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6月29日 分類:教育論文 次數:
摘要:結合土木工程行業發展需求和土木工程工作崗位的要求,以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為例,對土木工程專業系統化發展,從“準確定位專業目標、科學構建課程體系、優化創新教學方法、認真打造教學團隊、拓展整合實踐教學、健全教學質量保障制度”等六個方面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發展策略
土木工程是國家的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為人民生活和生產提供各類設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會物質文明的基礎保障[1]。土木工程作為一門工程與技術相結合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的不斷變化,特別是新時代我國不斷提高城鎮化水平的戰略,國家逐年加大基本建設的投資規模,這必將涌現一系列大型基礎建設項目、工業工程項目、資源開發和利用項目等,這就需要大批土木工程專業技術人才,應用型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已經呈現高增長態勢。
土木工程教育論文:土木工程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的探討
因此,新時代高等院校培養高質量的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對于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將起到積極作用。在應用型大學建設的背景下,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土木工程專業遵循“準確定位、注重內涵、突出亮點、強化應用”的原則,結合人才培養過程的四個要素,對土木工程專業系統化發展的策略進行了探討和研究,以期培養出“精施工、能設計、會管理”的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人才。
一、準確定位土木工程專業目標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的不斷變化,新時代土木工程學科正朝著設計模塊化、建造裝配式、建筑材料節能綠色、監測智能化發展。培養能夠學以致用并具備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就要強化實踐操作教學環節,培養學生自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2]。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以往的培養目標主要延續大多數普通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注重理論教學,輕視實踐能力培養,導致培養出的畢業生同質化比較嚴重;未能緊跟土木工程行業的快速發展,對產業鏈中崗位群的需求認識不到位,不能很好滿足新時代土木工程行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培養目標制定過程中對應用型大學轉型發展認識不到位,沒有特別注重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因此,根據土木工程專業發展,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結合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改革實際,準確定位專業目標。
第一,強化并更新了專業教師的教育觀念。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樹立“學生為本、標準為矩、監控反饋、改進提升”的質量保障理念,向更深層次延伸了教師的專業教育觀念,更好培養了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專業教師通過走訪相關應用型高校交流取經,與建筑施工企業專家和優秀畢業生交流思想,達成了土木工程專業目標定位共識。
第二,遵循了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教育規律。強調學生對土木工程工作崗位的適應性,注重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教學改革、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第二課堂”四個核心要素。第三,充分考慮了產業鏈中崗位群的共性要求和復合性要求。專業目標定位從培養學生的基本專業技能入手,以提升應用能力和夯實專業理論基礎為主線,以提升專業職業素養和培養創新創業意識為基本訴求,突出了與工程實踐的緊密聯系,強化了工程崗位能力實習實訓。第四,實現了應用型人才培養與建筑行業發展的有效對接。學校在制定培養方案過程中,充分估計了技術進步對崗位能力的未來要求,瞄準專業發展前沿,把國家創新驅動創業人才教育理念融入了人才培養全過程。
在此基礎上,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具有對專業新知識、新技術的敏銳性,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具備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發現、分析、解決土木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掌握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及國家執業資格要求的基本知識,能夠勝任建筑、道路、橋梁等土木工程設施的設計、施工與管理工作,具有“專業基礎實、實踐能力強、創新意識濃、適應崗位快、綜合素質高”等特征的高層次應用型土木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形成“強技術、懂管理、重能力、抓質量”培養應用型土木工程人才的辦學思路。
二、科學構建土木工程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直接關系到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土木工程專業改革前的培養方案,課程總學時3400左右,課程體系以學科 為核心,專業課程門類和學時設置較多,“思想政治教育類”和“創新創業教育類”課程設置較少;理論課程學時占比較大,導致實踐環節相對較少;各實踐教學內容之間未能緊密結合,導致土木工程項目設計過程不全面,未能很好滿足項目設計閉合要求;對《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中的要求和規定理解不到位,對行業發展預測缺乏前瞻性,導致畢業生知識體系不能直接適應實際工作需求。
