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年10月24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343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個國家的發展情況也略有不同,我國很多社會學家也都對文化建設思想進行過一些研究。本文就是一篇社會科學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列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及意義。
摘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的發展有利于經濟的增長,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我國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面臨著組多的問題,我國經濟的發展不能適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有許多的人還意識不到文化的重要性,面對這樣的問題深入的研究列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思想對于我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文化,社會主義
一、引言
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有利于經濟的建設,文化實力和競爭力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的標志。本文從列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發展階段詳細的說明了列寧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萌芽時期、形成時期和發展時期的思想,以及在第二部分說明了列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主要內容,在最后詳細的探討了列寧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思想對我國當代的意義。
二、列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發展歷程
(一)列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萌芽時期。從1894年到十月革命前是列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萌芽時期。俄國二月革命前的封建專制時期文化發展十分的落后,具體表現在雖然統治階級積極的學習歐洲的先進的文化但是廣大的勞動人民對于文化還很愚昧。1903年列寧在黨綱中提出了教育的問題,1905年又提出了文化事業和領導的問題,認為只有堅持黨的領導,以馬克思主義為思想基礎,才能不斷地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使得社會主義文化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這樣才能使蘇維埃國家實現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發展。1917年列寧制定了教育的綱領性要求并且指明了文化教育的改革方向。在十月革命前,列寧結合了革命運動的實際,就黨的建設和各項文化事業和政治等問題,提出了許多具有指導性的思想,這對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貢獻。
(二)列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形成時期。十月革命后到1921年新經濟政策之前是列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形成時期。在這一時期列寧論述了青年學習的任務和無產文化協會的工作,這一思想對俄國的革命和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具有指導性的作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由于受到沙皇俄國專制制度的限制,阻礙了社會文化的進步,廣大群眾的文化教育的水平比較低下,而且還缺乏組織性,人才相當的匱乏,所以列寧在《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中提出只有提高所有居民的文化水平才能有利于政治和軍事的發展,這樣才能有利于推動經濟的發展,同時也要提高先進工人在舒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上的覺悟。在1920年召開的共青團的大會上,列寧指出要想實現共產主義,需要青年的力量完成,因此也就要求青年要努力的學習共產主義。列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是時代的產物,它不僅為俄國革命服務而且還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思想基礎。
(三)列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發展時期。1921年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到1924年1月是列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發展時期。在新經濟政策開始實施時,列寧認識到由于俄國文化問題越來越嚴重,所以工作重心應該轉移到經濟和文化的建設中來。1923年列寧在《日記摘錄》中提到了俄國的文化是相當的落后,提到了教育和識字的問題,認為文盲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要掃除文盲就要加強教育的發展,提高人民的識字率,減少文盲率。在《論我國革命》中列寧談到了俄國社會主義革命與文化水平的關系,由于俄國的特殊性必須先從文化革命著手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寧肯少些,但要好些》中列寧提出,國家機關要嚴格的引進人才,指出職員在努力學習的同時也要發揚自己身上的優秀的文化習氣,在加強政治建設的同時,也要加強文化建設。
三、列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列寧思想政治建設的思想。十月革命勝利過后,新成立的蘇維埃國家在社會主義的建設中面臨著許多的困難,蘇俄在經濟、政治、文化上都面臨著困境,國內外的經濟局勢也非常的嚴峻,國家的經濟和文化水平是非的落后相對于西方的國家,因此列寧指出要有先進的理論思想作指導即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才能在俄國經濟落后的情況下實現建設社會主義的勝利。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的同時也要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自身的建設,提高黨員的素養。
(二)列寧科學技術的建設思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在生產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列寧提出:只有科學技術才能幫助國家走上工業化強國的道路。列寧通過總結西方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發展的經驗,提出了科學技術是改變世界的最好的武器。科學技術的發展不但能夠提高人民的勞動生產率而且提高勞動生產力的同時促進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是文化建設的基礎這樣最終才能促進文化建設的發展。
(三)列寧教育事業建設思想。教育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中最基本的保障,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有利于提高人民的識字能力和增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列寧強調,“蘇俄的文化發展并不是很發達,要想提高人民的識字能力就必須要發展教育事業,多多關注知識分子。經濟建設的發展需要教育的支持,社會主義經濟需要人才的管理,而人才的培養需要教育,所以經濟的持續發展需要教育的不斷完善。蘇俄的文明的建設也需要教育,蘇俄的思想還比較的落后,要想提升人民的文明的程度和素養,需要通過教育的手段,這樣才能鞏固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和發展。
四、列寧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當代意義
(一)有助于促進經濟的發展。蘇維埃俄國建立以后,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同時,俄國面臨著許多的困難,首先面臨的就是與其他先進的西方國家相比文化的發展當對于落后,文化的發展會影響著社會的生產率的發展從而也就會影響經濟的提高。要想促進經濟的發展必須要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的水平,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這樣才能夠促進人民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提供人民的勞動生產率從而帶動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必須尊重知識和人才的培養。列寧在文化建設中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知識分子在蘇聯的文化事業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在當代我國要想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必須尊重知識的教育和人才的培養,我們應該把人才的培養放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位置因為知識分子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體,社會主義文化的傳播需要知識分子,在當今社會中,經濟的競爭也就是人才的競爭。教育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只有科教才能興國,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教育的力量。所以在加強教育的同時要提高師資力量的素質。
(三)弘揚和傳承優秀的先進文化。雖然俄國的傳統文化比較落后,但是列寧也大力的提倡要吸收優秀的文化。因此在當代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必須要繼承優秀的文化傳統,我國是文明的古國,是人民的精神的財富,所以在發展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古為今用,實現文化的利益最大化。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對于精神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加強,文化的發展是隨著社會文明發展的進程不斷地發展,也是隨著社會的歷史條件所決定,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在經濟不斷發展的社會,文化的發展和傳承需要不斷地創新。
五、結論
列寧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思想對俄國的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必須重視知識的培養和人才的培養,也要正確的處理文化與政治經濟的關系,社會主義文化的建設可以促進人的全面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進步。列寧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研究對我國的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中國借鑒列寧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經驗,有利于我國文化軟實力的增強和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改革開放的發展,實現中國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鄭金洲.文化與教育:兩者關系的探討[J].上饒師專學報,1996,01.
[2]張媛媛.試論列寧晚年對文化的思考[D].福建師范大學,2010.
[3]單鴻雁.列寧的“文化革命”思想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
社會科學論文發表期刊推薦:《新疆社科論壇》本刊主要反映新疆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改革開放中重大問題的社科研究成果。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雙百”方針,注重理論創新,恪守職業道德,立足新疆,面向全國,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為重點,全面反映我國人文社會科學各科的最新學術成果,側重反映新疆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新疆地方民族特色。
和国外研究员成为1篇论文的作者,共享学术资源,节省时间和精力,发表有保障。
针对学术论文,从投前评估到录用,全过程指导并协助,减少浪费时间。
同领域研究员推荐期刊,分析论文质量、作者需求、期刊征稿要求精准推荐。
文章预审评估服务,邀请同领域专家审稿,给出修改意见,提高被接收的几率。
改善非英语母语科研学者文章语言,确保文章不因语言、语法等问题而退修甚至拒稿。
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精通中英双语的专家翻译文章,确保英文词语准确性、专业性。
使用国际期刊通用数据库进行英文查重,获得与出版商相同重复率信息,提前降重。
旨在帮作者将稿件提交至目标期刊投稿系统,作者避免耽误时间,或因误操作导致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