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2月01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當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厚時,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都非常好。中職學生的學業負擔相對來說沒那么重,他們的精力比較充沛,興趣也十分廣泛,在體育方面也投入了較多的興趣。在如今的信息時代,中職學生學習體育世界就可以獲得較大的便利,因此將體育資源引入到課堂中,對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就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關鍵詞:中職學生,哲學學習,體育資源
一、 巧用體育資源,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教師講述或展示體育材料,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抓住,學生的心,使其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如學習“事物是變化發展”的一節時,我舍棄了課文上的材料,另外選取一則體育材料。我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韓日世界杯上使用的足球叫什么名字?”學生答:“飛火流星”(投影:展示圖片)我問:“你們知道它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嗎?”學生:“……不知道。”接著,多媒體出示“足球制作技術的今昔”一文的片段。
我問:“這則材料說明哲學道理?”(稍加思考)學生們陸陸續續答出:“足球制作技術在進步……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從這,學生不僅了解到足球制作技術在飛速發展,大開眼界,還悟出其中包含的哲學道理,為這節課的學習開了好頭。又如,學習“一切從實際出發”一節時,我問:“大家知道足球比賽前,球隊會做哪些準備?”,學生們回答踴躍,各抒己見。教師多媒體展示一則體育新聞:“據報道,某某足球隊比賽前,教練和球員集體焚香禱告,祈求土地神,保佑比賽得勝”,頓時,學生們一陣哄堂大笑,邊笑邊說:“迷信!太迷信了!”.我乘機接上:“對!他們這是在搞迷信!那么,從哲學上講,他們錯在哪兒?”,帶著這個問題,學生們興致勃勃地投入新課的學習。
二、 巧用體育資源,掌握教學重點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如何讓學生對教學重點知識弄得懂,記得牢,會運用呢?不同老師有不同方法。如果從一個理論到另一理論,教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聽得索然無味,注意力不一會兒就轉移了,結果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課堂上,我利用體育資源來做文章,通過學生們都知道的具體的體育事例,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哲學道理。眾所周知,中國男足在國際賽場上戰績一直挺差的,長期在世界杯外徘徊,唯一一次擠進世界杯還是在“神奇教練”米盧蒂諾維奇(簡稱米盧)執教時期,雖未進球,但向世界展示出了中國足球的風采。
至今米盧的執教藝術還為國人稱頌。課上,我和學生一邊聊足球,一邊結合具體的哲學道理,共同探討米盧的“神奇”之處。如講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時,我先請懂足球的學生介紹米盧的訓練方式:米盧提倡“快樂足球,享受生活”,訓練中經常玩“網式足球”比賽,還親自上陣,每次連踢帶賴總能贏。然后,和學生們一起,邊聊邊討論:為什么米盧采用這樣的訓練方法?討論中,學生們逐漸知道:米盧看到了中國男足最大的弱點--心理脆弱,每逢重大比賽,隊員們心理負擔過重,關鍵時刻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留下許多“黑色三分鐘”的教訓。這樣的訓練方式實際上是在潛移默化中給隊員們減壓,讓他們放松心態,專注過程,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別把結果看得太重。平時一直這樣訓練和比賽,重大比賽時,就能發揮正常水平。果然,預選賽以及世界杯上,中國隊輕松上陣發揮出了正常水平,讓世界球迷們眼睛一亮。
最后,我啟發學生思考:米盧這種心理方法的哲學依據是什么?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生輕松地明白“辦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道理。在學習“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聯系”時,我選用“戰勝公牛隊的秘訣”.首先,一起了解NBA歷史上最偉大的一支球隊,曾6次奪得NBA總決賽冠軍,邁克爾·喬丹是隊中超級“巨星”.然而,公牛隊征戰途中常常遭到強大阻擊,有時也會嘗到敗績。對手們的制勝秘訣就是:讓喬丹得分超過40分,為什么呢?然后,一起討論其中的包含的哲理。學生們尤其愛打籃球的學生積極思考,爭先發言,因為有了解和親身體驗,他們說得有理有據,有聲有色,其他學生聽得有滋有味,課堂上不時爆發出掌聲和笑聲,學生們很快就明白:球隊是整體,球員是部分。球員必須配合好,球隊才能取得勝利。球員的作用不能大過球隊。
三、 巧用體育資源,攻克教學難點
《哲學與人生》中的難點有的涉及理論思辨,單純的理論解釋,“玄之又玄”看似說清楚,其實不明白,有的涉及思想覺悟,一味說教,入耳不入心,難以克難,著實令人煩惱。請體育資源適時地來幫忙,難點可以迎刃而解。如:在學習“量變引起質變”哲理時,我選取了亞運會男乒團體決賽上,中韓兩隊對陣為例。首先介紹兩隊各隊員的技術特點和以往交手的戰績。接著,讓學生們模擬兩隊教練排兵布陣,討論如何排好隊員出場順序:隊員出場順序不同,最后勝負結果不同。
這里的哲學道理是什么?學生在討論、思考中終于弄懂了“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趁勢,我講了成語“田忌賽馬”的故事,學生們從中品味到哲學智慧的魅力。再比如,學習“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聯系”哲理時,先簡要介紹一則體育報道“某球星被國家隊開除”的事件,然后組織學生討論,在熱烈的發言中,學生不僅講出其中的哲學道理,還提到了集體,愛國,不知不覺地開展了一次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既掌握了哲學知識又提高了思想覺悟,可謂一舉兩得。
推薦閱讀:中職論文一般發表在什么哪些期刊
從事中職教育工作的教師們發表中職教育論文可以投稿哪些期刊呢?以往有很多教師發表過中職教育類論文,例如”我國中職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職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探析“投稿這類論文可以選擇哪些雜志呢?這里為大家推薦的是《職業教育研究》、《職教論壇》兩本正規刊物,以下是期刊簡單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