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11月16日 分類:經濟論文 次數:
【摘要】《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對私有財產的論述較為詳盡,馬克思通過對異化勞動、私有財產、共產主義三者之間關系進行的思考和分析,馬克思揭露了異化勞動是私有財產的根源,而共產主義通過對私有財產的揚棄,了解關于私有財產的辯證思想,肯定私有財產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克服了私有財產在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缺點。馬克思論述了通過對私有財產進行積極的揚棄,社會主義終將有一天會實現,共產主義終將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通過對資本主義條件下私有財產的批判,分析異化勞動與私有財產的關系、私有財產與共產主義的關系,為人們展現出什么才是真正的共產主義。
【關鍵詞】揚棄;手稿;私有財產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是學者研究馬克思向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轉變的珍貴資料,其中包含馬克思著名的異化勞動理論。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們承認勞動是價值產生的源泉,價值產生的唯一源泉就是人類勞動。對此,馬克思表示非常贊同,但當馬克思仔細觀看現實生活中的人們,發現工人付出了勞動,創造了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工人卻沒有占有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東西,未付出任何勞動的資本家享受著勞動者創造出來的產品,馬克思對此不斷進行思考,最終發現異化勞動和私有財產之間的特殊關系,以及私有財產和共產主義之間的相互關系。馬克思認為,人與動物之間活動的最大區別就在于人能夠自由主動的活動,可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產品非但不屬于勞動者本身,資本家甚至通過勞動者創造的勞動產品對工人進行奴役。
勞動產品成為工人的異己的存在物,這也就是勞動產品的異化。不僅如此,除了勞動產品,勞動過程、人的類本質、人與人之間也是異化的。而這些異化,共同指出了異化勞動。[1]而正是工人的異化勞動為資本家創造了私有財產,而工人卻始終貧困,并且處于一種被奴役的狀態下,異化勞動創造了私有財產,因此,可以說二者是互相依存的關系,而馬克思把私有財產看作是社會歷史的產物,所以認為私有財產并不會永遠存在。
一、批判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私有財產
在資本主義的狀態下,勞動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的勞動,它已經發生了異化,成為異化的勞動,異化勞動則產生了私有財產。異化勞動與私有財產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異化勞動的出現導致私有財產的出現,同時,私有財產的出現又反過來對異化勞動不斷地發生作用。資本家給工人工資,工人為資本家勞動,其實是把人抽象化了,把具有能動性的主體的人抽象化為工人,把工人等同于勞動機器,而給工人工資就相當于是為了讓工人更好的工作,也就相當于在給機器加油。
把人的需求物質化,僅僅從經濟的方面去分析人的貢獻,但是卻遺忘了人自身還有生理需要以及心理需要,僅從經濟方面看給人的感覺似乎很公平、很公正。實質上則是資本家通過工資的形式、通過私有財產的表象對工人進行剝削和壓迫,在這個過程中對異化的勞動起到了加強的作用。而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最根本的就是對這二者的批判,同時認為私有財產和異化勞動才是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人民不幸、痛苦的最根本原因。學習和了解異化勞動的本質,認清私有財產的真實含義,是了解資本主義社會的重要方面。
首先,人們應當明白私有財產是一種關系而不是具體的事物。每一個東西存在于世界上,不管是不是新生的事物還是原本就存在的事物,都會有一定積極的推動作用,而舊事物在它的積極推動作用完成時,也會慢慢地陷入矛盾,最后被新事物取代。同時隨著私有財產的普遍發展,工人的痛苦與不幸、勞動的異化以及社會問題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這時,私有財產又成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障礙。人們成為資本主義的奴隸,然而,它披著工資的外衣,讓人們誤以為自己付出了勞動,換來的工資,是公平公正的。
因此,人們應該認清工資的實質,私有財產的實質。[2]共產主義的實現并不是粗魯的共產主義所說的私有財產普遍化的完成,這樣會導致反對婚姻的公妻制粗魯的共產主義。而公妻制的共產主義只不過是私有者的排他性的婚姻關系轉化為了共同體的普遍賣淫關系,公妻制下,把婦女作為共同淫欲的奴婢,這是人與人之間最自然的關系。因而這樣的共產主義是粗魯的共產主義,它是私有財產最為徹底的表現,也是人的嫉妒心、貪財欲的隱蔽表現,否定了人的個性。因此,只有清楚了解私有財產的根本,人們才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共產主義。
二、私有財產是共產主義的現實基礎
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憑空產生,他們都有自己產生的來源,同樣的,共產主義也不能脫離現實,它是以私有財產為現實基礎。在私有財產的運動中也包含著人類社會生產活動的運動,因此,人們想要實現共產主義,必須要在私有財產的運動中尋找現實基礎。而私有財產之所以能夠普遍化,必然有其積極的一面,值得學習的地方。
