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1月28日 分類:農業論文 次數:
【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全面提升,東遼 縣農作物種植也應當提出嶄新的發展規劃,力求在單位面積中獲得最佳的 農作物種植效果,獲取更為豐厚的經濟效益。玉米種植中使用有效的栽培 技術能夠有效提升單位面積產量,保障玉米種植產業合理發展。與此同時, 玉米種植研究成果也可以推廣到不同種類農產品種植中,進而促進我國農 業領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東遼縣;玉米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措施
玉米是我國關鍵的作物之一,玉米的種植規模和產量都居我國糧食 作物的首例。眾所周知,優質玉米在進行種植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環境因 素的影響,病蟲的襲擊導致玉米的產量急劇下降,甚至還會出現顆粒無收 的狀況。所以在對玉米進行種植的時候必須要運用先進的載培。技術,對 病蟲害進行防范,從而保障我國的糧食供應能夠充足。
1 玉米栽培技術
1.1 選種技術
在對玉米進行選種的時候,相關的技術人員需要將優質的玉米品種 選取出來,從而能夠較好的保障玉米能夠穩產和高產。因此,科學選種技 術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在選擇玉米種子的時候需要結合各個地方的地理 環境因素和氣候因素進行針對性的選種,一般都需要選取抗病性能強,耐 鹽堿性能高,生產品質較強,適應能力較強的優質玉米種子。要求種子的 純度最低不能低于 96%,凈度要在 99% 以上,發芽率不能低于 85%,含水 率不能大于 13%。同時當地現代化農業部門還要大力推廣免耕機直播技術, 積極向農民推廣單粒播種。
1.2 種子處理
處理種子的時候,需要選取顆粒飽滿、無病蟲害以及無霉變的種子, 保障種子具有較高的發芽概率。而后,開展曬種以及拌種處理,從而提升 種子的出苗概率,保障種子具有較強的抗病蟲能力,規避出現地下鼠害的 發現。在開展曬種的時候,需要選擇晴朗天氣,晾曬大約兩三天,更需要 定期的翻動種子。在對藥劑進行拌種的時候,必須結合當當地的狀況,尋 求出處理病蟲害的問題,選取出有關藥劑。
1.3 整地
整地的時候,需要將犁地的深度維持于 25cm ~ 30cm 之間,保障有 較高的發芽概率。犁地的標準需要保障無硬塊與較強的平整性,確保上虛 下實。在整地之后,需要保障土地能夠到達犁地的標準,若是不符合實際 的狀況,需要采取有關的處理措施 [1]。
1.4 播種
在實施播種前,需要依照地方的實際狀況,對播種的日期進行決定, 一般在土地溫度在十一攝氏度左右,就可以播種。相關種植人員可以使用 大小行或等行距的方式進行播種,在使用大小行進行播種時,大行距一般 為 79 到 81 厘米,小行距一般為 39 到 41 厘米,播深為 4 厘米,在使用 等行距進行播種時,等行距一般為 60 到 65 厘米,在進行播種時一定要注 意深淺一致。加之,需要保障下種的數據具有較強的精準性。播種的時候, 需要保障溝深一致,為玉米的高產打下夯實的基礎。
1.5 穗期的管理
為了提高玉米群體性整齊程度,在穗期,要去弱留強,并合理把控 種植密度,以此提高玉米產量。玉米在穗期,還要注重肥料的追加,穗期 時間最早要等到第 11 片葉子展開,最遲要等到第 12 片葉子展開,施肥方 式可以選擇穴施和條施,這個階段的施肥要平行距離植株 17 厘米,施入 地表 9 到 11 厘米,在肥料施入后也要注意覆土蓋實,避免肥力流失。
1.6 拔節抽雄期的管理這個時期是玉米重要的營養、生殖、旺盛生長的階段,為此要在玉 米拔節前后和小喇叭口時期,施入拔節壯稈的肥料,如:每平方百米施入 純氨 22.5 到 37.7 千克。大喇叭口至抽雄期為需水臨界階段,若出現干 旱就要大力澆灌攻穗水,并結合中耕培土每平方百米施入碳酸氫銨 375 到 450 千克。若遇到雨季,也要加速泄水,以此避免雌雄穗在發育時期受到 阻礙,出現空稈。
1.7 花粒期的管理
在花粒期時,若發現玉米的生長勢降低,可以在抽穗時,追加一次 肥料,若發現種植密度過大,或因自然條件阻礙玉米自然授粉的時候,要 對玉米進行人工授粉。在盛花期的晴天,可以在九點到十一點之間,人為 晃動雄穗進行授粉。
1.8 施肥技術
玉米生長過程中對于養分需求表現為兩個下降階段和一個上升階段。 首先,幼苗期對養分需求量較少,與整體生長階段相比比重約為 25%。此 時需要加以施肥,進而能夠促進幼苗茁壯成長。此時施肥形式也較為便捷, 噴施氮肥即可。 同時也能夠對雜草生長、病蟲害出現等進行有效抑制。生長過程中 肥料需求量提升,約占據整體生長過程所需 50%。糖分積累階段肥料需 求降低,與整體生長階段相比比重約為 25%。在進行滴灌施肥中,可以 使用液體肥料和可溶于水肥料兩種,后者能夠具備較好的性價比,而前 者成本較高,可以根據種植需求適量使用。尿素硝酸銨溶液產品穩定、 雜質少、腐蝕性低,有利于植物高效吸收和土壤氮素循環。均具有良好 的使用效果。
2 病蟲害防治對策
優質玉米關鍵蟲害是玉米螟、玉米蚜蟲等害蟲,優質玉米出現青枯 病作為玉米發育過程中最普遍的病害之一 , 種植人員預防優質玉米蟲害過 程中,需要使用以下幾點方案:
農業論文投稿期刊:《鄉村科技》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由河南省科技廳主管,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一本優秀農業科技刊物,榮獲2013年度河南省自然科學一級期刊。
2.1 化學防治蟲害的對策:
選取適宜的、有效的防治玉米蟲害農藥,進行噴灑處理。種植玉米 的工作人員需要對及時檢測蟲害,若觀察出現哪種類別蟲害苗頭的時候就 要及時干預治療,運用合理、適量的化學藥物,例如:敵敵畏、殺蟲雙、 殺蟲單等化學藥物嚴控。
2.2 物理防治蟲害的對策: 處理玉米生長環境溫度和水溫。物理防治優質玉米蟲害的具體步驟 有:適宜地、科學地預防控制蟲害出現的時間,有效地控制管理玉米發育 的環境與溫度。大部分的優質玉米蟲害都是因為不能夠及時的防治與管 理。所以,在對玉米進行種植的時候,需要提前對玉米病蟲害生產的規律 進行研究,從而做好玉米蟲害防治工作。
2.3 生物防治蟲害的對策: 引進病蟲害天敵物種,可以調控優質玉米稻田四周的每個生態小環 境,在玉米田地的附近撒上較容易出現各種蟲害天敵物種喜歡吃的有益雜 草,從而,增加稻田內害蟲天敵的數量,達到生物防治優質玉米蟲害的目 的 [2]。綜上,在對玉米進行種植的時候,需要靈活的對栽培技術進行運用, 針對性的尋求出病蟲害防治的措施,從而保障玉米種植的產量。
參考文獻:
[1] 劉 懷 龍 . 玉 米 栽 培 技 術 及 病 蟲 害 防 治 策 略 [J]. 鄉 村 科 技 ,2020,11(24):102-103.
[2] 徐會云 , 馬德新 . 玉米栽培技術及常見病蟲害防治研究 [J]. 農 業與技術 ,2020,40(15):70-71.
作者:張光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