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4月25日 分類:電子論文 次數:
隨著金融創新和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特別是在“互聯網+”背景下,新的技術、商業模式和管理方法不斷呈現,這對投標保證金管理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在新技術的支撐下,選擇合理投標保證金形式,實現投標保證金管理全程數據共享,風險可控是完全可行的。結合新疆國網供應商辦理保證金業務需要現場遞交,保證期滿后又需要現場領回保證金,供應商奔波次數多,這與讓供應商“只跑一次,最多跑一次”的目標不符。
且銀行辦理履約保證金的時間周期較長,供應商需要資金積壓在銀行,辦理手續積極性不高等現狀,本文提出了基于互聯網技術和第三方金融保險的投標保證金電子統一化管理方式,經初步實踐,較好地解決了投標保證金管理過程中的相關問題。電網招投標保證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在國網公司加大智能電網建設的投資力度以及新疆公司加快推進電網建設的大趨勢下,新疆公司招標業務量逐年遞增,在投標環節需要收取投標保證金,合同簽訂后供應商獲取保證金。
業的龐大和流程的復雜導致國網投標保證金的管理工作非常繁瑣,且具有一定的難度,是交易中讓慮痛的問®主要表現埶下幾個方面:第一,投標保證金的提交一方面審核流程復雜,收取保證金速度較慢,準確率低,操作中有真偽無法識別、投標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在審核過程中若不能及時有效地監管串標、圍標等行為,就無法真正實現招標的目的,第二,現有保證金管理模式供應商遞交和退保都需要到現場辦理,往返次數較多,供應商辦理退保手續積極性不夠。保證金到期后不能預警,不能及時退保,造成資料長期積壓,而且投標保證金到期后是否遞交履約保證金沒有約束,業務不連貫。
第三,供應商保證金辦理時間長,資金壓在銀行,資金的流動使用效率和利息的損失加大了經營現金流的壓力。因此,需要釆用有效的管理手段,結合互聯網先進技術,針對業務實際情況鑄造新的工作方法和流程,實現無紙化遞交投標保證金,減少供應商來大廳辦理業務的次數;實現自動辨別保證金真偽;加快供應商資金流轉,減少資金占用,為供應商提供履約風險保障,進一步提升優化營商環境,這些是當下亟需解決的問題。
互聯網技術和投標保險的支撐基礎投標保證金的電子統一化管理發展方向,已經在國家及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較好的應用和實踐,除政策之外,本文所提的管理體系離不開以下三個方面的日趨成熟: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特別是在“互聯網+”背景下,更多先進新的技術在各行各業得到了廣泛應用,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較大影響,尤其是具有信息共享和可定向雙重加密驗證的二維碼技術、相關信息平臺的開發技術、數據安全存儲技術等日趨完善。
高效能、較強防御保護的網絡環境支撐。國網在網絡相關配置上,無論是數據讀取速度、傳輸速度、存儲量和穩定可靠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還是在服務器的搭建、數據保護、防止因信息丟失或者服務器被攻擊而帶來的不便和損失都有大量的成功經驗。在現有轉變保證金繳納的方式中,有保證保險、銀行保函與擔保公司等三種擔保方式。在保度上,保證保險在銀行保函具備公信力強、保障有力等特點的基礎上,還具有風險覆蓋程度高的特點;在辦理手續上,保證保險相較銀行保函具備辦理周期短、手續簡便等優勢,更適合小微企業與民營企業辦理。
