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1月18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石油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能源之一,也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支柱性企業,然而石油化工是非常危險的行業,生產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導致石油化工企業時常會出現安全事故,為此必須加強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下面文章就從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展開研究,重點論述了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一些建議和措施,希望可以提高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關鍵詞:石油化工,安全管理,安全生產
石油是世界經濟發展主要的能源之一,被稱為“工業的血液”。石油經過提煉,可以得到很多產品,如燃料、潤滑油、瀝青等,這些化工產品廣泛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工業生產、航天軍工中。由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大量的石油,使得石油化工企業成為國家的重要產業,并成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支柱,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但是石油化工的生產過程中存在著安全隱患,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操作方式不當等原因,導致石油化工企業時常會出現安全事故,使得石油化工成為高危險系數的行業。這些事故不僅造成了人員傷亡、環境污染、經濟損失,而且還帶來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因此必須重視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并采取科學、有效、合理的措施來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從而促進我國石油化工企業的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一定的保障。
1.安全管理在石油化工企業的重要性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1)對原材料和產品的安全管理,石油化工企業所需的原材料和生產的大部分的產品具有毒性大、易燃燒、易爆炸等特點,一旦發生泄漏或者遇到火源,非常容易發生火災、爆炸以及中毒等安全事故,從而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2)對生產技術和工藝流程的安全管理,石油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采用的技術和工藝流程具有高溫、高壓或者低壓、制冷等特點,容易造成火災、爆炸等事故;
(3)對生產方式的安全管理,通常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方式具有連續化、自動化等特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但是一旦發生問題,就容易導致事故的發生;
(4)對設備的安全管理,石油化工企業的設施具有大型化、系統化和立體化的特點,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時,很難進行撲救。安全管理的好壞與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經濟效益以及社會形象有著直接關系。
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設備體積比較大,系統關聯性較強,工藝復雜,并且產品及原材料具有毒性大、腐蝕性強、易燃、易爆的特點,因此必須重視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工作。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的目的是盡可能地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減少事故的危害程度,為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使生產設施可以持續運行,避免生產停頓,減少企業的損失,有助于企業的發展和振興。
2.石油化工企業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1)安全意識不強。
目前,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工作人員安全意識普遍不強。通常只有一些大型石油化工企業或跨國企業具有比較先進的安全生產技術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水平也比較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預防作用,防止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減少企業的損失。但是,由于大部分小型石油化工企業的規模較小,經濟效益較差,對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較少,安全管理不到位,導致工作人員安全意識普遍不高,盲目的進行生產工作,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導致企業的安全事故頻發。
(2)綜合素質不高。
目前,石油化工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較差,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的企業,這些地方的企業員工福利待遇較差、技術水平不高,在生產過程中,心不在焉,操作不認真,導致安全事故頻發。與此同時,石油化工企業中管理人員的素質也有待提高,很多管理人員并沒有經過專門的安全管理培訓,管理水平較差,也欠缺基本的法律知識。在安全管理的過程中,這些管理人員經常玩忽職守,沒有根據有關的制度來執行,以至于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安全事故。
(3)懲罰力度不夠。
目前,石油化工企業發生安全事故,政府有關部門僅僅是罰款,對其懲罰的力度不夠嚴厲,也是導致安全事故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在石油化工企業生產的過程中,必須要高度重視安全問題,然而一些石油化工企業安全意識不足,過度重視企業的經濟效益,置企業的安全管理于不顧,安全管理工作很難有效地開展,使得很多安全隱患不能得到及時地發現和處理,最終造成安全事故頻發,導致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3.建議和措施
(1)建立建全安全管理機構
想要提高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應該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機構,主要可以分為3個部門:①決策機構,這個機構主要負責對企業的發展進行規劃,制定企業的目標,并對一些職能部門的工作進行審查、評估和指導,如生產、技術研發、銷售、環保、衛生等,并且是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最高機構;②職能部門,負責完成決策機構所安排的日常事務,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并監督其落實情況;③管理部門,這個部門主要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監督和管理,主要是由企業車間的安全員構成,是企業安全生產的基礎保障。
(2)構建科學、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
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的基礎是構建科學、有效、合理的管理模式。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優選一些可靠的安全管理模式,在使用過程中對其進行不斷改進和完善,使其可以滿足企業安全管理的需求。另外,還應該變被動為主動,將以前的事故管理逐漸向隱患管理轉變,加強管理和監督,積極查找安全隱患,并進行及時處理,防止類似問題重復發生,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減少企業損失,從而確保企業的各項工作可以順利開展。
(3)加強對企業員工的培訓工作
石油化工企業應該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工作,可以分為以下3點:①對員工的培訓可以分階段進行,在培訓之前應該制定詳細的計劃,并且還需做一些調查,了解員工的基本情況,然后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集中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生產技術;②在培訓生產技術的過程中,還應該讓員工學習一些事故處理方法,盡可能地減小事故損失;③由于石油化工行業的危險系數較高,因此還應該提高企業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企業在招聘管理人員時,應該選擇一些管理專業的專門人才。
結論
由于石油化工生產的特殊性,石油化工企業應該重視安全管理工作,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提高石油化工企業的管理水平。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應該對安全管理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采用比較先進的安全管理模式,加強企業員工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從根本上杜絕安全隱患,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減少人員傷亡和企業損失,促進我國石油化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于菲菲,田文浩,王廷春.石油化工企業過程安全管理評估系統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5,11(04):112-115.
[2]吳大鵬.石油化工行業安全生產分析[J].當代化工,2007(02):125-127+191.
[3]杜紅巖.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安全、健康和環境,2011,11(06):2-5.
相關期刊推薦:《當代化工研究》(月刊),2001年創刊,出版地:北京市,是我國化工中間體及其下游精細化工行業唯一的面向生產、面向市場的專業性刊物。全面、系統地報道國內外化工中間體及精細化工的生產、建設、規劃、市場、供求、進出口、價格、科技開發、上下游產品動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