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1月25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學校更加注重社團式教學活動的開展,旨在通過榮譽式的小組活動,提升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感悟教學,實現學生思想、情感、學習習慣等多元化素養的培養。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紅領巾小社團的構建原則進行分析,從小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為小學生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全面實現小學生智育德育的綜合性提升。
關鍵詞:紅領巾小社團;原則;實踐策略
紅領巾小社團的構建,從某種意義上分析,主要針對的是合作學習模式、實踐學習模式以及主題化學習模式的構建,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小學生通過一些合作、集體式的教學活動,發揮學生自身的主體性價值,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品質、思想道德,促進學生的全面化發展。以下首先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紅領巾小社團的構建原則進行詳細分析。
一、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紅領巾小社團的構建原則分析
“紅領巾小社團”由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自由的組隊,以主題探究為載體進行學習,對于其構建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一)發展性原則
小學階段的學生無論是知識學習,還是行為品質等德育培養,基本教育活動的開展都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紅領巾小社團的構建亦是如此,以培養有理想,有志向的學生為目標,以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幫助學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1]。
(二)德育原則
紅領巾小社團的構建在很大程度上是發揮集體教育的價值,也就是說在實踐中,全面發揮出每個學生的優勢,為學生樹立起榜樣,讓學生逐漸形成學習的自主性、自覺性,實現德育教育的全面滲透。
(三)引導性原則
所謂的引導性原則,主要針對教師在活動中的價值發揮。在紅領巾小社團的構建上,雖然說學生為核心主體,但是教師在其中也是起到一個指導、引導的作用,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活動環境,給予學生一些引導性的幫助,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提升[2]。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紅領巾小社團”活動構建的實踐分析
小學階段中,紅領巾小社團活動的開展要從學生的個性化出發,以自主性、自我管理性、創新性和開放性為方向,提升學生參與活動學習的積極性,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一)節慶活動
對于節慶活動來講,不僅僅是蘊藏著我國悠久的傳統歷史文化,而且它也是與孩子具有密切聯系的文化,借助于節慶進行知識、德育的滲透,能夠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積極參與度[3]。
例如:在《升國旗》這一課的學習時,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孩子分組定期進行升旗儀式,讓孩子作為小護旗手或者升旗手,這樣學生就都能在升旗的過程中認識國旗的歷史和文化以及國家的發展,培養孩子的愛國主義精神;再如:在《清明》古詩的學習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組織一些關于英雄烈士的悼念活動,為學生滲透一些歷史人物的事跡、故事,加深孩子對英雄人物、民族英雄的認知,在活動完成后讓學生敘述一些關于人物的事件和自身的感悟,這樣的語言交流,不僅僅是增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感情的方式,更是培養孩子言行舉止、禮儀規范的重要措施,這對于德育的滲透至關重要。
(二)班級教學活動
對于小學生來講,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與同學和教師在一起的,這樣,無論是對于學生基本的知識教學,還是德育滲透,都具有廣泛性。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紅領巾小社團活動時,讓孩子通過班級性的活動提升自身的活動參與度,實現合作、謙讓、團結等行為品質的培養。
例如:組織活動日、活動周或活動月,讓學生通過不同主題的活動形成不一樣的道德行為品質,如:每天早晨國旗下的講話、紅歌演唱,培養學生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讓學生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再如:組織文明禮貌評比月,融合入行為、規則、禮貌、禮儀等教育于一體,讓學生形成習慣性。
(三)開展主題化、多元化活動
雖然說,小學生從年齡上分析較小,但是,從目前社會的發展情況分析,適當的對小學生進行主題性、社團性教育,這對于孩子的社會、生活認知的提升具有很大的意義[4]。
例如:在學習《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課時,教師組織紅領巾小社團去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陪老人聊天、幫老人大掃除等等,培養學生敬老愛老的美德。如:在學習《慈母情深》《父愛之舟》時,結合“感恩節”主題,在教師的指導小“紅領巾小社團”開展“我給爸媽寫封信”、“當一天家長”、“為爸媽洗腳”等主題班會,讓學生在參與中逐漸感受到父母對孩子的愛以及父母的艱辛和付出,培養學生“知感恩、重孝道”的品德[5]。
如:在學習《我不能失信》、《少年閏土》等文章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友誼交流活動,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一些關愛、群體、團體活動中認識到友誼的價值,如開展“手拉手慶六一”、“大小年齡共同游戲”等活動,讓學生更加全面的深入了解,共建美好友誼。
教育論文投稿刊物:《少先隊小干部》是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創辦的全國性少先隊教育刊物,于2001年1月1日創刊。2003年9月,經全國少工委批準,《少先隊小干部》雜志成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紅領巾小社團活動的構建與開展,不僅需要教師全面推進教學環境的改善,更需要教學方式的創新,以孩子的成長和學習需求為核心,把德育滲透在環境教育、教育課程當中。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是對孩子進行知識、思想品行道德教育滲透的最佳時期,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紅領巾小社團活動的開展,應當整合學校、社區、家庭多方資源,多方聯動,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建構學生學習成長的良好環境。以上論述僅為筆者個人淺見,期望能夠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提升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呂雯.繽紛社團樂、學子展風采——滬太新村第一小學"生物萬象紅領巾小社團"[J].少先隊活動,2019(3).
[2]謝小英,秦曉渠.讓隊員在"紅領巾道德小講堂"的實踐里自由生長——常州市武進區雪堰中心小學紅領巾道德小講堂建設[J].上海少先隊研究,2019,(5).
[3]李夢醒.紅領巾小記者在行動——康平小學紅領巾小記者社團活動三例[J].少先隊活動,2019(Z1).
[4]鄭會強.創新多種策略探索小學生社團活動有效開展[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14):P.296-296.
[5]孫玉萍,于金麗.提高活動實效性,推動社團健康發展——濮陽市油田第三小學紅領巾社團活動初探[J].文淵(中學版),2019,(6):371.
作者:任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