私有財產的活動不可避免地要在社會中進行,因此其有社會性質,這也就從側面告訴人們想要實現共產主義,對私有財產進行揚棄的時候也必須帶有社會性質。人以自然為對象同樣的自然也以人為對象,人與自然互為本質,對私有財產進行揚棄改變了私有制條件下,人與自然處于那種不具有對象性的關系下人和自然之間才可能不沖突,而變得和諧。同樣的,共產主義只有在私有財產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對私有財產的積極揚棄,人才能回歸到人自身,回歸到社會中去,人才能重新變為一個具有能動性的人,才能主動地去想辦法解決人與自然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人與社會進行統一才有可能解決好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矛盾。
三、共產主義——積極揚棄私有財產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要通過揚棄私有財產的方式,去實現共產主義的觀點,同時,這一觀點也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基石。這一觀點最重要的部分在于揚棄這個詞,它具有肯定和否定的含義,同時也體現出馬克思辯證的觀點。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關于私有財產分析最后的歸宿就是尋求實現共產主義的方法。“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揚棄”[3],馬克思所講的揚棄帶有積極的意思,通過對黑格爾哲學的學習,把揚棄的思想運用到《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不僅突破了黑格爾哲學,而且對私有財產有了更加科學的分析。馬克思從長遠的方向看,肯定了私有財產所產生的積極作用,以及思考怎樣做才能利用私有財產的積極作用,棄其消極作用。
他不認為私有財產應當被完全消滅掉,而是對其進行揚棄,因而他對以后空想共產主義進行了批判,因為不管他們之間有何不同之處,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就是沒有看到私有財產積極的方面,沒有認識到異化勞動才是導致私有財產的最根本原因。這說明馬克思看到了私有財產的積極作用,因而對私有財產采取積極揚棄的態度,也正因如此,馬克思所講的共產主義超越了粗魯的共產主義而存在。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共產主義之所以能夠誕生離不開私有財產的充分發展,因此,私有財產充分發展也必定是共產主義運動的重要部分。真正的共產主義實行全民財產的公有化,按需分配。
也就是說沒有什么東西真正屬于自己的,但如果你需要便可以使用。私有制之所以還在社會主義社會存在,是因為生產力還沒有發展到足夠發達的水平,所以暫時允許其存在,私有制在共產主義社會中會完全被消滅。通過《馬克思傳》了解到,馬克思生活在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中,經歷了工業文明的他認識到私有財產對于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因此他提出了揚棄這一觀點,也是通過揚棄的觀點馬克思把共產主義的思想不斷進行發展,從而為實現共產主義提供了發展道路的設想。
對私有財產進行揚棄,在揚棄的過程中,人與私有財產從未分離,而是始終聯系在一起。私有財產在不同的情況下具有不同的社會性質,因此,人們所說的消滅私有制其實說的就是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條件下存在的私有制,而對私有財產進行揚棄中的否定概念,其實就是要改變私有財產所處的社會性質。而人們所期望的社會主義社會中,社會的生產力達到極高的發展水平,私有財產也就實現了向人本身回歸,人不再只是勞動工具或者說勞動機器,勞動不再被剝削人逐漸地成為人自身。[4]
四、結語
共產主義對私有財產進行揚棄,其實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逆的趨勢,新事物從舊事物中產生,因為新生事物剛產生時是比較弱小,舊事物還比較強大,因此舊事物與新生事物會長期存在一段時間。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就好比新生事物與舊事物之間的關系。只有共產主義能夠克服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消極方面,解決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拔除阻礙社會向前發展的障礙,因此共產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1]馬晨曦.馬克思“異化勞動”概念的歷史辯證法解析——再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J].長治學院學報,2019,(4):11-14.
[2]陳青青.《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私有財產概念簡析[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66-68.
[3]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單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1.
作者:蘇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