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3月28日 分類:電子論文 次數:
摘要:在人機交互系統中,手勢識別系統得到了廣泛應用。為了使手勢識別系統能夠在非接觸式模式下工作,設計了一種基于電容傳感器的手勢識別系統。該系統采用非接觸式電容傳感器FDC2214連接單面覆銅板,以感知電容值變化。當測試者的手靠近測試區域的覆銅板時,傳感器輸出的數字量將會發生明顯的變化。為了得到更加穩定的實時電容值數據,采用了卡爾曼濾波和均值濾波算法,進而實現手勢的訓練和識別。此外,以STM32作為主控制器,并設計了電源轉換電路和語音提示電路。經過測試,所設計的四通道手掌型測試區域,有效提高了系統魯棒性和測試者舒適度。該手勢識別系統,能夠實現“劃拳”、“猜拳”和“人機大戰”等功能,且運行良好、識別率高、趣味性強,達到了實時性要求。因此,該手勢識別系統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手勢識別系統;電容檢測;FDC2214;四通道手掌型測試區域;卡爾曼濾波;均值濾波
電容論文投稿刊物:《電力電容器與無功補償》原名《電力電容器》,創刊于1980年,由西安電力電容器研究所主辦,現根據現電力機械制造(集團)公司關于企業整合的意見和安排,于2009年元月起由西安高壓電器研究院有限公司管理。經過二十多年的運作,以其內容詳實、信息傳遞快捷、發行面廣而擁有了基本的讀者群,已經形成知名品牌,發行范圍遍及全行業相關領域、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在電工行業有著廣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0引言
隨著科技的發展,手勢識別技術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較大進展[1 ̄2]。目前,手勢識別系統的實現,主要經歷了數據手套設備、光學標記方法和視覺手勢識別三個階段。數據手套設備和光學標記方法,都能夠提供良好的檢測效果,但需要價格昂貴和復雜的設備。而基于視覺的手勢識別系統,受到應用環境光線的干擾較大,不適用于穿戴設備[3]。
電容傳感技術,能夠感測不同的材料(皮膚、塑料、液體等),并且具有感知距離大、成本低、非接觸和無磨損等特點,正逐步取代光學檢測技術[4 ̄5]。本文基于德州儀器(TI)公司推出的高分辨率、低功耗、低成本的非接觸式電容式傳感器FDC2214[6 ̄11],以STM32F407ZGT6單片機為控制核心,設計了一套手勢識別系統(重點設計了測試區域)。采用卡爾曼濾波和均值算法,對FDC2214的數據進行處理,以提高系統的抗干擾能力。測試表明,該系統具有實時性強、魯棒性高和用戶友好的特點。
1整體系統框圖
系統主要由電源模塊、單片機控制模塊、傳感器模塊、TFFLCD顯示屏模塊、LED燈顯示模塊、語音模塊以及測試區域支架組成。該系統以STM32F407ZGT6單片機為控制核心,利用FDC2214連接覆銅板,實現電容數據的采集,并根據不同手勢所產生的不同電容數據值,完成手勢訓練和識別等功能。除了常見的劃拳游戲和猜拳游戲之外,該系統還創新設計了其他游戲,如“黑白配”、“人機大戰”等。同時,該系統的按鍵模塊、語音模塊和LED與TFTLCD顯示模塊,進一步增加了該系統的人機交互能力。其中,按鍵模塊實現了訓練模式和訓練模式等的選擇。
2硬件設計
2.1電源模塊設計
電容傳感器FDC2214,需要采用3.3V供電,而單片機和其他外設設備,需要采用5V供電。因此,本系統由7.2V充電電池供電,經過LM2596穩壓模塊穩壓到5V和3.3V,給各個模塊供電。本文采用兩塊LM2596芯片。
2.2語音模塊設計
為了增加用戶的體驗,本系統添加了語音提示功能:具體采用的是LMD102語音模塊[12]。該模塊支持分段錄音、分段播放和隨時更換語音信息。它通過串口(RX和TX)與單片機STM32進行通信。
2.3手勢識別檢測
系統的檢測單元采用了德州儀器(TI)公司研制的電容傳感器FDC2214[6 ̄10]。其工作電壓為3.3V,并具有高速的SPI接口,用于支持芯片配置和傳輸數字化DATAX給STM32主控制器。STM32F407ZGT6的PB6引腳作為FDC2214的SCL引腳的時鐘輸入端,PB7作為與FDC2214的SDA傳輸數據與互相應答的引腳。
2.2.1FDC2214檢測原理
FDC2214是基于LC諧振電路原理的四通道電容檢測傳感器。它將傳感器電容接入振蕩器LC諧振回路中,并作為回路的一部分將電容容量的變化轉換為電路振蕩頻率的變化,從而根據測量頻率的變化得到被測量電容的變化。FDC2214中的“CopperSensor”部分,通常稱為“FDC2214的傳感平面”。該平面為導體材質[7 ̄8]。在本文系統設計中,采用了單面覆銅板,分別連接在端子J0 ̄J3上。當測試者的手接近覆銅板平面時,傳感器端的電容值發生了變化。這就導致了LC電路振蕩頻率的變化,從而可以反映手勢的接近,以及實現手勢的識別。
