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0月15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數量不斷增多,規模也逐漸擴大,應用在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備受關注。然而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水利水電施工技術仍舊存在不足,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本文深入探析當前我國應用在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改進方法,希望得到相關技術人員的認可。
關鍵詞:水利水電;施工技術;改進方法
0引言
當前階段,我國已經在水利水電施工技術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推動了施工技術的創新,同時也在不斷地學習國外一些較為先進的水利水電施工技術,進而提升了整個水利水電行業的施工質量,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施工技術是否先進,直接影響到整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在大壩、水電站等大型工程項目中尤為重要。工程技術人員要根據施工現場周圍的地質條件,選用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嚴格遵守國家的規范規定,保證施工過程的合理性,進而確保整個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促進施工企業的長遠發展。
1水利水電常用施工技術
1.1預應力錨固技術
預應力錨固技術在水利水工程中同樣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它能夠靈活得運用到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的多個方面,預應力錨固技術的施工工藝簡單易學,大大降低成本,加快了施工進度,得到很多施工企業的好評。建筑物受力不均勻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建筑物在分布不均的力的作用下將會產生變形,依據建筑物的錨固深度與方向,在建筑物變形以前改變受力,借助混凝土中的預應力達到加固建筑物的目的。
1.2導流技術
在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導流技術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可以實時疏導水流,避免河水擁堵。很多大型水電站、水壩的施工進度,直接受到導流技術的影響,如果可以很好地應用導流技術,則可加快施工進度。同時,若想減少整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施工成本,確保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同時還可以加快施工進度,必須在枯水期結束前完成混凝土工程和土石方工程的施工,選用科學的施工技術,同時還要做好導流工作[1]。
若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工程項目未能及時完工,就會出現在洪水期施工的情況,這時,必須選擇科學合理的方法來提高洪水期施工的安全系數。因此,在項目考察階段,要加強對工程項目所在地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的觀測,綜合分析考察數據,做好導流規劃設計工作,選用最優的導流技術,計劃好施工進度與流程。
1.3混凝土護坡施工技術
在常見的水利水電工程中,現澆混凝土做成的護坡存在坡度較陡、厚度很大的特點,確保混凝土的成型質量滿足規范要求是一個很大的施工難點,另外,一個工程項目的工期很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往往會縮短工期,工期緊張,后續工程的施工受到很大影響。且隨著天氣變冷,剩余工程量較大,如果在冬季施工,會增加施工費用,難以保證工程質量。
影響混凝土護坡成型質量的因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澆筑方案不合理,為了改進這一現狀,在澆筑混凝土護坡時按照從坡頂到坡底的順序,首先澆筑下層20cm的混凝土,在初凝以前結束澆筑上層10cm的混凝土即可,另一種是振搗機械不合理,改進措施是選用合適的機械,常用的是手扶式振動尺,按照從坡底到坡頂的順序振動。
結合具體的工程案例分析混凝土護坡施工技術,某工程設計的混凝土護坡坡度為1:1.5,厚度為30cm,當選用的澆筑方案不合適時,振搗混凝土的過程中混凝土會流向坡底,護坡的坡面很難成型,護坡表面產生缺陷,質量難以保證。相關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考察后發現,若選用一次澆筑成型的方法,沿著從坡底到坡頂的方向進行澆筑,容易出現大量混凝土堆積在坡底的現象,很難保證護坡表面的平整度。若按照從坡頂到坡底的方向進行混凝土澆筑,就不會出現混凝土由于自重而堆積在坡底的現象,澆筑形成的護坡表面平整且坡度變化不大[2]。
首先澆筑的是下層20cm的混凝土,接著鋪設鉛絲網,加入鉛絲網的目的是確保混凝土護坡的強度達到要求,同時還可以防止裂縫的出現,在初凝以前結束澆筑上層10cm混凝土即可,最后進行振搗收面。振搗過程也非常關鍵,常常因為振搗機械選用不合理或操作不當,很容易碰到鉛絲網,導致鉛絲網暴露在琥珀表面,無法保證護坡表面的平整度。
手扶振動尺是比較常用的振搗機械,選擇振動尺振動護坡混凝土,可以避免鉛絲網暴露在護坡表面的現象,同時振動尺還可以刮平護坡表面,保證了護坡表面的平整度。用是振動尺進行振搗時按照從坡底到坡頂的方向進行,可以杜絕混凝土由于振動和自身重力而堆積在坡底的情況。相關技術人員通過分析現澆混凝土護坡施工過程中的技術要點,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很大程度上保證了護坡的成型質量與美觀。
2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的改進措施
2.1選用先進設備,提高施工水平
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應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選用最合理的設備,避免使用落后的設備進行施工,否則將無法保證工程質量。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設備,并不斷鼓勵我國科技人員對現有設備進行科學的改造與創新,從而全面提升工程質量,增加經濟收益。
2.2加強技術管理
2.2.1建立并完善技術組織管理制度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負責人應當建立起完整的工作網,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選用分級管理的形式,把責任具體到個人。此外,負責人要做好相關的技術信息的采集等多項工作,加強員工之間的信息互通與經驗交流,做好工作總結,組織技術人員需要對現有的成果進行詳盡探析。針對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建立起相應的技術組織管理制度,統計設備的運行狀況與故障情況,對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可以更好地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減輕設備損耗。
2.2.2加強設備運行過程管理
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做好設備的運行記錄,避免不良操作。同時,建立起科學合理的運行制度,針對儀表顯示、運行記錄等各方面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探索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科學合理的應對方案。
2.2.3加強維護檢修管理與技術監督
工程項目不僅要保證施工質量符合要求,檢修工作與技術監督工作也應該做好。定期檢測維修施工過程中使用的設備,選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做好技術監督,確保設備能夠良好運行。
2.3引進人才,培養技術骨干
為了實現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創新,引進人才是最為有效的措施。在實際引進人才的過程中,依據現有的經濟規律,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機制,同時完善現有管理制度的不足之處。采用激勵的方式,調動起科技創新人才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出人才的創新能力。同時,企業要加強技術骨干的培養,制定相應的制度,定期進行技能培訓,不斷提升人才的專業技能與知識水平,為企業培養出一支高水平的骨干隊伍[3]。
3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水利工程建設數量與規模都出現了明顯的上升與擴大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對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而施工技術的成熟與否,會直接影響到經濟收益與社會發展水平。因此,針對水利水電施工技術現狀進行全方位的討論,并提出有效改進措施就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新宇,及輝棉,段小燕.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現狀與改進措施研究[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4):149.
[2]莊作義.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現狀與改進措施研究[J].商品與質量,2016(3):292.
[3]趙凱歌.水利水電施工技術及其存在的問題探究[J].四川水泥,2015(12):120.
相關刊物推薦:《商品與質量》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主管,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主辦的國家級大型綜合類雜志。國內刊號CN:11-3669/T;國際刊號ISSN:1006-656X。雜志權威性強、知名度高、覆蓋面廣、影響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