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女同精品中文字幕-亚洲女同japan-亚洲女人网-亚洲女人天堂a在线播放-极品小帅哥连坏挨cao记-极品销魂一区二区三区

學術咨詢

讓期刊論文更省時、省事、省心

基于生態系統理論的中日農村互助養老比較分析

時間:2022年02月11日 分類:科學技術論文 次數:

摘要:為研究中日互助養老差異,以及通過了解和借鑒日本經驗促進中國互助養老發展,有必要進行中日比較分析。基于生態系統理論,從微觀、中觀、外觀、宏觀四個系統出發,對中國和日本農村互助養老發展的生態環境進行比較和分析,結果表明:對于日本而言,其家庭養老負

  摘要:為研究中日互助養老差異,以及通過了解和借鑒日本經驗促進中國互助養老發展,有必要進行中日比較分析。基于生態系統理論,從微觀、中觀、外觀、宏觀四個系統出發,對中國和日本農村互助養老發展的生態環境進行比較和分析,結果表明:對于日本而言,其家庭養老負擔較大,鄰里社區形成了友好的互助網絡,社會組織參與程度較高,整體養老保障體系較為完善。中國和日本存在相似的家庭養老負擔,在農村發展互助養老具有一定的地緣優勢,但存在社會組織參與不足,制度保障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因此,對于養老事業處于起步階段的中國,根據生態系統理論,應從完善國家養老保障制度體系、鼓勵非政府組織參與養老服務、加強村莊互助養老環境建設、完善“時間銀行”志愿服務組織建設四個層面,推動農村互助養老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農村互助養老;生態系統理論;中日比較;養老保障;養老服務

生態系統

  我國《“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在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方面強調,要“通過鄰里互助、志愿服務等模式和舉辦農村幸福院、養老院等方式,大力發展農村互助養老服務”。根據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2019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388萬,占總人口的181%;65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占126%。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發展,農村“未富先老”的情況逐漸增加,解決農村養老問題迫在眉睫。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顯示,2019年日本65歲及以上人口達3588萬人,占總人口的284%,其中接受介護保險養老服務的為5081萬人①。目前,日本已經是世界上養老保障體系最完善、最適合養老的國家之一[1]。本文對中國和日本的互助養老方式進行比較和分析,有助于借鑒日本經驗,為發展和完善中國的農村互助養老體系找到新的出路。

  一、農村互助養老的生態系統理論分析

  1979年,布朗芬布倫納在《人類發展生態學》中首次提出社會生態系統理論,強調環境對于個體發展的重要性,把當時人們在研究個體發展時的視角,從即時環境提高到更高的層次[2]。日本的互助養老以時間銀行為基礎、鄰里互助網絡為支撐,在地域綜合照護體系和完善的養老保障體系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互助養老方式。布朗芬布倫納提出的生態系統理論模型,把影響個體發展的環境按照與個體關系的遠近分成四個層面:微觀系統、中觀系統、外觀系統和宏觀系統[3]。

  微觀系統指個體直接面對的環境,中觀系統是個體所處的微觀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關系,外觀系統是個體不直接接觸但對其發展產生影響的環境系統,宏觀系統是指從整體上看待個體發展的大環境。個體所處的發展環境之間相互作用,共同影響著個體的發展。通過生態系統理論模型,可以從微觀到宏觀,以更加全面的視角了解日本互助養老的發展優勢。中國要發展互助養老,也要從微觀到宏觀進行各方面的建設和發展,同時還要不斷進行完善,以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使得中國養老事業早日實現發展目標。

  對于農村互助養老,發展環境也必然深刻影響其發展的狀態和成果,因此本文從發展環境入手,深刻了解日本互助養老發展過程中對其發展環境的建設,從中汲取經驗。對于中國而言,互助養老是一個新生的事物,是一個陌生的領域,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近年來,很多學者對互助養老的發展展開了討論,不少學者肯定互助養老對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積極作用,認為集體互助養老是農村養老未來發展的出路[4-5]。一些學者參考國外的互助養老模式,從多個國家的互助養老模式中總結發展多元化互助養老的經驗,認為時間銀行是互助養老可持續發展的有效保障[6-7]。有學者強調重視老齡人口精神需求的重要性[8-9]。

