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2月19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 要:對不同香稻品種苗期的耐冷性進行初步鑒定和評價,以篩選出耐冷性較強的香稻品種,為香稻苗期的低溫傷害機理提供依據。以超級常規香稻玉香油占為對照,研究了低溫對7個常規香稻品種(巴斯馬蒂、桂香占、農香18、湘晚秈13、象牙香占、中香1號、美香占2號)苗期的幼苗素質、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幼苗葉片葉綠素熒光、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標的影響。結果表明,桂香占、農香18、湘晚秈13、中香1號及美香占2號的成活率與對照無顯著差異,而巴斯馬蒂和象牙香占的成活率則比對照顯著降低;香稻品種干質量增長變化幅度為14.84%~39.84%,鮮質量增長變化幅度為2.17%~28.34%,農香18、湘晚秈13及中香1號的干質量和鮮質量受低溫影響較小。此外,低溫處理后,株成活率較高品種幼苗在光合生理特性、熒光特性、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表現出一定優勢。桂香占、農香18、湘晚秈13、中香1號及美香占2號在苗期有較強的耐低溫能力,而巴斯馬蒂和象牙香占的耐低溫能力則較差。
關鍵詞:香稻;苗期;低溫;形態生理;光合特性;葉綠素熒光;抗氧化酶
水稻論文投稿刊物:中國水稻科學所設欄目包括研究報告、研究簡報、研究快報、研究簡訊、實驗技術、學術專論、文獻綜述等!吨袊究茖W》堅持科學技術面向經濟建設的方針和雙百方針辦刊,以盡量多地發表高質量的論文為辦刊的出發點,以把刊物辦成“對外開放型”的學術期刊為辦刊目標,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水稻作為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生產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部分地區低溫寡照、連續陰雨等災害頻繁發生,大規模冷害時有發生,低溫脅迫作為一種非生物脅迫,會造成水稻生長發育受阻,進而導致生育障礙甚至植株死亡[1-2]。目前,防御冷害的措施主要有外源調節物質處理[3-5]、水分管理調節[6]、耐冷品種的選育[7]等。
在水稻對低溫脅迫的響應上,國內外學者已就水稻不同生育時期耐低溫脅迫的鑒定評價指標與方法[8-12]、生理及遺傳機理[13-14]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但研究對象多為常規水稻品種,對香稻耐冷性研究的相關報道較少。2007年,周新橋等[15]對5個超級稻品種始穗期的耐冷性能進行了鑒定和評價,發現玉香油占耐低溫脅迫的能力較強。任紅茹等[16]研究表明,孕穗期低溫,粳稻品種南粳9108的耐低溫能力要比秈稻品種揚兩優6號強。水稻苗期低溫會影響壯秧培育和分蘗發生,進而影響穗數的形成,但對香稻幼苗耐低溫的形態生理響應研究鮮有報道。本研究以玉香油占為對照,探討了巴斯馬蒂、桂香占、農香18等7個常規香稻品種在苗期低溫處理下的形態生理響應,旨在對不同香稻品種苗期耐冷性進行初步鑒定和評價,篩選出耐冷性較強的香稻品種,并為研究香稻苗期的低溫傷害機理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以超級常規香稻玉香油占和常規香稻巴斯馬蒂、桂香占、農香18、湘晚秈13、象牙香占、中香1號、美香占2號為試驗材料。種子均由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水稻研究室提供。
1.2 試驗設計
本試驗于2015年6月在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進行。浸種催芽后,每個品種選取長勢一致的谷芽100粒分別置于一塑料盆中,重復4次;在光照培養箱中,早晚光照16 h /8 h、溫度28℃/25℃。待幼苗長至3葉期后,將其移入早晚光照16 h /8 h、溫度10℃培養箱中培養8 d。低溫處理前后各進行1次取樣并測定相關形態生理指標。
1.3 測定指標及方法
1.3.1 幼苗素質
隨機取樣,測定株高、單株鮮質量、單株干質量,低溫處理后調查成活率。
1.3.2 光合生理特性
光合生理特性采用LI-6400型便攜式光合測定系統(Li-cor公司)進行測定,測定指標包括凈光合速率(Pn)、氣孔導度(Gs)、胞間CO2濃度(Ci)和蒸騰速率(Tr)。
1.3.3 葉綠素熒光特性
幼苗經過黑暗處理后,使用TEACHING-PAM葉綠素熒光儀對其最小熒光強度(F0)、最大熒光強度(Fm)、黑暗中最大可變熒光強度(Fv)、PSⅡ最大光化學效率(Fv/Fm)等葉綠素熒光參數進行測定。
1.3.4 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
過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愈創木酚法[17]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氯化硝基四氮藍唑(NBT)光化學還原法[18]測定,過氧化氫酶(CAT)活性采用雙氧水法[19]測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氧化法[20]測定。
1.4 數據分析
使用Excel 2010整理數據,使用Statistix 8.0進行統計分析,多重比較采用LSD法,結果采用字母標記法標記。