學院針對這些問題,在教學改革實踐中,組織教師認真系統地學習了土木工程專業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相關要求和規定,認真分析了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調查研究了土木工程產業結構與市場需求,深入調研了學生就業企業對畢業生的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圍繞人才培養目標進一步整合優化了課程體系。
學院按照“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引入現代新技術、新方法,開設前沿知識應用課程,培養學生的技術和管理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思路,聚焦應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立足新時代建筑行業發展需要,從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發展特點出發,打破傳統的以學科為核心的課程體系,課程標準在設置時除了考慮課程特點外,與課程體系保持了一致,將課程調整為2700學時左右。
課程共開設了通識課、專業課、實踐課三個模塊。通識課程設置了公共基礎課程和人文社會與科學素養課程兩類,目的是拓展學生知識領域、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專業課程設置了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類;必修課程設置了核心課程、基礎課程和實驗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核心素質,使其具備符合課程標準的理論和技能。
必修課程設置堅持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機融合,構建了“房屋建筑學、土木工程測量、結構力學Ⅰ、結構力學Ⅱ、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鋼結構設計原理、土力學與基礎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工程估價”專業核心課程群。選修課程是為加深或拓展土木工程專業知識所設置,體現了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特色,為學生實現個性化發展與選擇就業方向提供了重要平臺。實踐課程設置了專業實踐、專業實訓和社會實踐三類。
實踐課程安排考慮到與前續課程的銜接,在完善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明確了實踐活動內容、學期和考核評價辦法,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有效結合。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土木工程專業通過實踐和充分吸收近年來專業綜合改革經驗,課程體系整合優化形成了一定特色:嚴格履行了相關論證審批程序,從思想政治、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身體素質四個方面設置課程,保證了思想政治課程和課程思政的要求;加強了專業核心課程群設置,課程門類和課程學時設置科學合理,且對每門課程在實現應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養目標要求方面,做出了理論知識點和操作技能培養的具體要求;課程體系充分體現了注重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加強計算能力培養以及實踐環節的訓練,將應用能力培養貫穿全學程。
三、優化創新教師課程教學方法
專業教師課堂教學既是自己社會責任的體現,又是自我風格的展現。教師要在課堂針對不同班級個性需求精準施教,教學方法要能夠適應教學內容。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土木工程專業教師課程教學中存在對課程思政不夠重視、課堂教學方法應用單一、對課程標準把握不夠準確、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關聯性不強、以傳統線下課堂教學為主等問題。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學院對課程教學方法進行了優化創新:
第一,樹立了“課程思政”理念,明確了教學內容中“課程思政”教 學目標,將“課程思政”教育貫穿于課程教學內容。第二,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了認真研討。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積極自編教材,在教學中有效運用了團隊學習、案例任務驅動教學、項目教學、基于問題式教學、啟發式教學、課堂討論等教學方法。通過這些方法使教師講課風格更加簡潔、講授內容更加優化、講授邏輯更加清晰,逐步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課堂教學效果。
第三,教學內容設計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如“結構力學”“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等課程,教師除在課堂理論講授外,增加了工程實踐應用環節教學內容,強調課堂教學和課后練習的重要性;“土木工程材料”等課程強調了課程實驗的重要性;“施工技術與管理”等課程強調了施工技術的先進性和實踐性等。教師通過對這些重點內容的強化,使學生在理論與實踐方面的學習效果得到了顯著提高。第四,專業教師樹立了全面的信息化教學觀。通過加強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充分利用了網絡精品課程教育資源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虛擬仿真和翻轉課堂,使學生自學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專業教師通過上述幾方面努力,保證了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取得了“親其師而信其道,聽其教而從其行”的良好效果。
