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4月27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shù):
夢想是不會發(fā)光的,發(fā)光的是追夢的我們。——題記假期看了影片《奪冠》,在劇中飾演郎平一角的鞏俐因精湛的演技屢受好評,觀眾清一色地評價說:“不僅說話和走路像,連動作和表情也神似,簡直就是‘郎平本人’啊!”正如他們所說,鞏俐將這個角色塑造得無可挑剔,將“追夢少女”這一形象深深地刻在了觀眾心里。
拍攝前的幾個月,鞏俐一次次跑到訓練場,在那兒一呆就是大半天,她在干什么?在觀察郎平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并用本子記錄下來。為了散發(fā)跟運動員一樣的氣息,她跟女排姑娘們“混”在一起,一起報到、一起吃飯、一起下班。為了讓每個動作都顯得標準,她在房間里放了一個排球,每天練習各個位置:主攻、副攻、二傳、自由人……鞏俐為什么能神還原郎平?為什么能圓了自己的影后夢?因為她下足了功夫,并且足夠努力。其實,鞏俐的天賦并不算好,她曾三次報考藝術(shù)院校,都沒考上,第四次報考中戲,差了11分,要不是一位老師出于憐憫,鞏俐根本進不了中戲。
教育論文范例:淺談班主任教育中的關(guān)愛藝術(shù)
起步如此糟糕的她,是如何成為影星的?因為她那顆勇于追夢的心。無獨有偶,馬化騰為了夢想精益求精,連網(wǎng)頁上肉眼都很難分辨的字間距錯誤,都找出來改正;喬布斯為了產(chǎn)品而死磕每個細節(jié)、每個設(shè)計……正是因為對夢想的執(zhí)著與堅持,他們都成就了輝煌的人生。我剛開始學大提琴時,老師建議我參加樂團,與樂團里那些有基礎(chǔ)的同學一起參加演出。第一節(jié)排練課,我就感受到了與其他人的差距,回到家我痛哭了一場。可是既然是老師建議我進樂團,我怎么能輕易提出退出呢?老師經(jīng)常鼓勵我,進入樂團雖然前面困難些,但能讓我快速提升,還能提高對音樂的領(lǐng)悟力。
為了縮小與其他人的差距,我堅持每天練琴3個小時,一個小節(jié)一個小節(jié)地摳細節(jié),直到老師滿意為止。就這樣,我堅持練習,終于在半年后的考核中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榮登聲部首席的寶座!我超越了自己,實現(xiàn)了最初的夢想!夢想是不會發(fā)光的,發(fā)光的是為了夢想而不懈奮斗的我們。正是因為有了千千萬萬個“我們”,夢想才會變得金光閃閃,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作者:辛雨珊;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