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12月21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要:為了保證奶牛健康,必須要采用合理的方式給奶牛用藥,為此需要堅持標本兼治的原則。在用藥時要了解藥品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性質,保證用藥的科學性,結合臨床經驗和實際情況進行科學謹慎用藥,并且選擇合理的用藥時間,提升治療效果。
關鍵詞:奶牛;疾病;治療;臨床用藥;注意事項
1藥物殘留以及濫用的危害
1.1對公共衛生的危害
如果奶牛用藥不正確,有時會導致乳汁中有藥物的殘留,人類食用后可能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危害。如乳制品中有青霉素、鏈霉素等藥物就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危害,而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則會對人體的內臟造成損傷。有些藥品會影響到人體的正常新陳代謝,尤其是激素類藥物。土霉素等藥品會對嬰兒的發育造成影響,甚至會導致胎兒出現畸形。除了會對人造成影響外,藥品殘留也會通過奶牛的排泄物進入土壤,影響土壤和地下水資源,對環境也會造成嚴重的影響。
1.2對奶牛養殖業的影響
奶牛濫用藥品易影響奶牛養殖業的經濟效益。首先,對奶牛的疾病進行治療時,錯誤的使用藥品可能會導致治療不及時,會增加養殖成本,導致經濟效益降低,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奶牛發生死亡。部分奶牛的乳汁中可能會存在藥物殘留,會影響乳制品加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用藥原則
2.1對癥用藥
為了能夠正確選擇用藥,首先要對奶牛疾病作出正確診斷,避免錯誤用藥導致無法醫治。一些用藥問題是由于誤診和漏診導致的,所以用藥之前必須對奶牛病癥作出準確的判斷。如奶牛冬痢病是一種常見病,一般在發病時,牛群會有20%的奶牛出現腹瀉,糞便會呈棕色水狀,具有腥臭味,而且有些糞便當中會存在血凝塊。有些奶牛的病情比較重,身體明顯發冷,產奶量會嚴重下降。對于一些疾病的臨床癥狀,飼養員必須要熟知,尤其是一些常見疾病,保證能夠對奶牛的疾病作出準確判斷。
2.2標本兼治
使用藥物來消滅和清除奶牛體內的病原微生物或者解毒等,都是治本的治療方式,而通過對癥下藥,則能夠實現治標。如奶牛患病后有時產生嚴重疼感,可以對其進行鎮痛治療;通過解熱來避免奶牛發燒;利用強心治療避免出現心臟衰竭的情況。因此,對奶牛疾病進行治療時,必須要做到標本兼治,一方面解決臨床癥狀的問題,緩解痛苦,另一方面也需要治本,才能保證能夠更加徹底地治療疾病。
2.3科學地進行臨床用藥
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必須要把握好藥劑的用量,計量減少能夠降低治療的效果,但是劑量過大,就會導致藥物在奶牛的體內殘留,導致乳汁當中含有藥物,影響乳制品的質量。為了能夠控制好用藥劑量,就需要結合臨床實踐進行科學的用藥。如新生以及處于成年期的奶牛,在使用青霉素時應按體重使用0.4萬IU/kg的量進行控制。不同藥物的性質不同,在實際使用時要掌握好藥物性質,保證能夠獲得最佳的用藥效果,使不同的藥物能夠更好地配合。而新生犢牛一般需要一定的適應過程,以避免用藥造成的不利影響。
3注意事項
3.1注意聯合用藥
在對奶牛疾病進行防治時,一般需要將不同的藥物聯合起來應用。為了避免用藥導致事故,醫務人員需要對藥物的特性有充分了解,一方面要了解藥物的物理、化學性質,同時也需要了解藥物的藥理作用。在了解每一種藥物的性質之后,采用正確的方法進行配伍,保證能夠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避免錯誤使用藥物而出現副作用。如超過4月齡的奶牛在進行疾病防治時,由于奶牛消化飼草是通過瘤胃進行的,所以使用抗生素時不應采用口服方式給藥,因抗生素會破壞瘤胃中的微生物活動,導致發生消化不良;在進行奶牛冬痢病的防治工作時,每頭可灌服45g腸道收斂防腐類藥物,每隔12h灌服1次,可獲得較好的效果。
3.2用藥的時間要合理
對奶牛疾病進行防治時,用藥時間和方式都會對最后的治療效果產生較大影響。采用口服或者注射方式給藥,并不會對奶牛活動造成較大影響,但是這兩種方式有時很難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因此,針對奶牛不同類型的疾病,需要掌握好用藥的時間,并且要采用適當的給藥方式。對于吸蟲性寄生蟲類疾病,最好的用藥時間是在冬季,因冬季的溫度較低,寄生蟲的活動性較差,所以對奶牛的影響較小。奶牛使用驅蟲藥主要采用口服的方式給藥,避免藥物對其產生影響。
3.3寄生蟲檢測和驅蟲
對奶牛進行寄生蟲檢測時,一般都是發現寄生蟲后則進行驅蟲,沒有則不進行驅蟲。在日常工作當中是要做好驅蟲信息的收集,然后根據寄生蟲種類的不同采取適當的給藥方式。在寄生蟲的驅蟲時間上,要根據環境和流行病特點進行用藥,通常奶牛的驅蟲工作都在每年11月進行,這個時期寄生蟲活動性較差,能夠減少寄生蟲的傳播。
畜牧師評職知識:畜牧獸醫職稱評定論文要求
取得助理畜牧(獸醫)師職稱后,具備下列條件中的二條:
(一)獲得市(廳)級以上科技成果獎(以獲獎證書為準),或獲得縣級科技成果一、二等獎(以獎勵證書為準);
(二)參與省(部)級以上優秀成果三等獎以上;
(三)參與完成推廣畜牧(獸醫)新產品、新科技 2項以上,取得一定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