2 結果與分析
2.1 低溫對幼苗素質的影響
低溫處理后,大部分品種幼苗的株高、鮮質量、干質量有所增長,但增長率和成活率不及對照玉香油占。在株成活率上,玉香油占的成活率最高,巴斯馬蒂和象牙香占的成活率與玉香油占相比差異顯著,而其他品種之間無顯著差異;就株高而言,玉香油占的變化率最大,巴斯馬蒂、桂香占、農香18、湘晚秈13、象牙香占、中香1號、美香占2號的變化率分別比玉香油占降低13.60%、96.72%、73.99%、50.36%、97.15%、20.54%、106.47%;在鮮質量變化率上,巴斯馬蒂、湘晚秈13分別比玉香油占提高37.17%、42.91%,而桂香占、農香18、象牙香占、中香1號、美香占2號則分別降低89.06%、44.28%、83.16%、44.78%、79.93%;從干質量變化率上看,與玉香油占相比,巴斯馬蒂提高8.67%,而桂香占、農香18、湘晚秈13、象牙香占、中香1號、美香占2號分別降低43.78%、5.84%、2.51%、35.68%、14.62%、59.52%。
2.2 低溫對幼苗光合生理特性的影響
低溫處理后,8個品種幼苗的Pn、Gs和Tr均有所下降,而Ci變化規律不一致。在Pn方面,與玉香油占相比,巴斯馬蒂、象牙香占、中香1號的變化率分別提高7.19%、2.73%、2.80%,而桂香占、農香18、湘晚秈13、美香占2號的變化率分別降低10.62%、27.97%、16.16%、0.66%;在Gs方面,巴斯馬蒂和美香占2號的變化率比玉香油占降低14.77%、4.89%,而桂香占、農香18、湘晚秈13、象牙香占、中香1號則提高15.13%、2.54%、25.00%、18.14%、4.17%;處理后的Ci相對于處理前,玉香油占、巴斯馬蒂、象牙香占、中香1號、美香占2號分別增加了24.19%、28.77%、6.01%、18.17%、23.56%,而桂香占、農香18、湘晚秈13則降低了4.14%、9.37%和23.38%。另外,在Tr上,除巴斯馬蒂的變化率低于玉香油占外,其余6個品種的變化率均高于玉香油占,其中桂香占、農香18、湘晚秈13、象牙香占、中香1號、美香占2號的變化率分別比玉香油占提高16.41%、0.87%、26.51%、23.72%、7.21%、5.16%。
2.3 低溫對幼苗葉綠素熒光特性的影響
在F0、Fm和Fv方面,低溫處理前8個品種之間無顯著差異;處理后,與玉香油占相比,巴斯馬蒂、桂香占、湘晚秈13、象牙香占、美香占2號均無顯著差異,而農香18和中香1號則顯著提高。另外,在Fv/Fm方面,低溫處理前后8個品種之間均無顯著差異。
2.4 低溫對幼苗抗氧化系統的影響
低溫處理后,除巴斯馬蒂的POD活性下降0.64%外,其余品種的POD活性均有所提高。在SOD活性上,8個品種低溫處理后的SOD活性比處理前均有所下降,與玉香油占相比,桂香占、農香18、湘晚秈13的SOD活性變化率分別降低88.17%、50.74%、80.35%,而巴斯馬蒂、象牙香占、中香1號、美香占2號則分別提高42.34%、123.58%、47.30%、78.70%。而在CAT活性上,8個品種低溫處理后的活性比處理前均有所降低,除桂香占的CAT活性變化率高于玉香油占外,巴斯馬蒂、農香18、湘晚秈13、象牙香占、中香1號、美香占2號的CAT活性變化率相比玉香油占分別降低8.20%、32.08%、37.27%、12.42%、25.65%、27.69%。處理后的MDA含量相對于處理前,玉香油占、象牙香占、中香1號、美香占2號有所提高,而巴斯馬蒂、桂香占、農香18、湘晚秈13則有所降低。
3 討論
水稻是對溫度極為敏感的作物,低溫會造成水稻減產,低溫冷害是世界水稻主產區普遍存在的問題[21]。低溫處理會對幼苗的形態生理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影響。Zhang等[22]研究發現,低溫會影響水稻干物質積累和氮吸收,阻礙葉片生長以及分蘗。本研究結果表明,低溫處理導致幼苗株高增長速度和物質積累速率下降,株成活率降低。以株成活率為主要指標,與玉香油占相比,桂香占、農香18、湘晚秈13、中香1號、美香占2號的耐低溫能力較強。
在光合特性上,低溫處理顯著降低了幼苗的Pn、Gs和Tr,這與王亞男等的研究結果一致[23]。本研究中,低溫使桂香占、農香18、湘晚秈13的Pn、Gs和Ci趨于一致地降低,說明氣孔限制是導致Pn降低的主要因素;其余品種的Ci則呈反向上升趨勢,說明Pn降低是由非氣孔因素(如光化學活性限制、RuBP羧化限制和無機磷限制等阻礙了CO2的吸收)導致的[24-25]。此外,相關研究表明,Fv /Fm是植物抗冷性的主要敏感指標[26-27]。本研究中,8個水稻品種的Fv /Fm低溫處理后有所下降,但品種間差異不顯著,利用Fv /Fm來評價品種的耐冷性還要考慮作物類型、處理時間、處理強度、處理時期等因素,并結合相關形態生理指標綜合評價。
Guo等[28]通過測定低溫脅迫和干旱脅迫下幼苗S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劑含量,發現水稻對干旱或冷害的耐受性與脅迫下抗氧化系統的增強能力密切相關,而水稻對干旱或寒冷的敏感性與抗氧化系統能力的降低呈線性關系。本研究中,在抗性酶活性方面,總體趨勢為低溫使幼苗的POD活性提高,使SOD活性和CAT活性降低。推測POD活性的提高可能是植株在低溫處理后通過增強保護酶活性來抵抗逆境的結果[26-27]。
4 結論
低溫處理后,株成活率較高品種幼苗的光合生理特性、熒光特性、抗氧化酶活性等表現出一定優勢。與香稻品種玉香油占相比,香稻品種桂香占、農香18、湘晚秈13、中香1號、美香占2號在苗期有較強的耐低溫能力,而巴斯馬蒂和象牙香占的耐低溫能力則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