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年09月14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畢業季或者是升職季自然都少不了科研論文,而一些科研小白不會準備論文,多次面臨退稿,如何實現向發表多篇sci學術大牛的轉變,往往需要做好扎實的基礎,可以按如下幾步攻略開始著手!
第一步:選題
①學生:緊隨導師的研究方向與課題;
②職場:要結合工作相關實際,與工作無關的論文,升職稱是沒有用的;
③政策以及時下研究熱點,一篇論文一定要有先進性和時效性,一定要經常看看本專業領域的政策以及時下流行社會熱點等;
第二步:閱讀文獻與模仿
看文獻網站:萬方數據庫(推薦)、知網數據庫(推薦)、維普數據庫、百度學術、谷歌學術、還有一些國外的文獻數據庫;
一般學校都會買各個數據庫的版權,免費使用,比如知網、sci、ssci、ei、scopus等數據庫都要多了解;
如何看文獻:
看文獻一定要看高質量論文(名校的碩博畢業論文,北大核心以上期刊的論文)。在確定文章的大致主題后,首先是粗讀,看摘要和文章結構以及方法。然后,確定三到四篇文章進行精讀,把別人的論文框架、邏輯、方法學等寫在筆記本上,養成文獻筆記。確定一篇文章好進行模仿模仿主要是模仿整體的框架與邏輯、數據分析方法。
文獻管理工具:推薦zotero,endnote、noteexpress。
第三步:如何寫作
①搭框架。然后針對數據選合適方法, 數據分析軟件spss、sas、stata、r語言等;
②先寫問題再寫方法過程和結果;
③最后補充摘要;
寫完之后要找導師過目,請師兄師姐幫忙修改,或者是也可以找專業的學術指導平臺,他們可以幫助您修改、潤色,推薦合適的sci期刊,之后熟能生巧,慢慢積累經驗。
第四步:投稿
投稿之前一定要先弄清學校畢業以及工作升職稱要求的論文的等級,一般有普通科技核心,北大核心、南大核心、cscd、sci、ssci、ei等等;
投稿按照期刊的投稿格式進行修改,一定要進行查重,一般期刊的查重率都不高于10%,如果有引用基金項目,要附基金的證明書;
投稿周期 :快的期刊投稿到錄用1-2個月 慢的1-2年都有,大家一定要提前規劃時間;
總結下來就是選題,閱讀、模仿、寫作、選刊投稿,也可以借助第三方平臺的幫助,多關注我們,可為您分享更多的科研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