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07月19日 分類:電子論文 次數:
這篇計算機職稱論文發表了云計算技術對現代農業的影響,什么是云計算技術呢?它對農業信息資源利用有什么影響呢?下文介紹了云計算對現代農業的影響,讓農業面貌有所改變,包括對現代農業信息服務模式的影響。
關鍵詞:計算機職稱論文,云計算技術
眾所周知,信息技術對現代農業產生顯著的影響,而云計算是信息技術的重要應用形式,它的產生和實用將深刻地改變信息的應用模式和發展方向,并因此而改變現代農業的面貌,體現在多個方面。
一、對現代農業信息資源利用模式的影響
由于服務體系的轉變和服務機制的創新,云計算技術對現代農業信息資源利用模式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體現在:
(一)按量計費
云計算的特點是資源的按需使用和按量計費。云計算服務模式下,農業信息服務不再需要各自建設信息服務基礎設施、購置設備、建設信息資源、搭建服務平臺,而是從云中心租用所需的資源和服務。因此,理論上全國只需要建設少數幾個大型云中心,為涉農用戶提供統一的信息服務,即可實現傳統方式的信息服務。
(二)集成檢索
云系統將改變傳統的信息檢索模式,為用戶提供集成式、綜合式的信息檢索。當農民向系統發出檢索請求時,云端資源調度中心動態的分配計算和存儲資源,自動搜集結果,并將結果以相似度排序等智能方式反饋給用戶。信息檢索的將不會再受到硬件條件的限制,而且檢索的速度、準確性和智能化程度將得到提高。
(三)聯機咨詢
在云計算環境下,農業信息咨詢服務的模式將會發生變化。網絡化的云服務平臺可以吸收各個農業高校、農業科研院所、農業信息服務機構、專家甚至農民“土專家”,以一定的方式組織起來,共同為農民提供咨詢和答疑服務。農民不必再考慮找誰解答問題,由云平臺根據一定的規劃可將問題提交公共平臺或推送到相關機構或專家,平臺上各機構、專家可根據自身專長為其提供咨詢或疑難解答,同時獲得相應的經濟或其他回報。這種模式將咨詢和疑難選擇解答對象的工作交由云平臺來完成,在對大量信息掌握和了解的條件下,云平臺做出的選擇顯然比缺乏知識的農民更準確、更合理。
二、對現代農業信息服務模式的影響
任何一個模式都需要有適宜的條件,影響農業信息服務發展模式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既與信息技術自身特點有關,也與一個國家及地區農業經濟發展整體水平、發展歷史及傳播環境有密切關系,可以概括為六個方面:①時空環境及農業發展水平;一個同家或地區農業信息服務發展模式的選擇是在一定時間、空間環境內,對體現自身特色與優勢產業發展道路、發展方式的總體把握。一個地區的自身農業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地區農業信息服務的發展模式。如經濟發達的地區己經有成功的開拓全國市場的經驗,其有條件和能力專注于信息服務鏈的價值高端(市場營銷);②農民的愿望及信息利用能力;勞動者是信息利用的主體,他們的需求決定了信息服務的供給,隨著勞動產品的大量增加,農業信息服務發展所具備的基本生產要素基礎也在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信息服務發展的基本模式,但發展模式的形成不僅取決于生產要素,而且取決于這些生產要素是否被有效地運用;③市場基礎和產品結構;農業服務發展模式的形成是在己有的農業市場基礎上,逐漸演進而成,己有的市場基礎,可以為市場未來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技術、資金、人才、制度等諸多條件。而當前市場的內在關聯和產品結構是選擇確定服務發展重點方向的主要因素;④組織體系和產業布局;市場需求決定產業定位和產業布局,決定產業政策導向和信息管制辦法;⑤信息技術因素;信息技術的發展階段、信息技術應用體系、核心信息技術的運用力、信息技術創新體系、信息技術支持體系等因素影響到信息服務發展模式。⑥農業政策因素;政府采取何種政策措施、機制和方式對于引導農業信息服務模式的主流發展作用十分明顯。政府的政策不但可以規劃、引導和改變農業信息資源要素的配置,而且還能以多種方式來牽引、指導農業信息服務的發展,尤其是配套產業的發展,為農業產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從而使農業產業的發展能獲得較大的突破。隨著農業信息技術的應用,我國農業信息服務模式快速發展,己經完全擺脫以前農業廣播站、農業信息人工傳播的階段,總體己經進入信息化、網絡化的模式。但具體而言,不同地方仍處于不同階段。現階段,我國農業信息服務模式可分為三大類型:政府主導模式、企業主導模式以及混合型模式。每一種模式中,又可分為多種具體的行為模式。①政府主導模式;以政府作為主角,承擔農業信息服務的主要工作,具體可分為縱橫兩種類型,“縱”是指中央政府垂直向下開展的各項農業信息服務工程;“橫”是指地方政府主導對各地農業的信息服務。根據我國的財政投資建設方式,一般是中央政府牽頭,地方政府配合,即“縱”為主線,“橫”為輔助,農業服務網絡主體是在該模式下建立起來的。②企業主導模式;以企業為責任主體,以農民為對象的民間自發式的服務模式,公司搭建信息平臺、農業專家系統或通過政府購買公司產品后再免費提供給農民使用,進行有償的農業信息服務;③”政府+企業”混合型模式;由政府牽頭、企業參與的農業信息服務模式。主要有:“科技園區+示范區+輻射區”模式,政府投資示范區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研單位組織實施;“政府+大學(科研機構)+農戶”式,以市場為導向,以大學或科研機構為依托,以項目為紐帶,聯合基層農業部門實施;“農技專家+農民”模式,也稱為科技入戶,是科技專家與農民之間建立的一對一、雙向互動的“通車”;“農業遠程診斷系統”模式,以網絡化實時農業遠程診斷模型與交互式技術為平臺,設計有多個組件,可滿足瀏覽學習、快速指認、遠程診斷以及專家咨詢等多種服務。在云計算條件下,這些模式都將發生更市場化的變化,即以前主要由政府承擔的服務,可能更多轉向由市場化的企業承擔;企業也更多向集中化、規模化的信息服務提供商轉變,并且信息服務的層次、內容和范圍也將擴大。
作者:高振
推薦期刊:《計算機應用與軟件》創刊于1984年,由上海市計算技術研究所和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中心共同主辦,主要面向從事計算機應用和軟件技術開發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各大專院校師生、計算機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