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3月18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目前中美兩國的貿易談判仍在進行中,而去年至今不斷加碼的關稅也正在持續對中國海運貿易產生直接影響。“貿易戰”影響量化中美經貿摩擦已成為全球長期關注的熱點。2019年5月中美兩國宣布再次互加關稅。據估算,截至目前已經生效的關稅措施將導致2019年全球海運貿易量以噸計減少0.2%,以噸海里計減少0.4%。整體來看,貿易摩擦對全球海運貿易的影響較為有限,由其導致的全球貿易結構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直接的負面影響。據估算,目前已經生效的關稅措施將導致2019年中國海運進口量和出口量以噸計分別減少0.6%和2.7%,以噸海里計算則分別減少1.5%和3.2%。中國海運進口:此消彼長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海運進口量的影響已有所顯現。
經濟師職稱論文投稿刊物:《中國商貿》雜志以時效和實用為標準,探討中外企業的經營理念和商業模式;分享高等院校研究實踐和創新成果;同時,也為政府和學界提供決策和理論參考。為進一步提高我刊的學術質量,豐富刊物內容,現面向各界征集優秀稿源。本刊主要宣傳國家關于商貿工作的方針政策探索零售、批發業態和熱點問題、交流改革和經營管理的經驗,傳播海內外最新商貿動態,展示企業風貌和企業家風采,進行企業發展戰略等和市場預測,推介名牌和時令熱銷產品,解答讀者提出的政策法律問題等。
2018年9月起中國自美國的海運進口量均呈現同比下滑,2019年1-5月進口量已經同比減少了3,000萬噸至1,620萬噸(降幅65%)。中國糧食進口量所受影響最大(尤其是大豆),2019年1-5月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糧食數量同比下滑了1,300萬噸,進口量僅為530萬噸。同期中國自美國進口的LPG、LNG和原油也承受壓力,進口量同比減少900萬噸達160萬(降幅84%)。中國大部分的能源商品進口需求能夠由相應的替代國來滿足,2019年1-5月中國自除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的海運進口量已同比增長4%(增量為4,000萬噸),總計達10.4億噸。
而中國改由從運距更短的國家進口能源(例如中東和俄羅斯)也使得其海運貿易量以噸海里計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對中國大豆進口而言,可替代供應國十分有限。中國海運出口:集運承壓對出口而言,中美貿易摩擦推動2018年中國海運出口量小幅增長0.3%,這主要是由于部分貨主趕在2019年1月美國擬對中加征關稅(主要是集裝箱化貨物)之前完成出口。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集裝箱數量同比增長11%,但今年起中美集裝箱貿易量開始減少,1-5月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集裝箱數量同比下滑8%。
雖然同期中國出口到其他目的地的集裝箱數量有所增加(例如歐洲和非洲),但考慮到美國將加大從其他亞洲新興國家進口,預計今年中國集裝箱出口增速將會受限。持續關注事件發展2019年中國海運進出口量預計仍將保持增長,以噸計分別增長1%和2%。中美貿易摩擦正在直接影響著中國貿易量和貿易結構,同時也在間接影響中國經濟和全球投資者情緒。雖然中國貿易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包括能源結構的轉變、鐵礦石供應緊縮以及全球經濟趨勢等),但是我們仍需緊密關注貿易摩擦所產生的潛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