  有學者從治理中心的角度強調多元治理的重要性[10-11]。這些都為研究和了解中國的農村互助養老提供了思路。盡管學者們從宏觀制度、外觀社會組織、中觀農村環境和微觀個體等多種不同角度對農村互助養老開展研究分析,但是很少有學者完整地從農村互助養老發展生態環境的視角展開分析。根據生態系統理論,本文從微觀、中觀、外觀和宏觀四個層面,對中日互助養老的發展環境進行詳細全面的比較,從中日家庭養老狀況、鄰里狀況、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狀況以及養老制度保障情況展開,在充分了解互助養老發展生態系統環境的基礎上,提出推動我國農村互助養老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二、農村互助養老發展環境系統的中日比較

  在生態系統理論中,互助養老的微觀層面是參與互助養老的個體,中觀層面是微觀個體直接參與的環境,外觀層面是個體不直接參與的環境,宏觀層面是從整體來看的文化環境。互助養老以農村地緣優勢為基礎,是一種通過充分利用農村各種本土資源開展互助服務的養老創新[12]。

  (一)微觀系統的中日比較

  要實現農村互助養老的可持續發展,除充分利用農村的地緣優勢和良好的鄰里關系外,還需要發展規范化的志愿服務機制和時間銀行組織機制[13]。時間銀行是互助養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通過時間銀行建立起一種信任機制,可以使代際間的互助養老不斷延續下去。

  1日本推動互助養老的時間銀行

  1963年日本頒布《老人福利法》,作為推行社會化養老的開端,第一次明確規定了社區養老的服務內容;1989年《高齡老人保健福利推進十年戰略計劃》再次強調社區在養老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推動了社會化養老服務的發展。在社會化互助養老中,時間銀行作為中介平臺和志愿組織起到了重要作用。時間銀行是一種志愿服務機構,由志愿者為老人提供服務,按照一定規則記錄服務時間,年長以后再以存儲的服務時間換取他人服務的形式支取。日本發展互助養老的重要微觀基礎就是時間銀行[14]。

  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時間銀行組織是在1973年成立的自愿義工網絡,其主要成員是家庭主婦,成立于石油危機的大背景下。日本的自愿義工網絡在成立之初,是希望通過鼓勵年輕人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務,緩解政府無法提供公共服務的局面。但最終其創立者旭子水島發現,老年人之間的互助更為有效,老年人之間的溝通也更加順暢。最后,自愿義工網絡逐漸發展壯大,也吸引了更多的老年成員加入。可以說,旭子水島在推動互助養老方面的實踐,為日本時間銀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94年日本“積極生活俱樂部”成立,真正意義上建立起提供互助養老服務的時間儲蓄機構。在組織內,志愿者們通過為老年人提供服務獲得服務時間,日后可以在機構中換取相應的被服務時間。志愿時間以積分的形式存儲在機構中,具有交換、轉讓、捐贈等功能,可以靈活使用。“積極生活俱樂部”中加入了更多的男性成員,吸納了多個年齡層的成員,至今已有100多個分支機構,會員人數超過26萬名①。

  2中國推動互助養老的時間銀行

  2017年《志愿服務條例》和《關于推廣使用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的通知》明確提出,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統一的志愿服務信息系統,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發展,提高志愿服務管理信息化水平。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要求,繼續加大管理改革力度、創造自治環境、引導資本流入養老服務產業、創造良好養老服務業就業環境等多個方面開展探索實踐,發展多層次的養老服務保障體系[15]。

  隨著我國養老服務需求的不斷增加,多樣化的養老服務形式也在不斷創新。志愿服務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也推動著我國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機制不斷發展。作為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城市之一,南京一直以來都在探索創新發展養老服務模式。2019年7月,南京市政府出臺了《南京市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實施方案(試行)》,在國內率先開展市級層面養老服務時間銀行試點,截至2021年2月23日,南京已經有1252家服務點成為時間銀行的運營服務點,全市申請注冊志愿者45490人,服務對象達34755名,共成功完成服務訂單107141個,志愿者累計服務時間達5379025小時②。

  2020年7月1日《南京市養老服務條例》實施,充分重視政府在構建養老保障體系中的作用,通過政府牽頭,鼓勵志愿服務組織、老年人組織等社會組織履行職能,參與養老服務供給,結合當地環境發展特色養老。自20世紀90年代上海虹口區居委會創造性地提出“時間儲蓄式養老服務”以來,全國各地多個城市都開展了時間銀行建設實踐,以《志愿服務條例》為支撐、社區組織為平臺,時間銀行服務逐步成為社區化養老常態。但由于我國時間銀行以及志愿組織發展起步較晚,經驗不足,目前還存在信息管理機制不健全、社會參與程度不高、政策制度不完善等缺陷,要發揮互助養老的有效作用,還需要多方面進一步完善志愿服務的體制機制。

