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0月22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摘要:緊隨市場經濟而來的利益多元和社會轉型使民眾增強了民主意識和政治意識,逐漸成為“原子化”的個體,傳統動員群眾的方式存在“邊際效用遞減”的情況,如何做好群眾的動員工作是考驗各級領導干部智慧的大事。本文以朱溪水庫移民安置中“工作組動員”的動員技術分析為主線,詳述了六種動員方式,探討了“工作組動員”如何支撐了基層治理的有效推進。
1 歷史背景
朱溪水庫是國家“十三五”百大戰略工程、水利部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和浙江省“五水共治”十大樞紐工程。移民涉及10個村,規劃到2020年,以整村搬遷方式安置移民2288戶8345人。由于歷史原因,2009年就審批下來的朱溪水庫進展緩慢,阻力重重,僅實物調查就進行了三年。2017年6月30日,縣委、縣政府召開朱溪水庫移民安置工作“百日攻堅”動員大會,縣委書記、縣長親自動員,要求舉全縣之力,集全縣之智,做好協議簽訂工作,專門成立朱溪水庫移民安置工作領導機構,縣四套班子主要領導親任總協調,并從縣級機關各單位專門抽調了200多名機關干部組成工作組,深入10個移民村開展工作。
105天里,他們吃住在村里,與移民打成一片。據統計,“百日攻堅”以來,共發放宣傳材料3000多份,講解15000多次,共走訪移民35000多人次,共完成移民安置補償協議簽訂2082戶,完成率達到99.7%,創造了浙江水庫移民史的“領跑速度”,受到了孫景淼副省長的批示肯定。
2 仙居縣朱溪水庫移民“百日攻堅”行動中“工作組動員”的技術分析
動員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動員方式的選擇,在工作組動員群眾簽訂協議過程中,只有因地制宜采取可操作又能被群眾認可的動員方式,動員方可順利進行。
2.1 制造聲勢
“百日攻堅”期間,工作組聯合浙江電視臺、臺州電視臺、等主流媒體相繼對朱溪水庫移民安置搬遷補償協議簽訂工作進行報道。此外,以智能手機和網絡為載體的新媒體在增強與民眾的互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由工作組開通的“百日攻堅”微信平臺,堅持一天一報道,及時宣傳當天信息,共編發了103期微信,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具有中國特色的標語口號在工作組動員中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筆者實地調研發現,10個移民搬遷村標語口號隨處可見,如“舉全縣之力,集全縣之智,為早日建成朱溪水庫而努力奮斗”,“凝心聚力,謀移民安置百年福;攻堅克難,建朱溪水庫千秋偉業”“水庫移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水庫移民,我有責,我支持,我參與,我收益”等。
2.2 連續開會
筆者在一次調研中恰逢LT村召開協議簽訂動員大會,會上村民個個慷慨陳詞,如村民陳某說:“我覺得移民是在為國家做貢獻,以前那些官員對我們不理不睬,高高在上,現在要我們做貢獻了,就對我們有笑臉了,反差太大了。我就想問問鄭局長,怎么保證協議簽訂公平公正?
