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11月19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下面文章主要針對鋼琴觸鍵技術對鋼琴音色的影響加以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演奏者觸鍵技術的有效途徑,音色是鋼琴演奏總體音響結構中最重要的一種,演奏者不同的指觸差別會造成不同的音色變化,最終形成不同的鋼琴演奏風格。鋼琴的演奏音色和觸鍵技術之間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因此在實際的演奏過程中,演奏者一定要加強對觸鍵技術的重視。
關鍵詞:鋼琴,觸鍵技術,音色
鋼琴是鍵盤樂器,主要通過按鍵來發生聲音,觸鍵技術是鋼琴演奏中最核心的技術。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的觸鍵技術對鋼琴音色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觸鍵力度、觸鍵方式以及觸鍵速度的不同都會產生不同的鋼琴演奏效果。因此,在鋼琴演奏過程中,演奏者一定要熟悉掌握觸鍵技術,才能有效提高鋼琴演奏技巧和演奏水平。
一、觸鍵技術對鋼琴音色的影響
(一)觸鍵手法對鋼琴音色的影響
觸鍵手法對鋼琴音色的影響較大,演奏者要靈活協調和配合手指、手腕、手關節以及肘、肩等部位才能演奏出飽滿和層次分明的音色,并把握最佳的節奏,就能夠演奏出最佳的狀態。掌握良好的觸鍵手法就是要加強對手掌穩定性的把握,如果手掌的穩定性比較差,那么在演奏重音和輕音時就會使得音色的層次清晰度比較差,甚至整個曲調的韻律也會被打亂[1]。因此,加強對手掌穩定性的練習非常重要。
此外,在演奏過程中還要把控好手腕的靈活性,并合理控制手指的輕重,擊鍵時要一步到位,如果不能一步到位擊鍵而是未徹底擊鍵,就會破壞鋼琴的音色。在練習的時候,可以學習使用一種手臂的力量來完成一連串的音樂節奏,要求演奏者要熟悉鋼琴的曲調風格,同時也要感受曲調之間的變化關系,合理控制高低音之間的層次以及旋律和伴奏,掌握手指技能,體會曲調的特色,就能夠演奏出良好的效果。
(二)觸鍵力度對鋼琴音色的影響
觸鍵力度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鋼琴音色,其中手指對鋼琴音色具有最重要的影響,雖然前臂、手腕等力量比較大,會對鋼琴音色的強弱產生更大的影響,但是最終還是通過手指接觸將力量傳達搭配鍵盤。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要把握力道強弱,合理應用身體部位,依據力量源來細分觸鍵[2]。實際的演奏過程中是通過手指的前三個關節的重量和力度來完成指力觸鍵,指力觸鍵的動作比較小,往往是利用手指的發力來觸鍵,演奏時對手指力度要求較小,并且速度上也比較慢,僅僅通過指頭的較小幅度抬升就可以彈奏出比較低的音量。指力觸鍵又包括指腹觸鍵和指尖觸鍵,指腹觸鍵的范圍比較小,速度比較慢,可以彈奏出縹緲、朦朧的曲調,適用于浪漫音樂作品中。指尖觸鍵彈奏出的音色清脆、細小,一般在明快和纖細的曲調中比較適用。
(三)觸鍵速度對鋼琴音色的影響
觸鍵速度分為快速觸鍵和慢速觸鍵,是指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手指剛接觸琴鍵到將琴鍵按到鍵底的時間,觸鍵速度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音色,如果觸鍵的速度比較快,那么會產生比較輕快、明亮或者激烈的音色。觸鍵速度比較快能夠更舒展的表達曲目,音色更為輕快和靈活。在水平觸鍵的情況下加快觸鍵的速度,能夠通過柔美的節奏產生剛毅的效果,使得演奏出來的音樂柔中帶剛,很有韻味和詩意。如果觸鍵速度比較慢,演奏者采用的力度也比較小,那么將會產生比較小的聲音,有時甚至會由于音樂太弱而失去集中性。因此,慢速觸鍵一般在比較柔弱和畫滿的端奏以及連奏中使用,能夠產生比較和暢的音色效果,突出柔弱的音色。在浪漫派和印象派作品中,人們更傾向于采用慢速觸鍵。
(四)觸鍵深度對鋼琴音色的影響
觸鍵深度是指鋼琴演奏過程中琴鍵下降的范圍,琴鍵下降有固定的范圍,琴槌敲擊的范圍在這個固定的范圍之內,會隨著琴鍵下降的深度而變化,并且表現出不同厚度的音色,所以觸鍵深度也會影響音色的產生。演奏過程中手指的下降深度決定了鋼琴的音色,下鍵越深,音色越渾厚和飽滿,下鍵越淺,音色越朦朧。如果演奏者沒有把握好指力和力度,就會產生朦朧的音色,給人不夠果斷的感覺;如果演奏者在下鍵的時候手指僅僅觸及到鍵面,那么就會產生漂浮和輕柔的音色,場景性印象派作品中一般采用這種觸鍵深度;如果手指下鍵到底部,那么就會產生渾厚和飽滿的音色,并且具有較好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如果按鍵的深度比較差,就會產生不純正的音色。因此,在鋼琴演奏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觸鍵深度。
