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年11月10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在信息發展的時代,計算機應用技能已是職業院校學生知識與能力的重要體現。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及考核機制已經不能發揮學生的潛力,為企業輸送技能型人才,因此各職業院校在積極探索符合本院學生的教學及考核評價體系。本文主要以運城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為例,討論如何在計算機基礎課程中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又如何通過有效的考核方式考察學生掌握水平的高低,從而提升學生在社會中的競爭能力。
關鍵字:高職教育,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以賽代考
我院在2013年對計算機基礎課程實行了教學改革,擺脫傳統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學以學徒式為主導,學生分組討論學習為輔,從中找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教學模式,并且實現模塊化考核為主要考核形式,依據學生學一點會一點考一點的方式進行,最終全部模塊全部通過為結業,另外以參加各種技能大賽的成績評判結業與否。經過實踐與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
一、我院計算機基礎課程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效率低
計算機基礎課程在我院每個專業都有開設,是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傳統的計算機教學形式大都是以理論講授和機房操作相結合。但在理論授課過程中,多是以教師講解為主,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向學生一股腦地講解課本知識,學生只能被動地接收知識,造成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睡覺等不良現象。學生上機操作練習的時間也相對較少,學生計算機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有很多學生對于一些基本的排版操作都有困難。
2、考核方式陳舊,多以理論知識為主
傳統的計算機基礎采用期末考試的方法進行考核,雖然在也在計算機上考試,每位學生一臺計算機,但由于學生學習知識的遺忘,學生很難在規定的時間內要做完至少三部分的內容。考試過程有人工參與的部分,如選擇題的產生,試卷的評閱,成績的評定等。學生被集中安排參加考試,時間緊,任務重,教師以人工閱卷的方式來進行閱卷評分,工作量大,效率不高,因為人為因素,難避免出現差錯,導致成績的不公平,導致工作效率很低。
3.學生缺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所講內容與其所學專業不對應,全院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都是一樣的大綱,且講授的知識大多是課本上知識,不能達到學生所學專業對計算機技術的要求,不能開發學生潛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導致學生對所學知識存在質疑,更不了解所學的這些對以后工作有什么影響,所以出現學完忘完,考完就丟的局面。學生也以與專業無關為由不在乎計算機能力的培養,很大程序上減少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
二、目前我院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取得的成績:
在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改革后,其教學模式、課程內容和設置發生變化之后,考核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改革,取消了期末考試形式,采用多種考核方式。將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教學實現以學徒式為主導,全部以實際操作為主。在學習任務上,以常規的操作練習為主,教師提供信息,學生分組討論、練習,教師示范的技能。這可以促進學生主動的參與度,從而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
對于相關模塊知識的學習,設定操作要求,不管學生采用什么樣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無論什么形式掌握技能,只是要能達到模塊技能的要求并且通過考核都可以相對免修相關模塊內容的學習,從而從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積極性。
在考試內容的設置上,既要重點考核計算機的實際應用能力,又要考核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師把要考核的具體內容和形式表示出來,在校園網上公開。如果學生能夠獨立完成,說明學生已達到教學要求;如果不會做,他們就會學習、討論,直到會做,這也就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因此,考核的內容的設置要全面,要能夠體現教學目標。
考核方式以模塊化考核為主,取消期未考試,全部采用上機操作的考核方法。學生再也不是坐在自習室背書本,而是在計算機機房練操作,這種考核方式讓學生學完一個模塊檢測一個模塊,這樣即可以使學生不至于在期未把操作點遺忘,也能夠使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能夠來得及改正。另外也可根據模塊教學中的操作要求,讓有一定基礎或有自信的學生提前測試,讓學生自己對自己的掌握程度有個了解,如果通過相關測試,則可免相關模塊的學習。如未通過也可以讓一些有點自大的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戒驕戒躁。
高職學生對于上課抵觸,對于這些學生,加強鼓勵,讓學生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渠道獲得知識,只要達到操作的技能要求即可。比如鼓勵學生可以自己參加各種比賽,并且采取以賽代考的模式讓學生在比賽中獲得知識。
三、以賽代考考核方式的探索及實施
1、以賽代考考核方式的優勢
激發學生主動的學習能力:學習是學生自己的自學活動。學生學習不是一個被動的接收過程,而是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好一門課的基礎。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院將對15級大一新生實行以賽代考機制,用以賽代考打破傳統的考核方法。這樣不僅使學生參與到比賽中,從中獲得知識,而且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意識從被動變為主動,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了他們的探索、鉆研的精神。
2、以賽代考考核方式的實施
加大宣傳力度,讓學生能夠意識到以賽代考的優勢和好處,很多同學會認為比賽是優秀學生的事,與自己無關,我們要從思想上改變這種想法,提倡人人參加,學校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了解比賽的內容,開主題班會鼓勵學生參加,并給予學生學分或物質獎勵,如參加本學院舉行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的比賽為例,比賽成績作為《計算機基礎》課程序的考核結果,從思想上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對于以賽代考的實行,先以本學院舉行大賽為平臺,以學院對技能競賽的資助和支持政策為前提,以公平,公正為原則,將比賽成績納入學生的學分中,老師對比賽的指導也可用為教學工作考核中的重要項目。比賽即可以團體,也可以個人參加,經過老師指導,篩選出優秀學生進行比賽競演,這樣即能夠鍛煉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也能提高語言組織能力,讓學生在比賽中獲得了自信心。在比賽中,學生對作品進行作品展示和講解,由專業老師和行業專家給予打分,給優秀學生頒發證書及獎勵,這樣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高,從而也可以帶動一批學生跟著學習,甚至會影響以后的學生,由此形成良性循環。
在比賽后,指導老師對比賽中的經驗和不足做認真總結,通過比賽總結競賽中所需的技能要求和標準,探索社會對新技術的要求作為教學方向,可以使教學內容與實際相結合,達到競賽成績和教學質量雙豐收的效果。通過比賽,讓學生提前適應激烈的競爭社會,也在不知不覺中深受團結合作的影響。
目前我院的以賽代考還處于初始階段,但以賽代考的考核模式使我們的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這一模式并不是適合所有的課程,并且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問題,我們要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專業知識的儲備,不斷縮小學生與社會的差距,提高學生進入社會的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趙慶祺;淺談職業學校計算機基礎教育問題及對策[J];青年科學;2010年02期
2.黃維平;高校非計算機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探討[J];中國地質教育;2004年01期
3.魏萌;以賽代考,以賽促學的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研究;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05期
相關閱讀:計算機教學論文高職計算機網絡教學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