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9月28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內容摘要:本文以我國10個代表性省及自治區的電子商務發展數據為基礎,通過構建燕尾突變、蝴蝶突變、尖點突變等模型,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指數進行測度。結果表明: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不平均,普遍受地區經濟發展的限制,呈現出沿海強于內陸、南方強于北方的特點;發展迅速的地區在準備度、應用度、影響度3個方面發展較為一致;協同作用對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突變級數,發展水平
電子商務是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每年吸納大量人員就業,發展電商縣、電商鎮、電商村已成為安置農村富余勞動力的重要手段。國內外眾多學者已經為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的測算提供了理論模型,但是對于農村電子商務的研究較少,對于農村電子商務很難做出量化評價。因此,為推動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有必要設計一套完整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指數評價模型。
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是受認可的定性評價方法,但容易受到主觀因素影響,使得運算結果出現錯誤。因此,針對這一情況本文使用突變級數方法,將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入突變級數,利用突變級數的特點輔助結果,最大程度地降低主觀因素對于運算結果的影響,使得結果更加科學準確,為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數據來源為更準確地反映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指數,本文選取10個代表性省及自治區截至2017年底的數據作為依據,包括北部的河北與黑龍江、南部的廣東與廣西,東部的江蘇與浙江,西部的四川與陜西、中部的河南與湖北。
農村寬帶入網戶數、寬帶接入行政村數量占行政村總數比例、農村快遞業務占總快遞業務比例、農村人口擁有上網設備的數量、農村公路總長均取自2017年度《中國統計年鑒》和上述省份統計年鑒;農村互聯網覆蓋率取自上述省份的互聯網報告;農村人口初中以上學歷人數取自于人口普查數據。
互聯網安全指數取自于2017年度《互聯網安全報告》;行政村轄區內電商快遞代收點、快遞投遞網點的數量、農村人口通過電商平臺購買商品總額、電商在農村帶動就業人數取自政府網站;網店數量、電商村及電商鎮數量、從事電商人員人均收入取自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公布的數據;上述指標中部分省份、部分年份有個別數據缺失,經過深入研究文獻及現有數據,采取了合理計算、運用規律值或者平均值填補空缺。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指數測度
(一)計算方法
計算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指數需要使用突變級數的方法。依次對每個子項目突變模型進行分類,并依據分類由末端開始依次向上層展開運算,可得到最終數值。首先建立層級關系及子項目的突變模型,并梳理突變模型相關公式。數據無量綱化處理。因為突變級數法涉及的各變量計量單位不盡相同,所以運算時要運用無量綱化處理的方法對各個變量進行處理,將涉及變量標準化,再對標準化后的變量進行分析。
由于涉及變量和數據特點眾多,因此需要使用多種無量綱化的方法,具體包括直線法、折線法、曲線法三種方法。突變級數法要求各變量均在0-1的范圍內,因此對于第四層變量需要運用直線法進行處理,使處理后的變量符合突變級數法的要求。對第四層變量進行計算,得到第三層變量。依次考慮第四層相關變量的數量,使用與之相符合的突變模型,通過歸一公式得出第三層變量。
在使用對應的突變模型時,通過突出主成分作用,綜合考慮變量在模型中所發揮的作用和各個變量間的關系,進一步得出系統取值的基本原則是否為互補原則,最終得出第三層變量。按照突變模型計算第三層變量,得到第二層變量。依次考慮第三層相關變量的數量,使用與之相符合的突變模型,按照相同的計算方法和步驟,運用歸一公式得出第二層變量。按照突變模型計算第二層變量,得到第一層數值。依次考慮第二層相關變量的數量,使用與之相符合的突變模型,按照相同的計算方法和步驟,依次運用歸一公式得出10個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指數。
(二)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準備度變量計算
準備度指數的最初變量數值和無量綱化處理后的數值。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準備指數受互聯網發展情況、物流發展情況、農村居民情況和農村電子商務政策環境4個變量共同影響。
結論與建議
南方省份相對于北方省份在農村電子商務方面發展較快,而沿海地區較內陸省份的優勢也很突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受到地區經濟的正向拉動;浙江省作為電子商務發展最快的省份,共有淘寶村287個,在全國排名第一,占比35.75%;在電商最活躍的縣中,浙江省占據24個,銷售業績超億元的淘寶村也大部分在浙江省和廣東省。
政府應當加快推進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財政補貼力度,提升信息化水平與公路硬化率,確保物流運輸效率;加大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培訓力度,激活農村居民的電商致富思想,鼓勵農村富余勞動力利用電商平臺創業;引導農村電商在發展特色農產品的過程中深化與本地企業的合作,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為電商發展提供產業基礎;針對電商平臺銷售的產品通常具有集群性和品牌性,各地應打造本地品牌,形成產業鏈,從而迅速提升影響力。
參考文獻:
1.李大容.農村電子商務雙向流通格局需求側發展傾向性研究[J].現代營銷,2018(9)
2.黃穎.我國西部地區農村電子商務流通渠道創新模式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8(17)
3.蕭裕中.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普惠”價值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18(9)
4.余依,向珈儀.淺談縣域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納稅,2018,12(25)
5.楊永超.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農村電商發展動態及創新發展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7(5)
6.白雪冰.廣西縣域電子商務發展水平及其影響因素[J].時代經貿,2018(20)
經濟方向論文投稿:《現代營銷》雜志是一本連續多年,被被評為全國“社科類一級期刊”、“雙十佳期刊”的財經雜志。但不同的是,我們一面發布產品信息,一面優化項目資源;一面指引財富航向,一面指導銷售經營。所以,我們以“共贏”為前提,以“媒介”為載體,讓結緣《現代營銷》的任何一個朋友,都收獲知識,贏得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