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8月08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摘要: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中國的肆虐,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在災難之后引發我們的思考,只有健康的體魄才是面對病毒最重要的法寶,也只有生命才是最寶貴的財富。本文以新型肺炎后的全民健身視角為切入點,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多種研究方法,從疫情后全民健身的現狀思路、發展思路以及健身方式的選擇等三個方面為邏輯起點,進行梳理、歸納和總結,旨在促進疫情之后的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全民健身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作為突然來襲的非常規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同人類曾經遭受過的鼠疫、霍亂、狂犬病、SARS等惡性傳染病一樣,又一次給人類帶來了考驗,影響到全球范圍內數以百萬計人的健康。
一、我國目前城鎮居民參與全民健身的現狀
1、國家政策支持
全民健身在建國初期就被提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的政策也越來越成熟。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為全民健身提供一系列便利條件,有助于全民健身的開展與發展。
2、健身場地匱乏
在疫情影響下,室內健身場館被關閉,加之有更多人有了健身的需求,目前的健身場地已經遠遠滿足不了群眾的需求。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健身設施處處長趙愛國說:“跟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人均體育場地面積方面還有比較大的差距。美國的人均場地面積超過10平方米。”我們國家目前的健身場所存在總量不足、分布不均、利用不充分等問題,已無法滿足人們爆發式增長的需求。“去哪兒健身”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實現全民健身的首要環節。
3、健身意識高漲
如果說SARS之后,是人們健康意識的覺醒,那么新型肺炎則使得健康意識強化;乜2003年SARS之后,迎來了體育健身和休閑體育發展的黃金時代,各種體育場館、體育設施以及健身房層出不窮。如今在新冠肺炎的之后,全民健身的思潮再次流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有金錢有時間去實現自己的想法,滿足自己追求健康的想法,健康被擺在了人民生活幸福的首要地位。
4、健身效果欠佳
在此疫情之間,以社區為單位進行隔離,人們在家以家庭為單位進行運動,健身運動盲目跟著小視頻或者體育主播,由于人的年齡性別以及身體素質各有差異,以及健身需求各不相同,所以運動方式也應該是因人而異的。這樣統一的“健身模板”不僅會導致健身效果不佳,甚至還會造成身體損傷,帶來健康隱患,得不償失。
5、健身行業推陳出新
體育活動以及傳統健身行業,作為聚集性的活動,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大部分都被取消了和關停了。在此疫情背景之下民眾健身需求越來越強烈,體育小視頻,體育直播應運而生。國家體育總局網站開設“跟著冠軍一起練”以及“國家隊帶你健身”等一系列適宜居家鍛煉的活動,來滿足群眾的健身需求。樂刻、keep等一些體育運動平臺也開設了體育直播,并與抖音、快手聯合播出,獲得大量點擊量和觀看量。
6、體醫融合迫在眉睫
2016年又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通過“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加強體醫融合和非醫療健康干預,促進重點人群體育活動”等方式來提高全國人民身體素質。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目前運動來增強個體免疫力是有效措施之一,將運動作為醫藥處方的一部分,為身體亞健康的人以及患有慢性病的人群、肥胖人群開出相應的運動處方
三、新冠肺炎期間,我國城鎮居民健身方式的選擇
1.互聯網健身
體育利用新媒體活躍在人們的視野中,“互聯網+體育”已經離不開群眾的生活,互聯網健身改變了傳統的健身方式,為人們提供了新的選擇,健身將變的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只需要手機或者電視和一片空地,跟著視頻可以開始健身。在此基礎之上要講互聯網健身深度挖掘。
2.社區健身
改變大學人才培養方式,將“社會體育指導員”變為“社區體育指導員”。以社區為依托培養“社區體育指導員”,擴大就業崗位,鼓勵更多畢業生投入社區健身崗位。以社區為單位,從整體上,適時適宜的做好群眾健身。每個社區保證至少有一位社區指導員,解決社區群眾健身問題,做到清楚每一位住戶的身體情況以及相應的制定健身需求,并且建立檔案長期觀察記錄,及時調整反饋。以社區為單位成立體育組織、體育社團以及俱樂部,利用已有的健身設施開展多種內容的游戲和競賽活動。
3.就近健身
興建健身場所,解決“去哪兒健身”的問題,化解全民健身場地的需求矛盾。政府進行社區統籌規劃,為群眾打造更便捷的“15分鐘健身圈”。增設場地設施,利用閑置廠房、倉庫、低下停車場等區域,變廢為寶因地制宜合理設計健身場地。增開健身場地,統籌規劃開放學校已有的體育場所設施。
體育論文投稿刊物:體育學刊重視學術品位,追蹤學術前沿,反映體育動態,促進文化傳播,為全國近百萬體育工作者服務,發行遍及海內外幾千所大、中、小學,具有廣泛的影響。共設“探索與爭鳴”、“體育社會科學”、“運動人體科學”、“民族傳統體育”、“高等學校體育”、“中小學體育”、“競賽與訓練”、“研究生論壇”及“體育資訊”等9個欄目。
四、小結
在新冠肺炎疫情結束之后,全民健身在中國有巨大的開發潛力,能夠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幸福美好生活的需求。新型健身方式的出現,必將掀起民眾新一輪的健身熱情,人民群眾的健身形式也將迎來巨大的改變,同時,也將激勵更多的從事健身指導工作的人群得到更大的信心。后疫情時代,人民群眾將更加注重自身的身體健康,以增強免疫力,提升身體素質為基礎,追求更加豐富的精神生活。
參考文獻
[1]鐘秉樞,黃志劍,王凱,車冰清,宋昱.困境與應對:聚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體育事業的影響[J].體育學研究,2020,34(02):9-33+40.
[2]何敏學,都曉娟,宋強.“非典”前后城鎮居民的體育行為[J].體育學刊,2006(06):33-35.
[3]沈時明.談SARS后的體育教育與全民健康教育[J].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5):125-126.
作者:張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