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8月24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下面文章主要對于有創造性的開展幼兒舞蹈教學展開講述,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是衡量幼兒教育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評估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內容,文章中提出幼兒舞蹈應該貼近實際,充分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將舞蹈教學問題簡單化,具體化,用積極發展的態度來創造性的開展幼兒舞蹈教學。
關鍵詞:創造力,幼兒,舞蹈教學
幼兒舞蹈是實現兒童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重要教學手段,其中以邊歌邊舞、直觀形象為主要特點受到大部分幼兒的喜愛,因為這樣的舞蹈教學方式更容易讓兒童接受并理解,不管是對兒童的身體素質、注意力、審美能力和情感能力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一、深入感受并理解舞蹈作品
目前,舞蹈考級已經成為舞蹈教育的一個重要成果考核環節,但舞蹈教育重在過程,而不僅只是考級。考級體現的是對舞蹈的態度,一個舞者對舞蹈的態度也就是他對生活的態度。要想深刻表達舞蹈作品的內涵,來體現舞者對生活的態度和理解,首先需要對舞蹈作品進行深入感受。
由于幼兒思維發展的過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因此要讓幼兒更好的理解作品需要建立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而就依賴于生動、鮮明、直觀的形象展示,如此便易于讓幼兒投入到舞蹈作品的意境中,通過一系列的想象和聯想去感受作品。
具體如何引導幼兒感受舞蹈作用,以中國舞第三級教材《家務小能手》舞蹈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前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與學生家長合作引導孩子嘗試或學習拖地和擦玻璃的勞動,讓孩子親身經歷過、腦子里有著一定的印象和感受后,再開始正式教學也就有易于學生理解肢體語言的表達了。
二、讓舞蹈教學貼近實際生活
就舞蹈考級教材而言,其內容豐富性極強,從音樂到表演的編排都有思想性、有科學性,它能以肢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伴奏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合適的舞蹈教材是決定舞蹈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要基于對幼兒年齡、性格以及更多實際情況的考慮,在選取教材內容時除了保證藝術性和教育性,還要保證一定的興趣性,即教材本身能引起幼兒審美的注意。
幼兒對外界的所有認知和感受的最大來源就是現實生活,因此教師可以從舞蹈的音樂、結構、風格等方面入手,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能充分體現幼兒情趣的題材。比如課例拉拉勾、兩只老虎或者一起拍手樂淘淘等主題的舞蹈,以“拉鉤鉤”舞蹈教學為例,穿插小小的故事情節,比如兩個小朋友之間的踢足球約定,以拉鉤鉤形式為準,讓兩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情節表演,通過對故事表演的體驗來理解舞蹈中的每一個肢體動作。
三、讓學生參與到舞蹈節目的編排中
對所學舞蹈知識和技能進行重組、解構和構建的過程就是編舞,而這需要在對舞蹈進行整體構思的基礎上對舞蹈形態進行細節的捕捉,不斷提煉主題動作,最后在對舞蹈畫面的構圖進行調整和處理。這個過程如果學生能在參與進來,對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提升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應充分利用舞蹈編排這個環節,讓幼兒親身體驗,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就像每一次舞蹈考級中的自我表演展示一樣,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孩子們用童真的小眼睛去觀察大世界。
盡管教師在編排舞蹈時已經有了自己的觀點和構思,但孩子們可能會提出很多不同的想法,教師首先要給予孩子肯定,鼓勵孩子闡述自己這樣構思的原因或者靈感,再給學生講述自己的構思與想法,讓教師和孩子雙方都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當孩子們對一個舞蹈完整的構思有了些許了解后,教師在舞蹈動作的編排中更容易引導學生參與、創造和表達,從而在自我創造中鍛煉了孩子們的發散性思維。
四、將游戲元素深入到舞蹈教學中
基于對幼兒年齡和性格的思考,更多的將游戲元素融入到舞蹈中能大大的增加教學的娛樂性和趣味性,讓舞蹈教學變成了一種娛樂,在中國舞蹈考級教材中,編者依照發揮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創造性的原則,按排編制了“游戲”等內容,為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提供了條件,在一種邊舞蹈邊游戲的氣氛里保護和開發了幼兒想象的基質和創造潛能。比如二級教材《老鷹捉小雞》的學習中,教師就與孩子們分別扮演老鷹和小雞的角色,讓所有雞寶寶在雞媽媽的帶領下覓食、游泳、四處游走;在雞媽媽的保護下一起戰勝了老鷹的攻擊,這樣游戲化的舞蹈教學能最大化的激發學生的熱情和興趣,讓幼兒學起來不會覺得枯燥,覺得它有美感,有藝術感染力,有情節性和故事性。
五、結語
總而言之,創造性的舞蹈教學能讓孩子們在長期的學習中,潛移默化的養成熱愛世間一切美好事物的生活態度,同時會獨立的思考如何用肢體語言將眼前繽紛的世界或者內心的情感活動更具創意的表達出來,從而不斷提升自己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高祖鑫.幼兒舞蹈教學的創新性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05.
[2]華措.淺議幼兒園舞蹈教學的創新性與規范化[J].文學教育,2014,06.
幼兒教育論文可投稿期刊:學前教育研究由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和長沙師范學校聯合主辦的《學前教育研究》雜志,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學前教育理論核心刊物”“全國教育類核心期刊”。該刊的讀者和作者群主要是我國的幼教理論研究工作者、幼教管理工作者、各高等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師生、幼兒園園長以及廣大的幼兒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