以投標保證保險替代投標保證金,不僅可以減輕供應商負擔,也可以為招標工作及財務管理“松綁”,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完善招投標市場運行機制。同時,結合招標購項目的實際需要優化了投標保證保險方案。在保險市場上_般保險責任的基礎上,新增了未繳納采購代理服務費和串通投標予以賠償的責任,明確了保險批改和退保流程,列明了索賠資料清單及進度要求等5條特別約定,形成了定制版的投標保證保險,全面轉嫁招標風險。基于互聯網技術的保證保險的解決方案采用互聯網技術,引入保證金保險對招投標過程中涉及的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等資甜行與餅。
基證金保險的業務流程如下圖:該業務流程下,引入先進技術和第三方保險公司的解決方案,需完成五項目標:一是實現數據共享。選擇合理技術,利用異構平臺的無縫銜接,打通泛在電力物聯網系統內部數據流,與系統內金融機構實現數據共享。通過加密技術進行保證金真偽可識別,實現保證金的高安全、高效率管理。二是實現自動比對、辨別真偽。供應商在遞交保證金時僅需提供二維碼,系統即可與數據庫自動進行對比,辨別真偽,減少審核時間、降低人力成本。三是實現投標保證金到期預警。投標保證金到期15日前,系統數據預警,提醒工作人員核實該供應商是否簽訂合同、是否遞交履約保證金,實現業務連貫性。四是推行履約保證金保險,創新管理方式。
通過與系統內第三方保險機構合作推行履約保證金保險,為公司供應鏈上供應商提供金融服務,釋放供應商積壓資金,避免部分供應商因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影響電網工程建設物資供應;同時可增加系統內金融單位收益。五是提高服務水平。釆用保險模式的履約保證金可省去退還環節,減少供應商辦理保證金業務次數,降低供應商招投標及合同履約成本。
在該業務流程下,主要涉及三大角色體系:國網:主要負責監管、核對校驗、退還、罰沒等職責。監管投標方是否有圍標、串標行為,查看投標保證金的投標單位名稱信息;核對校驗投標單位對投標保證金的入賬時間是否超過規定時間、核對投標保證金金額是否正確、是否是以公對公賬號轉入、校驗投標單位是否存在違規行為,比如身份驗證是否與報名單位名稱一致、質保金金額是否與合同所規定的一致等;在招標項目結束后,負責向金融保險機構提交申請退還投標保證金;幵標過程中若出現串標等違規行為,將違規供應商的投標保證金進行扣除等。
供應商:投標單位在報名資格預審通過、領取招標文件之后,參加投標,則需在客戶端注冊登錄,選擇要參加的招標項目,繳納投標保證金和質量保證金,須備注項目名稱、項目編號,保證金或質保金。投標單位不論保證金或質保金的繳納都是以公對公的賬戶進行。此端口與金融保險機構端口進行信息傳送的過程中需要加密和解密技術,防止投標單位信息泄露,保證投標單位資金安全。金融保險機構:該端口屬于中間件作用,是國網和供應商的橋梁,將二者傳送的數據信息實時處理。主要負責數據處理的實時性、有效性和保密性。
產品面對電網企業供應商和金融保險機構,在這兩個機構間釆取差異化推廣:對供應商而言,開發保證金管理系統鼓勵供應商以保險的形式辦理保證金業務,實現無紙化遞交投標保證金,不需要辦理退投標保證金業務,減少了來大庁辦理業務的次數。推行履約保證金保險,減少供應商招投標、合同履約費用,釋放資金,有利于加快民營企業資金流轉、優化營商環境,真正實現讓信息多跑路、供應商少跑路。對于金融保險機構,為供應商提供投標、履約保證的金融擔保,并通過保證金保險系統,實現數據共享,增加金融單位收益,拓寬業務渠道。
本文提出的保證金管理方式經過在新疆國網的初步實踐,減少保證金收取、退還等大量工作,簡化了工作流程、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生產效率。保證金退還流程環節直接取消,保險到期后保險合同自動終止,減少供應商來新疆辦理保證金業務的次數,降低供應商招投標及合同履約成本,避免部分供應商因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影響電網工程建設物資供應,優化了營商環境。
經濟師職稱論文:社會保險對家庭金融的影響
這篇保險論文發表了社會保險對家庭金融的影響,社會保險包括5個保險項目,功能是為失去勞動崗位的人提供一個保障作用,論文首先介紹了社會保險的特點和發展,探討了社會保險對家庭金融的影響,是每個家庭都能夠承擔更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