  (二)中觀系統的中日比較

  時間銀行服務于農村互助養老的志愿關系。在其信用保障的基礎上,農村養老要充分發揮互助作用,離不開多個家庭中老齡人口之間的互動,即農村的鄰里關系和環境。中國人以家庭、家族、村落為中心的聚居模式催生了人們強烈的地緣意識,鄰里的地緣關系極易成為人際親近和家庭交往的驅動力[16],這種地緣意識讓中國農村發展互助養老在中觀層面上有一定的基礎和保障。

  1日本的鄰里互助網絡

  在日本社會轉型后所形成的現代都市社區中,居民間共通性減少、異質性增多。為了構建美好社區生活,除了町內會、自治會這樣的傳統地緣組織協助外,還需要居民廣泛的積極參與[17]。1982年頒布的《老人保健法》強調在醫療體系外建立保健體系,發揮社區在促進健康保健中的作用。1989年《高齡老人保健福利推進十年戰略計劃》,逐步建立起以社區為依托的社區居家養老保障體系和社區醫護養老保障體系。

  1998年,日本頒布了《特定非營利活動促進法》對非營利性志愿活動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各項法律和政策的頒布,推動了社區非營利性志愿組織建設及鄰里互助網絡發展。“玲之會”是日本鄰里互助網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協會之一,由負責人鈴木惠子創辦,社區內65歲以上的老年人自發參與,是一種互助性組織,聚集了社區內的家庭主婦和居民。

  協會通過設立“鉆石俱樂部”開展豐富的活動,通過居民間的交流充分了解社區需求,并通過志愿小組為社區內有困難的老人和家庭提供幫助。通過定期開展社區活動,豐富了居民的生活,有效緩解了居民生活壓力,一定程度上幫助社區內老齡人口解決了養老問題。日本發展鄰里互助網絡,在中觀層面上構筑了家庭之間的互助平臺,在社會發展的現實基礎上創新了養老方式,減輕了社會養老的負擔,也是發展互助養老的核心。

  2中國農村的幸福互助院

  在中觀系統上,中國農村創新發展了幸福互助院。2008年,河北肥鄉村民改造了村里廢棄的校舍,建立起互助幸福院。幸福院里都是同村的村民,由較年輕的老人照顧那些需要幫助的高齡老人,大家搬到一起互相照顧,形成了互助養老的試驗開端。2011年,國務院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中明確提出,要積極探索發展農村互助養老。2016年《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強調,推動農村互助型養老的服務設施建設,積極組織村民自治和鼓勵社會力量提供互助養老服務。

  2017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通知》,再次強調發展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的重要作用,要求政府加大對互助性社會養老組織的支持力度。開啟互助養老實踐先例的河北省,目前僅在肥鄉區就有超過120家入住人數較多的幸福互助院。

  “十三五”期間,河北省農村幸福互助院覆蓋率由70%上升至80%,城鎮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由433%到實現100%全覆蓋。2018年10月,河北省民政廳印發《河北省農村互助養老幸福院管理辦法》,進一步推動幸福互助院養老模式的完善,為互助養老幸福院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奠定了基礎。目前,全國各地都對互助養老的肥鄉幸福院模式展開了學習實踐。北京市懷柔區寶山寺村以村為單位,建立起黨組織領導下多元參與的農村互助養老模式,并在2021年上半年建成55個服務點,現有服務志愿者近300人,服務對象600多人。

  在江西余江,截至2021年4月,按照其設立的“四助五有”標準,全區12個鄉115個行政村共建成農村互助養老點121個,實現了養老互助點行政村全覆蓋。通過政府補貼機制,實現了互助養老的可持續經營,為全區2814名留守老人提供了養老保障。在浙江安吉,村里的老年人協會成立了“銀齡互助服務社”,組織低齡老人與高齡老人成立一對一幫扶小組,結對互幫互助。甘肅省充分利用農家大院和閑置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幸福院為老人提供活動場所。互助養老建設正不斷發展,不斷開展實踐創新。我國農村互助養老充分依托農村傳統的親鄰關系,較大程度上緩解了農村的養老壓力。不同于日本鄰里互助網絡多元組織聯合的形式,中國的農村鄰里互助機構目前由村委會或老齡協會牽頭組織,參與主體還處于較單一的水平[18]。