(五)觸鍵弧度對鋼琴音色的影響
觸鍵弧度是指演奏者接觸琴鍵時的角度,根據觸鍵方式的不同,可以將觸鍵弧度分為垂直觸鍵和水平觸鍵,不同的觸鍵弧度會產生不同的音色。如果采用水平觸鍵,演奏者的手指和琴鍵之間一般呈50°銳角,“抹”就是水平觸鍵的一種,這種觸鍵方式能夠產生渾厚和飽滿的音色,產生晦暗或者朦朧的效果。如果在演奏過程中采用垂直按鍵,一般需要將手指和琴鍵之間形成90°的夾角,需要采用手指的最前端觸碰琴鍵,能夠產生明亮集中的音色[3]。演奏者應該結合曲目的不同風格來確定觸鍵弧度,對于印象派的音樂曲目,就應該盡量減小觸鍵弧度,演奏出朦朧、晦暗的音色。
(六)觸鍵高度對鋼琴音色的影響
對于觸鍵高度與鋼琴音色之間的關系,人們在長期的演奏實踐中形成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演奏過程中將手指抬高會形成干凈利落的指法,會彈奏出比較好聽的音色;另外一種觀點認為,要想彈奏出更優美的音色就要求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將手指貼近鍵盤。在實際的演奏過程中,應該把握好觸鍵高度,不能過度強調高抬指,否則在彈奏的過程中容易忽略音和音之間的聯系與過渡,導致音質粗糙、連貫性差和不柔和的情況。但是彈奏者可以通過高抬指練習來鍛煉手指第三節關節,讓彈奏者的手指運用更為有力和迅捷。
(七)觸鍵爆發力對鋼琴音色的影響
鋼琴演奏過程中需要爆發力,富有爆發力可以使得整個鋼琴作品表現出震撼的效果。鋼琴的爆發力觸鍵可以分為快速顆粒性、柔和變化性、打擊性和輕快纖巧性。
1.快速顆粒性:快速顆粒性觸鍵是指彈奏過程中將指尖和琴鍵形成90°角,將觸鍵部位靠前,并快觸快放,讓音和音之間的空隙變大。快速顆粒性觸鍵更為注重指尖的力量,通過快速的反彈發出清脆的音色,所以其對彈奏的連貫性要求不高。快速顆粒性觸鍵一般在浪漫風格、巴洛克風格和古典風格中應用比較多[4]。
2.柔和變化性:柔和變化性觸鍵的技法主要包括推、摸、揉和飄,演奏特點為悠長、漂浮和連貫,通過弱音踏板為輔助來表達出神秘、朦朧、遙遠、空曠和虛無的演奏效果,在浪漫主義和印象主義的作品中較為常見。
3.打擊性:打擊性觸鍵技巧采用粗暴和瘋狂的音色效果,對力度的要求很高,要求演奏者要堅挺手指和腕部,將力量集中在指尖上,準備時刻爆發。一般來看,如果把握不好瞬間的爆發,那么就會產生砸琴的反面效果。
4.輕快纖巧性:輕快纖巧性觸鍵是一種難度比較大的觸鍵方式,其非常注重演奏者指尖的敏銳感,具有輕快迷人的特點,能夠表達出漂浮在空中的意境。在實際的彈奏過程中要求要將力量和動作最小化,其對爆發力的要求不高。
二、提高觸鍵技術的途徑
觸鍵技術對鋼琴音色的影響非常重大,因此對于鋼琴演奏者來說,一定要加強自身觸鍵技術的提升和鍛煉。
1.在演奏的過程中要準確選擇力量的支撐點,手掌架子要牢固和可靠,無論是對于柔緩還是強烈的音色都要確保一定的掌控力。
2.改善觸鍵方式,觸鍵部位和觸鍵面積都要有所改善,以更好對觸鍵技術進行掌控。當指端觸及到琴鍵時,應該將手腕放松,這樣在演奏過程中才能得到更多的力量,更好表達出不同的音色。
3.鋼琴演奏過程中要協調好身體的各個部位,通過腰部的力量來協調好,讓整個人處于靈動和放松的狀態,只有確保身體狀況的自然和積極,才能夠演奏出圓潤和渾厚的效果,更好傳遞作品的情感,而觀眾也能夠更好感受到音樂的意境[5]。演奏過程中要保持肢體的協調性和柔韌性,根據具體的音樂節奏來對身體的各個部位進行調節,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
三、結語
鋼琴觸鍵技術對鋼琴音色的影響非常大,不同的觸鍵深度、觸鍵手法、觸鍵高度、觸鍵弧度等都會產生不同音色,因此演奏者要理清不同觸鍵技術對音色的影響,結合具體的音樂曲目來選擇合適的觸鍵技術,并掌握各種觸鍵技巧,才能更好地表達音樂。
參考文獻:
[1]李夢瓊.淺談鋼琴觸鍵技術在鋼琴演奏中的重要性[J].鴨綠江月刊,2016,(03):102-103.
[2]張鳳儀.淺談鋼琴觸鍵技術對鋼琴音色的影響[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6,(04):139-140.
[3]馮健.淺談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對音色效果的影響[J].北方音樂,2017,(13):54-55.
[4]陳浩.淺談鋼琴演奏中觸鍵技術對鋼琴音色表現的影響[J].北方音樂,2015,(04):66-67.
[5]廉珺倫.淺談觸鍵方式對鋼琴音色變化的影響[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6,(09):180-181.
音樂類期刊推薦:北方音樂創刊于1981年,是黑龍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黑龍江省音樂家協會主辦,國家二類期刊、黑龍江省省一類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