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08月29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不管是國內核心論文,還是國際核心論文都少不了要引用參考文獻,正確的引用可以體現文章科學性和嚴謹性,而不當的引用也可能產生不良的后果,甚至被認為是學術不端,下面這6種引用類型會涉嫌學術不端。
第一、誘引
誘引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誘導或迫使作者在論文中引用特定或某一范圍內文獻的行為。這一行為的產生緣于參考文獻的引用具有學術評價功能。參考文獻是計算期刊影響因子的基礎,科技論文被引用次數的多少是對期刊學術水平、論文質量的極好評價。因此,某些期刊和個人采用誘引的方法來達到提高自身影響因子和論著影響程度的目的。
誘引產生的參考文獻也許是作者文獻檢索中的疏漏,是論文中的必備文獻,這種提醒是審稿的必然要求,但大多數誘引的動機和目的不純,是學術界和期刊界的一種造假行為,屬于學術不端行為范疇。
第二、匿引
匿引是指論文中采納了他人的論述,吸收和利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卻故意不將其作為參考文獻列出的行為。匿引是文獻計量學中漏引(或暗引)的一種行為,與其他漏引現象的區別在于它是故意行為。
第三、轉引
著錄參考文獻時,應只限于作者親自查閱和引用的原始文獻,不應該轉引。因此,轉引是指作者沒有親自查閱某些原始文獻,而直接從其他參考文獻表中轉錄這些文獻的行為。轉引反映了作者對科研的敷衍態度和對文獻引用的不負責任,是一種學術偷懶行為。
第四、濫引
濫引是指故意把一些與論文主題關系不大或無關的文獻作為參考文獻,以裝飾門面的行為。濫引不但是作者科研態度欠嚴謹的反映,使參考文獻失去其本質意義,而且造成文后參考文獻繁重,增加了審稿人和編輯的工作量,一旦隨論文發表,給讀者查考、核對等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浪費了讀者的閱讀時間,同時也占用了科技期刊的有限版面,減少了期刊的信息量。
第五、崇引
崇引,也稱媚引、策引、飾引,是指作者為了某些需要 (如抬高自己論文的地位和學術水平,或論文易于發表) 而故意引用或僅引用名人或名刊資料的行為。不當自引也可以說是崇引的范疇,是為了提高自我學術影響力,不顧客觀實際,自我崇拜的表現,也是產生誘引行為和影響因子嚴重失真的根本原因。
第六、曲引
曲引是指根據自己論點的需要,對他人觀點斷章取義,進行不公正的引用或歪曲性評價的行為。偽造、歪曲他人觀點的行為,不僅直接造成引文誤差,而且違反了《著作權法》中“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的規定,是一種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
以上6種引用參考文獻的方式,都屬于學術不端行為,學術人員要盡量避免,發表國內核心,國際核心論文要實事求是,注重提升文章質量,文章內容要嚴格把關,避免因論文不符合要求而被拒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