  (三)外觀系統的中日比較從互助志愿服務的角度來看,互助養老可以極大程度地減輕農村養老負擔;但僅僅依靠互助無法滿足多元化的養老需求,同時從外觀系統來看,僅靠志愿與鄰里關系也無法保障穩定的互助服務供給,還需要國家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互助養老作為我國整體養老發展體系的一部分,也需要來自政府和社會的外觀系統支持[19],通過各個部分的相互配合,共同推動養老事業發展。

  1日本的地域綜合照護體系

  20世紀80年代,在西方福利多元主義思想的影響下,日本開始了地域福利構建,于2000年出臺《介護保險法》,將護理服務從醫療保險制度中分離出來,建立了護理保險制度[20]。在2006年護理保險制度修訂時,提出建設以社區為依托的護理預防服務體系。

  2015年,在《護理保險法》修訂時正式提出構建“地域綜合照護體系”,在老人原居住地開展護理康復、保健預防、醫療看護、生活援助、居家住宅工作等一系列服務,創建了以自助為基礎,在多元化主體與自治體協同下支持地域全體的互助機制。日本通過發展多種形式的養老服務,充分發揮了互助養老的作用,在外觀系統上統籌了多方面的養老形式,形成了多層次協調的養老服務體系。

  在日本,購買介護保險后達到65歲就可以申請介護服務,并且支付時只需承擔10%的介護費用。但申請介護服務時審核十分嚴格,經過專業機構、護理醫師調查認定后,由“介護認定審查會”進行介護等級審查評估,最后再由介護服務機構根據評定等級提供多種模式的長期介護服務。

  其護理服務分為居家護理和設施護理兩大類:居家護理服務多達14種,包括訪問護理、居家療養管理指導、短期入所療養護理等;設施護理包括特別養護老人之家、護理老人保健設施和指定護理療養型醫療設施。由老年個體廣泛參與,鄰里網絡豐富服務,介護保險提供保障和社會福利予以補助,組成了日本養老多層次的地域綜合照護體系。自助、互助、共助和公助的多樣化形式豐富了日本養老服務的內容,可以滿足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2中國的養老服務業

  2013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強調政府的重要作用,通過政府牽頭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構筑居家養老服務網絡。2014年財政部發布《關于做好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高度重視養老服務購買工作。2016年《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提出,加強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2018年3月,住建部發布《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強調老年人照料設施設計應保證老年人的尊嚴,符合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需要。

  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強調構建放權與 監管并重的服務管理體系。目前,我國的養老服務體系頂層設計已經較為完善,但農村互助養老服務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18]。養老服務社會化供給是推動養老市場化、釋放市場活力的重要舉措,通過市場與政府相結合,推動農村互助養老服務形成多元主體供給體系。成都市為推動社會化互助養老服務發展,從多個方面進行創新實踐。一是積極探索“一中心、多站點、重巡訪”的農村養老服務模式,2020年累計建成農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200余個,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站點1700余個,構建起具有成都特色的農村互助養老體系。

  二是全面開放農村養老市場,通過《成都市養老服務扶持政策清單》精簡流程,實現養老產業業務一站式辦理,結合養老服務機構補貼機制,進一步助推養老服務業發展。2020年,成都市累計建成養老機構552家,提供養老床位127萬張。三是積極促進非政府組織發展,2020年成都市建設老年協會組織2918個,會員人數占全市老年人口總數的4905%。

  四是積極推動醫養融合發展,目前已有97%的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建立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關系。成都的多元養老舉措使其成為養老體系創新發展的典范城市,在近期公布的2020年全國公共服務質量檢測結果中,成都的養老服務滿意度位居全國第一,為全國養老服務發展提供了實踐經驗。外觀環境上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完善,給互助養老注入了市場活力;外觀系統與中觀系統的共同作用,也增加了養老服務的多樣性。

  與日本完善的地域綜合照護體系類似,中國在發展社會化養老的過程中也發揮市場化的積極作用,實現“共助”;政府提供支持,以實現“公助”。但對于中國而言,綜合養老體系各部分間還沒有實現真正的聯合,各地養老模式存在地域差異。未來要做好中觀互助養老建設,尚需不斷實踐,推動形成有效的養老體系和制度規范。