2.2.2測試區域的設計
測試區域主要由覆銅板和有機玻璃構成。增加有機玻璃是考慮消除測試者手與覆銅板接觸的影響。設計的關鍵是如何設計手的放置位置,以及覆銅板的形狀、大小和擺放位置。本文設計了三種測試區域方案,分別是單通道正方形、七通道手指形和四通道手掌形。單通道正方形方案,選用了一整塊(20×20)cm的正方形覆銅板作為測試區域。經過實際測試,針對不同的手勢,FDC2214返回的測試數據隔離度大、區分度好。但是,該方案對手勢的放置要求高、魯棒性差。為了方便識別五個手指是否在覆銅板上,設計了七通道手指形方案。考慮到左右手的情況,采用了七個較小的覆銅板來構成。
因此,需要2塊FDC2214同時進行采集。經過實際測試,該方案檢測精度高,但對測試者的限制要求較多,且兩塊FDC2214之間容易造成干擾。結合以上兩種方案的優缺點,設計了四通道手掌形方案。針對較難區分的四指區域,采用了一塊較大的覆銅板,通過設置電容值梯度閾值,判斷手指個數,而手掌附近則設置了三塊較小的覆銅板。通過判斷邏輯“0”和“1”,來檢測大拇指和判別手的方向。經過實際測試發現,該方案數據區分度高,且性能可靠、魯棒性高。同時,在覆銅板上,間隔一定距離(1cm),覆蓋厚度適中的有機玻璃,效果更佳。因此,本文采用了四通道手掌形測試區域。
3軟件設計
3.1程序功能設計
本文所設計的手勢識別系統,主要具備2個模式和2種游戲功能。2個模式分別為訓練模式和判別模式。在訓練模式中,針對任意測試者,進行猜拳和劃拳的手勢訓練。在判決模式中,針對測試人員進行猜拳和劃拳判決。2個游戲功能分別是猜拳(剪刀、石頭和布)和劃拳(1、2、3、4、5)。除此之外,拓展了劃拳的功能———“劃拳plus(6、7、8、9、10)”,增加了“黑白配(正反手)”、“比大小”和“猜拳”等人機對戰交互游戲,提高該系統的趣味性。
3.2系統程序設計
系統的程序設計,采用了“前后臺”的程序設計思想。其中,后臺程序是5ms的定時程序,主要完成FDC2214數據的采集和鍵盤的掃描處理;前臺程序主要完成數據的處理、計算和顯示等功能。在本系統中的按鍵選擇,具有兩2個層級。第一級選擇為選擇訓練模式和判別模式。訓練模式完成后,方可進入判決模式。在2種模式下,都設有猜拳、劃拳、劃拳Plus、黑白配(正反手)和比大小等5種模式的第二級模式選擇。另外,可通過清零按鍵中途終止游戲,或者,直接進行下一位的測試與判決。在整個過程中都伴隨有語音播報提示,并且當按鍵選擇當前模式后,LED提示燈亮。另外,拓展了劃拳的功能———“劃拳plus(6、7、8、9、10)”,增加了“黑白配(正反手)”、“比大小”和“猜拳”等人機對戰交互游戲。程序具體設計思路是設置隨機函數random(),使該系統模擬人隨機做出各種手勢,并與測試者的手勢進行比較,給出勝負。通過語音提示,增加系統的趣味性。
4試驗測試
4.1針對某測試人員各種手勢的閾值設定
通過TI公司針對FDC2214EVM開發的上位機軟件SensingSolutionsEVMGUI,給出了某測試人員各種手勢所對應的各通道所測量的電容值變化。對多次測得的電容值變化進行平均操作,得到針對該測試人員的各種手勢閾值設定。
4.2性能測試
邀請了3位不同性別和年齡(其中,小孩1名)的測試者,測試了所設計系統的系統性能。具體包括:在訓練模式下,3位測試者3次的平均訓練時間;在判別模式下,3位測試者10次的平均識別精度和識別時間。實際測試表明,平均訓練時間和平均識別時間均小于30s,滿足實時性要求,而且,平均識別精度,達到了90%以上。通過分析發現,誤識別都是發生在小孩身上,主要原因是小孩的手較小,對訓練和判別時的手勢放置要求較高。同時,對所拓展功能也進行了測試。效果表明,所拓展的功能有效增加了該系統的趣味性。
5結論
基于電容式傳感器FDC2214的手勢識別系統能夠實現“猜拳”、“劃拳”和“人機大戰”等功能。在實際測試中,該系統運行良好,識別準確率高。后期還可以針對小孩的手勢進一步優化測試區域的設計。另外,為推廣該系統的應用,小型化設計也是一個方向。該手勢識別系統具有較大的利用價值,可以應用在人機交互設備的設計中。
參考文獻:
[1]丁利瓊,程鵬,潘澤云.基于加速度傳感器的手勢識別系統[J].計算機應用,2018,38(S2):279 ̄281,295.
[2]徐曾春,吳凱嬌,胡平.使用超聲波的智能手機手勢識別[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18,54(2),239 ̄245.
[3]武霞,林忠欽,許艷旭.手勢識別研究發展現狀綜述[J].電子科技,2013,26(6):171 ̄174.
[4]孟浩杰,王勇,吳朋華,等.基于電容傳感的嵌入式人體手勢識別系統[J].電子技術,2018(10):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