四、認真打造高質量的教學團隊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于1999年設置土木工程本科專業,經過20多年的努力,雖然土木工程專業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是還存在諸如學校專業帶頭人負責制落實不到位、專業優秀教師人才缺乏、土木工程專業教師職稱結構和年齡結構不夠合理、“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必須強化、教師課程思政意識比較缺乏、年輕教師在教學上的投入程度有待提升等問題。針對解決這些問題,學院遵循教育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和專業目標定位,將立德樹人與學校發展目標結合,認真打造高質量的教學團隊。
五、拓展整合專業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是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重要環節。目前在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與實踐鍛煉過程中,還存在實踐教學環節不夠完善、校內外試驗場地不足、實踐環節經費投入少、學生參加實踐教學的主動性不夠高、尋找合適的實習單位困難大、施工工地對學生實習存在比較大的抵觸情緒等問題,尚不能完全滿足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在專業實踐環節內容設置中,按照“崗位導向、實踐育人”的原則,保證實踐教學占總學分30%以上。
第一,為了使學生能適應土木工程技術崗位要求,增加了對土木工程專業實驗項目和學生實踐環節經費的投入。第二,制定了《土木工程專業導師制實施方案》,要求教師在學生分散實習中探索頂崗實習方法,學生施工實習采取頂崗實習模式。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導師集中或分散指導解決學生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全過程跟蹤指導。學生頂崗實習結束后,導師組織學生開展實習答辯工作,以提高學生實踐教學的主動性。第三,拓展整合了專業技能訓練和科研技能訓練內容,使學生熟悉了土木工程建筑結構制圖最新規范,提高了專業識圖、繪圖、設計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不斷優化工程建筑設計實訓環節。專業導師指導學生對工程項目進行荷載統計、建筑結構選型、結構內力計算、構件截面選擇和配筋設計、基礎設計等過程設計,并形成基本閉合的項目教學過程。
六、建立健全教學質量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教學質量保障制度是提高教學管理效率、穩定教學秩序、推進教學改革和實現應用人才培養目標的有力保證。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土木工程專業針對教學質量評價和質量監控體系不夠完善、教學質量管理隊伍不夠健全的問題,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建立和完善了各項教學 規章制度,完善了“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措施。建立和完善了動態評估與過程考核機制,持續跟蹤調查畢業生就業情況,科學制定學生綜合素質標準和教育規劃,構建學生素質與能力測試評價體系,完善實踐過程跟蹤與監控措施,實施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保證應用型人才培養各個環節有效實施。
另外,學校也加強了教學督導工作,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效果進行全過程監控。教師改變了以命題性知識考核為特征的考核方法,采取多種考核形式,不斷優化教學過程考核和能力考核評價方法。學生實踐環節的組織與管理考核,是確保實踐環節質量的保證。因此,按照學校實踐教學制度要求,每項實踐環節安排專門的主責教師,由主責教師對實習指導教師的指導計劃、內容和指導過程等方面進行考核。
另外,學校通過組建合理的教學質量管理隊伍,健全教學工作考核、質量監督和優質優酬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實現了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工作和教學工作有管理、有計劃、有考核、有獎懲,以嚴格且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保障了教育教學質量。結語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載體是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是注重學生基本理論培養更注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培養的專業。培養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必須將立德樹人工作加深拓展,切實把“應用”作為始終堅持的理念。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正處于應用型大學的轉型發展時期,作為學校的一流本科專業建設試點專業,土木工程專業圍繞轉型發展和社會需求進行了一系列教學改革,明確了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目標定位,完善了土木工程課程建設,打造了高素質的教學團隊,提升了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水平,提高了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取得了理想的改革效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鄧西錄,邢妍,曲夢可,等.工程管理高層次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研究[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90-93.
[3]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R].教高(2019)6號文件.
[4]王迎,李方慧.“雙一流”背景下土木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0(4):90-93.
[5]鄧華鋒,丁瑜,王樂華.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中導師制的改革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5):38-41.
[6]羅素蓉,吳愷云,李旭紅.新形勢下“大土木”專業課程建設及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19(6):13-19.
作者:董艷英,鄧西錄,張立山,宋志斌,姜銘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