  (四)宏觀系統的中日比較微觀、中觀和外觀系統的發展離不開宏觀系統的覆蓋———正如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離不開法律體系的保障一樣,立法是前提,法律是社會保障體系穩定的堅實基礎和頂層設計———養老體系和養老制度的確立也需要立法的保障[21]。從法律規定的角度來看,宏觀系統指的是發展農村互助養老的制度、政策與法律保障體系。

  三、結論及啟示

  農村互助養老的互助,在本質上說是一種志愿服務,其發展的可持續性依靠有效的制度供給、完備的法律法規、廣泛的社會參與。結合生態系統理論對中日農村互助養老發展環境進行比較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論和啟示。

  1基本結論

  在生態系統理論下分析我國農村互助養老的發展途徑,就是要從整體和全局的角度,結合微觀、中觀、外觀和宏觀,多層次相互關聯地思考創新和完善的方法。中國農村發展互助養老是緩解農村養老壓力的有效途徑,近年來,中國一直致力于建設農村互助養老時間銀行和幸福互助院。

  但是還應注意到,僅從微觀環境上改變(如發展時間銀行)是不夠的,應在充分了解各個層面發展的環境系統之后,再有針對性地建設更高層次的發展環境———如在了解中觀層面自發互助志愿行為的困難后,加大力度發展微觀時間銀行;或在了解外觀養老服務業發展困境后,在宏觀上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等———這樣才能更有效地保障農村互助養老的發展。同時,中觀系統互助養老機構存在入住率不高現象;從外觀系統來看,我國養老服務多元化發展不充分;宏觀系統層面,政策制定不夠完善,導致機構服務單一,市場化水平較低、缺乏社會公信力,導致老人參與度不高。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從宏觀系統、外觀系統等多個層面加強改革。日本在全民皆年金、全民皆保險的總體制度保障下發展農村互助養老,并給予其充分的經濟支持[24]。

  在鄰里互助網絡和時間銀行的支撐下,保障了互助養老的可持續發展,社區互助養老則豐富了日本養老的多樣性。在多層次的養老生態系統中,通過各層系統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共同成就了日本較為完善的養老保障體系。對于中國而言,互助養老是在目前養老體系不夠健全的環境下,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關鍵出路。中國在幸福互助院的養老模式和時間銀行建設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發展時間銀行經驗不足、幸福互助院入住率不高、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等問題。

  互助養老是農村養老可持續發展的新方向,在生態發展環境上,中國和日本的互助養老存在較大的差距,同時要注意,中國和日本的國情和農村發展環境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借鑒日本經驗時還要結合中國國情,做到因地制宜。通過中國和日本的農村互助養老發展生態環境對比可以發現,中國發展互助養老,微觀系統上時間銀行是發展的關鍵,與之對應的是不斷完善志愿服務體系和時間銀行儲蓄機制;從中觀系統來看,構建農村互助養老的鄰里關系是發展互助養老的基礎,要加強政府機構支持力度,提高互助養老的公信力,轉變農村傳統養老觀念;從外觀系統來看,政府和社會組織的廣泛參與有利于全面形成多層次的養老體系,滿足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從宏觀系統來看,還要加強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有針對性地健全農村互助養老法律法規,為廣泛開展農村互助養老提供科學的頂層設計。

  2政策啟示

  第一,在宏觀系統上,完善農村互助養老發展的制度建設。日本關于養老的法律建設十分完善并且有針對性,而中國在養老相關制度的建設上還有所欠缺。

  因此,一是借鑒日本的立法經驗,針對中國的養老現狀進行全方位立法,如為時間銀行志愿服務和時間儲蓄管理制定政策和規定,出臺農村互助養老機構建設和管理規定,為社會化服務參與互助養老提供政策扶持等,為互助養老的探索和發展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二是借鑒日本的立法改革經驗,針對發展環境變化不斷完善現有法律法規,建立大數據平臺和養老機構等的評級和反饋機制,及時對可能出現的問題作出適當的調整;三是從宏觀上形成新型互助養老的文化氛圍,加強政策引導和思想宣傳工作,轉變傳統養老觀念,提高互助養老體系的微觀參與 意愿[25]。