鄭某答道:“謝謝這位老大哥的問題,這次水庫移民,從大處講是在為國家做貢獻,但是大家想想,大家吃虧了嗎?我們祖祖輩輩都想搬離這深山窩,現在機會來了,搬遷到交通便利的下各鎮,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請所有村民放心,我們協議簽訂是一把尺子量到底,所有程序都會張貼在墻,保證公平透明,所有資料大家都隨時可以查閱。
”為開動員會特地從廣東趕來的一村民說:“我家老祖宗老房子都在村里,現在我們全家都是居民,居民沒資格分屋基,不移民的話我們回來還有個落腳的地方,以后逢年過節回來沒個落腳的地方,怎么辦?請政府考慮一下我們這部分人的感受。”鄭某答道:“指揮部已經考慮了咱們這部分人的情況,解讀方案是可以讓你們在下各買一間或兩間屋基。”動員大會進行了上午、下午近6個小時,村民想問的問題基本得到了回應,一些工作組一時回應不了的問題也會盡快通過電話給村民回應。當晚的協議簽訂大會有約42%的村民簽訂了協議書。
連續不斷地開會所形成的氣場的確是一種強有力的動員,它讓所有利益相關者都參與進事關自己利益的充分討論并以民主化的決策方式整合了多方的利益,通過群眾公開討論達成共識來解決問題。
2.3 情理并用
工作組深入到群眾中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開展動員工作。一是走門竄戶,與民眾面對面溝通,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耐心細致地做好動員工作。正如工作組成員XTP所言:“開門見山地宣傳移民政策并非良策,不僅達不到協議簽訂的目的,還會導致與村民們的疏遠。
我經常邊幫他們干農活邊開導他們說一方面是大家在為國家做貢獻,但咱們老百姓也沒吃虧,以后搬遷到下各鎮,交通條件優越,不管是大人打工還是娃娃讀書都方便的多……在嘮家常的過程中消除了彼此的陌生感,拉近了與他們的關系”ZL村一工作組成員HWL在總結自己的經驗時說:“雖說移民涉及的主要是經濟問題,但社會關系、人文關懷也很重要。
曾經一村民聊天時說家里幾百斤板栗賣不出去,我馬上通過微信朋友圈幫他賣了三百多斤,這讓他很感動,拉近了我們的感情,他也不怎么排斥我了,后來很順暢的把他的協議簽訂下來了。只要你真誠待他,大部分村民也是通情達理的。”二是針對庫區群眾在外經商務工人員較多,工作組建立了微信群、QQ群在互動中將與移民相關的法律法規、補償標準傳達到每一戶移民家庭,大事小事都讓大家知曉。工作組成員LF說:“一村民一上線就亂發牢騷,甚至爆粗口,我是強忍著怒氣讓他發泄完再給他講道理,必須要容忍這些非理性的指責,讓他們感受到政府的決心和誠心”。
2.4 借力村委
筆者在朱溪鎮政府調研時,該政府黨委書記第一句話就說“工作組動員離不開村兩委班子,村兩委班子戰斗力強,動員問題迎刃而解,否則,什么工作都做不好”。仙居縣委書記林虹在朱溪水庫百日攻堅總結大會上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干部,2017年拆遷協議的完成主要動力在于黨員干部。村兩委既是村莊治理的當家人,又是政府治理村莊的代理人。”的確,相比村兩委,作為“外來人員”的工作組對村莊的社會結構和村內的人際關系方面都處于劣勢。
農村畢竟是農民的農村,農村復雜的的村莊生態決定了一些村級事務必須由“村里人”而非科層體制里的人員能解決。盡管受到市場經濟和城鎮化的影響,農村社會在一定程度上講仍舊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關系型社會”,村莊是他們共同生活和生產的空間,地緣、親緣和血緣將他們捆綁在一起,村民們有著共同的同質性,能相對容易地達成社會共識。作為農民領導者的村兩委,往往是村莊的能人或富人,這些人有辦法、有點子,甚至有些人作風兇悍,具有極強的說服能力和動員能力,能做到該軟就軟,該狠就狠,正如賀雪峰在《治村》一書中所言“對某些人先利用熟人關系講道理,講不通就講狠,如動員一切關系孤立他,讓他邊緣化”。
2.5 間接動員
簡單講,這種動員方式分為兩個階段:初始動員和次級動員,兩個階段的動員主體、動員對象、動員能力、動員策略和動員效果都不盡相同。初始階段的動員過程中,動員主體是工作組成員和政府人員,動員對象是與庫區移民有關系的科層制組織體系中的公職人員,初始階段的動員策略是行政式的強制命令,由于動員雙方存在管理與被管理、領導與被領導的不平等關系,初始階段的動員能力強,動員效果顯著。
在“次級動員”階段,動員主體是與庫區移民有關系的科層制組織體系中的公職人員,動員對象是與本階段動員主體有關系的庫區移民,由于主客體之間存在或血緣關系或某種情感關系,此階段的動員能力也很強大,相比初始階段的強制命令動員策略,此階段的動員策略是苦口相勸,最終的動員效果也很顯著。
水庫論文范例:水庫安全度汛解決對策
3 小結
總結朱溪水庫工作組動員的實踐,可以發現這一動員模式至少具有如下優勢:其一,工作組動員打破了上下級機構間的信息不對稱,縮短了上級機構與基層民眾之間的距離,在有限時間里形成解決問題的凝聚力,有利于政策的實施;其二,在工作組動員期間收集到了大量一線信息,是工作組成員學習各種動員方式的重要契機,形成以后執行政策的直觀經驗,如有的工作組負責人說工作組的經歷使他們進一步了解了如何做基層群眾工作。
作者: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