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5月06日 分類:免費文獻 次數:
《新形勢下班主任如何有效開展班級管理工作》論文發表期刊:《求知導刊》;發表周期:2021年12期
《新形勢下班主任如何有效開展班級管理工作》論文作者信息:徐小燕(1983.10-),女,廣西北海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班主任班級管理。
摘要:高中班主任的職責不僅包括加強對學生學習方面的管理,還包括對班級日常工作進行管理。信息網絡時代的到來使現階段高中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變強,同時對其身心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應在原來的管理方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使管理工作更高效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能為學生營造良好、舒適的學習環境,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高。本文針對新形勢下高中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現狀和對策展開了分析,以期為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新形勢;班級管理;策略分析
引言
班級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有利于班主任加強對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管理,有利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從而提高學生在校的學習效率和生活質量。班級是學校開展教學工作最基礎的教學單位,是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班級秩序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校的教育工作。班級管理水平取決于班主任所采取的管理方法和策略,高質量的班級管理對學生學習成績具有重要的正面影響,且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確保教師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傊,有效的管理策略是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提高1。
一、高中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現狀分析
(一)各項班級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一個班級成立之初,班主任都會制訂班級管理制度。在未明確班級管理制度的情況下,學生對管理制度未予以充分重視,因此,在潛移默化中忽視了自我管理這一重要環節。例如,對于學生的日常考勤工作,教師雖然對學生講述過考勤制度的獎罰情況,卻在實施過程中缺少明確的記錄和考察環節,導致學生在獎罰制度下管理效率不盡如人意。
(二)班級文化建設工作未充分落實班級文化是凝聚班級力量和核心思想的重要體現,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班級文化的建設。相關調查研究表明,大多數高中班主任疏于建設班級文化,而重視班級文化建設的班級,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十分有效。目前,忽視班級文化建設的班級存在的問題包括:班級整體缺乏集體向心力,學生與教師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溝通,學生之間的互動活動非常少,生生之間缺乏團結精神和競爭精神。缺乏競爭精神的班級就像癟了的氣球,學生斗志低迷,在學習成績上難以得到有效提高,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無法得到有效展開。
(三)班級管理工作過于苛刻相關調查表明,目前,在開展高中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部分高中教師采取的管理方式過于嚴格、苛刻,使學生的個性無法得到有效的發展。學生在校過于在意嚴格的班級管理工作,因此,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班級建設而忽視了對學習的安排。還有部分學生表示,過于苛刻的班級管理制度使他們對班主任產生了敬畏心理,在班級內遇到問題也不敢及時和班主任進行交流溝通,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這種模式下,師生之間的互動得不到有效開展,雖然表面的班級管理工作十分有效,但學生的心理問題未能及時得到關注和解決。班主任過于重視表面的管理工作,而忽視了對學生情感的關注,也不利于班級工作的順利展開。
二、新形勢下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和健全班級管理制度,促進學生自我管理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的有力保障和支撐。要想實現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推進和開展,班主任就要建立和健全班級管理制度明細,使學生的行為在班級管理制度的監督和規定下進行,使班級內的活動在明文規定下有序開展,讓班級管理的每項事務都有章可循,使學生在有力的文字規定下進行自我約束行為、自我管理語言,共同打造良好的班級秩序。在制訂班級管理制度之前,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意愿,使每項規定既嚴格又不過于苛刻,既輕松又不過于松弛,努力讓班級管理制度在學生的主動意愿下進行,并且符合學生個性的發展2。同時,教師制訂的每項管理制度應切實符合學校管理制度的要求及學校的規章制度,使學生在學校管理制度的約束下,充分發揮自身個性,并養成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規范的良好習慣,這才是班主任追求的最高目標。
