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04月30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論文向sci期刊投稿會涉及到多個文件,最近有作者反饋:自己在向期刊投稿時要求提供涉及到文章數據的可用性聲明文件,這主要是指什么?今天針對這個就來聊一聊,到底是什么樣的文件?
數據可用性聲明(Data Availability Statement,或者Data Access Statement)指對于某一數據集或者數據資源,明確其可訪問性(accessibi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以及使用條件的一份說明。
數據可用性聲明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出現在研究論文中,這里提供的數據可用性聲明在某些方面類似于稿件的作者利益沖突、資金來源和作者貢獻等聲明,一般位于文章的末尾、參考文獻之前。這類數據可用性聲明大多是期刊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數據,例如文章均值、標準差等數值背后的原始數據、所有圖表的原始數據以及研究材料、代碼等。
第二類是在向期刊投稿時提交的數據可用性聲明,一般是一個單獨的文件說明或者從投稿網站的選項中選擇。但不論是哪種形式,目的只是為了明確數據的獲取途徑,簡單的一兩句話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這里需要提醒作者的是有些期刊要求稿件中和投稿時都包含數據可用性聲明,這就要求作者將文中的聲明和投稿時的保持一致。另外,每個期刊對于數據共享的要求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投稿前一定要看清楚期刊的要求,提前做好準備。有些期刊會將數據共享設置為作者的必選項,在這種情況下,作者不僅要發布數據可用性聲明,還需要將原始數據共享,有些期刊甚至還要求對數據進行同行審查。
以上就是sci投稿時數據可用性聲明相關介紹,還有一些期刊要求提供原始數據,這也直接關系著論文能否成功發表,數據的真實性是審稿的主要內容,文章數據要經得起考驗,對待學術大家要嚴謹,一定不要出現學術造假等行為,以免給自身帶來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