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年03月31日 分類:SCI論文百科 次數:
今天給各位對比介紹兩本材料科學知名期刊:《Bioactive Materials》和《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從多個角度展開了對比介紹,希望可以幫助科研學者根據自身研究方向和需求選擇合適的期刊,兩本期刊介紹如下。
1、期刊概況,影響因子和分區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創刊時間:2012年(前身為《Advanced Materials》的子刊)。
影響因子:2023年影響因子為10.0,JCR分區均為Q1(工程生物醫學、生物材料、納米科技)。
中科院分區:2023年升級版中為醫學大類2區,工程生物醫學、生物材料和納米科技小類2區。
年發文量:約1000篇(2023年數據)。
《Bioactive Materials》
創刊時間:2016年,相對較新。
影響因子:2025年最新影響因子為18(據最新數據),顯著高于前者,JCR分區為Q1(生物材料領域)。
中科院分區:2023年升級版中為工程技術大類1區,生物材料小類1區。
年發文量:約200-300篇(規模較小,但注重高質量原創研究)。
對比總結:
《Bioactive Materials》在影響因子和分區上更具優勢,但發文量較少,競爭激烈;《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覆蓋領域更廣,適合跨學科研究,且投稿機會相對更多。
2、期刊研究領域與側重點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核心方向:
生物材料(水凝膠、納米材料、生物聚合物);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如骨修復、神經支架);醫療設備(可植入設備、生物傳感器);納米醫學(藥物遞送、基因治療)。
特色:強調材料在臨床轉化中的應用,如近期發表的植入式可降解生物電子芯片治療盆腔器官脫垂的研究。
《Bioactive Materials》
核心方向:生物活性材料的設計與功能化(如抗菌表面、仿生材料);組織再生與傷口愈合;生物材料與免疫調控的相互作用;生物3D打印與器官芯片技術。
特色:專注于材料的生物活性機制,尤其關注材料與細胞/組織的動態相互作用。
對比總結:
若研究偏重材料的基礎生物活性機制或新型生物制造技術,可選《Bioactive Materials》;若涉及醫療設備開發或多學科交叉(如生物電子、納米技術),則《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更合適。
3、審稿速度與投稿難度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審稿周期:平均6-12周,部分稿件可能更快。
錄用率:約17%-20%,相對友好。
語言要求:要求美式英語,語言不過關可能導致返修。
《Bioactive Materials》
審稿周期:平均18周,審稿嚴格。
錄用率:低于15%,對創新性和數據完整性要求極高。
對比總結: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審稿效率更高,適合時間緊迫的研究;《Bioactive Materials》適合成熟且創新性突出的課題。
4、開放獲取(OA)政策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OA占比:約20.03%,可選擇付費開放獲取。
版面費:約$4,800(具體以投稿時為準)。
《Bioactive Materials》
OA政策:完全開放獲取,所有文章免費閱讀。
版面費:約$3,000(相對較低)。
對比總結:
若經費有限且希望提高文章可見度,《Bioactive Materials》的完全OA模式更具吸引力;若偏好傳統訂閱模式或需兼顧期刊聲譽,可選《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5、學者評價與典型案例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學者反饋:審稿意見專業,編輯響應較快,適合材料與醫學交叉領域。
典型案例:武漢紡織大學徐超團隊關于導電水凝膠增強神經分化的研究;北航常凌乾團隊的可降解生物電子網片治療盆腔器官脫垂。
《Bioactive Materials》
學者反饋:對材料機理的深度分析要求高,適合基礎研究。
典型案例:多篇高被引論文涉及生物活性涂層在骨科植入物中的應用。
6、綜合選擇建議
選擇《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的情況:
研究涉及醫療設備、納米技術或臨床轉化;希望較快發表且課題具有跨學科性;經費充足,可承擔較高OA費用。
選擇《Bioactive Materials》的情況:
專注于生物活性材料的基礎機制研究;追求高影響因子和完全開放獲取;課題創新性強,數據完整度高。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這兩本都是材料方向優秀的期刊,作者投稿時候可以通過期刊官網查看最新“Aims & Scope”和近期發表文章,或利用學術平臺獲取最新審稿經驗,錄用周期。此外,你還可以咨詢專業學術顧問,推薦合適的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