  第二,在外觀系統上,要注重社會資源和社會組織的作用。日本建立的地域綜合照護體系在社區互助養老之外發展“共助”和“公助”,保障了養老的多樣性,豐富了養老保障體系的層次。對于中國,一是建立國家、社會、鄉村多方支持的養老保障體系,鼓勵社會積極參與,為市場提供高質量養老服務,如借鑒成都經驗,為養老產業提供政策扶持,建立一站式服務辦理機制,降低社會化養老服務機構參與門檻等;二是借鑒日本對養老護理人才培養進行立法、對養老服務人員提供專項培訓等舉措,提高社會組織提供養老服務的能力,同時通過多元化機構的發展,增加養老服務人才需求;三是主動向社會組織釋放需求信息和信號,結合大數據技術構建集成式養老信息平臺,讓市場充分了解需求信息,提高社會組織參與養老的發展動力和積極性。

  第三,在中觀系統上,要充分運用中國農村的地緣優勢。日本發展互助養老,以社區為依托建立起完善的鄰里互助網絡,在互助養老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一是借助中國農村的地緣優勢,在現有組織的基礎上,建立本土化養老組織和協會,鼓勵互助組織自治,充分發揮農村老年人的自主創造力;二是繼續探索幸福互助院持續發展機制,規范互助機構管理機制,明確建筑安全保障標準,切實保障建有所用,以標準化提高互助院公信力,進而提高互助院入住率;三是借鑒日本的《特定非營利活動促進法》,鼓勵志愿組織規范化、多樣化發展,完善中國的鄉村鄰里互助網絡。

  第四,在微觀系統上,要完善時間銀行等志愿服務組織建設。日本具有時間銀行性質的志愿服務組織發展較早,同時志愿組織發展較為廣泛。因此,一是借鑒日本經驗,完善志愿義工網絡建設,繼續加大時間銀行投資建設力度,保障互助養老可持續發展;二是借鑒日本養老評價反饋機制,建設中國互助養老服務評級考核機制,保障養老服務質量;三是借鑒日本《介護保險法》精神,加大養老服務市場監管力度,保證機構服務質量,提升養老生活品質。

  參考文獻:

  [1]劉清芝.美國、日本、韓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經驗及其啟示[J].西北人口,2009,30(4):73-75.

  [2]BronfenbrennerU.Theecologyofhumandevelopment:experimentsbynatureanddesign[M].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9.

  [3]鄒泓.發展心理學:兒童與青少年[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4]鐘仁耀,王建云,張繼元.我國農村互助養老的制度化演進及完善[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1):22-31.

  [5]向運華,李雯錚.集體互助養老:中國農村可持續養老模式的理性選擇[J].江淮論壇,2020(3):145-150,159.

  [6]金華寶.發達國家互助養老的典型模式與經驗借鑒[J].山東社會科學,2019(2):52-58.

  [7]陳際華.“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發展難點及應對策略———基于積極老齡化的理論視角[J].江蘇社會科學,2020(1):68-74.

  [8]XiC,EgglestonK,SunA.Theimpactofsocialpensionsonintergenerationalrelationships:comparativeevidencefromChina[J].JournalofTheEconomicsofAgeing,2018(12):225-235.

  [9]LeeSH,OgawaN,MatsukuraR.Japan’spensionreform,labormarketresponses,andsavings[J].TheJournaloftheEconomicsofAgeing,2016(8):67-75.

  作者:鄭軍,伍安琪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19久久这里只精品热在线观看 | 羞羞漫画视频 |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 白白操在线视频 | 国产剧果冻传媒星空在线观看 | 日本美女毛茸茸 | 久久影院毛片一区二区 | 午夜免费福利小电影 | 国产蜜臀AV在线一区视频 | 高H辣肉办公室 | 日本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 99蜜桃在线观看免费视频网站 |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 欧美精品99久久久啪啪 | 视频一区国产在线第一页 | 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 一本道无码字幕在线看 | 影音先锋影院中文无码 | 女人麻豆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 翁止熄痒禁伦短文合集免费视频 | 久九九精品免费视频 | 又黄又粗又爽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播放 | 男男h啪肉np文总受 男男h开荤粗肉h文1v1 | 強姧伦久久久久久久久 | 综合激情区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 2020亚洲国产在线播放在线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色 | 暖暖视频免费观看社区 |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免费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潮喷动漫 | 扒开老师大腿猛进AAA片 | 欧美黑大炮18p | 兽皇VIDEO另类HD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一区 | 激情床戏视频片段有叫声 | 龙岩综合频道 | 寂寞夜晚免费观看视频 | 揉抓捏打抽插射免费视频 | 99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 桃隐社区最新最快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