A 和 B 做過。
意見 2:算法表述不明確。
意見 3:對圖 3 的圖例應做出解釋。
審稿人 2:
意見 1:圖 2 太小。
意見 2:第 3 頁有個錯別字。
相關答復如下:
List of Actions
LOA1: The revised manuscript is double spaced.
LOA2: A discussion on novelty of this work and a comparison with A and B have been added in page 3.
LOA3: A paragraph has been added in page 5 to further explain the algorithm ***.
LOA4: Explanations of the legend of Figure 3 have been added in page 7.
LOA5: Figure 2 has been enlarged.
LOA6: All typos have been removed.
總之,作者回復審稿人,寫回復信目的就是促成論文的錄用,每個作者,每篇文章,每本期刊,每個審稿人要求都不同,一定要有針對性的策略,才能少走一些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