例如,在制訂學生日?记诠芾碇贫葧r,教師要充分詢問學生的意見,和學生一起制訂管理方案,這有利于學生接受并能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同時,對于班級期末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優秀班干部等獎項的評選,教師應將日常考勤成績、宿舍衛生獲獎情況、學習成績、個人紀律等考核標準納入其中,在遵循學校規章制度的前提下,將班級管理行為加以細化和更加人性化,使最后的評獎過程透明化、公開化,并體現在日常的班級管理成績中。有效的班級管理離不開獎罰分明的制度,教師建立和健全獎罰制度有利于調動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積極配合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二)將班級管理融入班級文化建設中,增強向心力班級文化是班級核心的體現,同時代表了一個班級的精神面貌。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代表了學生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和頑強奮斗的意志力,能有效促進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應增強班級整體的凝聚力。班級凝聚力的增強離不開優秀的班級文化的輔助,班主任可以通過班級文化為學生設立個人目標,將學生每一階段的目標展示在文化墻上,從而不斷激勵學生,使學生感受到實現目標的喜悅。班級文化建設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有效的目標文化建設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目標的動力,不斷加強自我學習。
例如,在建設班級文化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收集一些名人語錄和格言警句,并添加到班級的文化墻上,不斷激勵學生進步。教師在與學生共同建設班級文化墻的過程中,還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使學生增強對教師的信賴,從而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在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增加學生自主建設的環節,使他們將自己喜歡的名人語錄和夢想、目標學校、下階段目標貼在班級墻上,促進學生的自我管理和不斷進步。
(三)尊重學生性化發展,平等對待學生新形勢下,班主任的工作不僅僅是督促學生學習,提高其學習成績,更應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發現學生的特長及優點,并且通過鼓勵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發現自己的特長和閃光點,促使其得到有效發展。每位學生的個性都具有獨特的一面,而個性不同的學生在一個班級內難免產生不同的想法和沖突,而且在網絡信息時代的沖擊下,學生的自尊心也很強,所以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考慮到每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征,并因人而異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從而使學生在遵循班級管理規章制度的同時,發展自己的個性。高中階段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但往往叛逆的背后是其學習、生活和家庭的壓力。針對該部分學生,班主任應進行積極引導,找到問題的根源,引導學生嚴格遵循管理制度,敞開心與教師和同學交流,使其逐漸融入集體。每位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注,教師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多鼓勵學生,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例如,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教師可以借助與學生談話的方式,了解每位學生的真實情況,并根據學生不同的問題給出正確的解決意見,使學生融入班級中,積極與同學交流。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小秘密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寫在本子上交給教師,教師每周可以給學生回復一次,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關注。對待學困生,教師也應持平等的態度,使其融入班集體,共同參與到班級管理工作中。此外,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班級活動中,使其共同為班級爭光,使學生感受到班級凝聚力的力量,進而增強班級團結力,促進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
(四)從細節上注重學生的情感教育新形勢下,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全體學生的參與和支持,學生對班級管理工作的支持離不開班主任的正確引導和不斷鼓勵。班主任的行為和話語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高中階段的學生感情變化較快,情緒波動較大,且感情細膩、敏感,在學習壓力的壓迫下,其感情極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學生的感情管理工作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學生的感情變化關系到其生活和學習能否正常進行,因此,教師應著重關注學生情感的變化,及時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生活變化情況,同時在日常班級管理中,采取細節教育法,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關愛,促使其感情的穩定[3]
積極向上的班集體不僅僅是由學生有序的活動組成的,更是由學生積極樂觀的情感狀態構建而成的。情感教育十分有利于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應多關心學生,使學生在校住宿也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溫暖,從而建立起對班主任的信賴感。
結語
新形勢下,班主任有效開展班級管理工作離不開師生之間感情的交流和互動。因此,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應以學生為主體,班主任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在此過程中,班主任應首先建立和健全班級管理制度,并帶領學生建設好班級文化,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和關心,進而使其養成自主管理的意識和習慣。
[參考文獻]
[1]王輝·淺析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25+67.
[2]呂杰·談班主任如何有效管理班級[N].黔西南日報,2020-07-02(007).
[3]王鑫·淺析高中階段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J].學周刊,2019(05):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