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02月04日 分類:文學論文 次數:
[摘要]詔安八仙茶產于我國福建省詔安縣,屬小喬木大葉類型茶葉,植株整體較高大,根系較發達,品質優良,備受消費者喜愛。目前,詔安八仙茶仍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本文以福建省詔安縣建設鄉為例,就科技推動詔安八仙茶創新發展進行分析,以期進一步推動詔安八仙茶發展。
[關鍵詞]科技;八仙茶;創新發展;建設鄉
八仙茶原產地為擁有“世界長壽之鄉”“中國海峽硒都”等多項美譽的福建省詔安縣。八仙茶屬于小喬木、大葉類,植株較高大,香氣優,芳香物質以萜烯醇、橙花叔醇成分為主,茶多酚含量高,品質優良,具備適制烏龍茶、綠茶、紅茶等品類的良種條件[1]。
1詔安縣建設鄉詔安八仙茶發展概況
1.1發展現狀
建設鄉位于我國福建省詔安縣中部偏西,占地面積約為60.5km2,交通便利,東面烏山、北面點燈山、南面蔓姑山和西南面的八仙山形成屏障,擋住寒流。建設鄉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20~21℃,年無霜期在350d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500~2000mm[2],這一氣候環境非常適宜種植詔安八仙茶。
加之山林茂密,山泉終年不竭,山塘、水庫可常年蓄水,極利于茶葉生產。近年來,建設鄉按照“產業結構互補性、項目發展持續性、生產效益高效性、產品定位特色性”的建設思路,以茶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根本,以新品種、新技術為切入點,突出精優高效、示范推廣、加工物流、休閑觀光等功能;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方式,建成特色產業優勢明顯、產業鏈條價值合理、茶業服務體系配套完善的一流現代特色茶業示范基地,推動特色茶業產業“強一接二連三”轉型升級、跨越發展,將建設鄉打造成立足詔安、輻射全省乃至全國的優質茶葉產品集散基地。
建設鄉按照茶葉產業“一帶兩區三園”的規劃,投入3600萬元完成改造以萬石溪村、馬頭十八彎、長埔村和月港村為主的366.66hm2富硒生態茶葉種植基地,并在萬石溪村建設萬石溪富硒茶業生態園和馬頭十八彎生態茶園。同時,投入1000多萬元對詔安縣綠緣茶業有限公司等24家茶葉公司(含專業合作社)進行茶葉初制清潔化改造。
目前,90%的茶園和產品達到“四化”標準生產要求,富硒茶園采摘面積穩定在533.33hm2,產量1300t左右,建設鄉茶葉精制加工比例大幅提高,深加工轉化率達20%,實現了茶產業由傳統廉價型向現代高效型轉化,同時對區域性扶貧工作產生了積極作用。截至2019年年底,建設鄉茶葉種植面積3487.73hm2,其中采摘面積2607.46hm2,當年新植面積182.86hm2,年產量13055t,年產值11.75億元,其中八仙茶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80%以上。
1.2存在的問題
1.2.1茶葉創新經濟發展呈現出粗放姿態。雖然近年來詔安八仙茶的生產總量得到了巨幅提升,但無論是生產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還是現有的生產技術,均未隨著詔安八仙茶的產量提升而提升。生產工作人員素質和茶葉生產技術是詔安八仙茶實現創新發展的必要前提條件,如果不重視此問題,將會使得產業全鏈條的內耗大大提升[2]。
1.2.2國內知名度不高且影響較小。
茶葉產業的發展,對于知名度的要求相對較高,目前國內的烏龍茶、普洱、武夷大紅袍等茶葉產業發展狀態較好,主要原因就是產品知名度較高、影響力較大。而與之相比,詔安八仙茶無論是知名度還是影響力均較弱,缺少名牌產品。這種情況下,詔安八仙茶的發展將難以得到有效保障[3]。
2科技推動詔安八仙茶創新發展的有效舉措
2.1加強茶葉科技體系建設
目前,詔安八仙茶的科技體系尚不完善,因此,需加強茶葉科技體系建設。在體系發展過程中需不斷地進行相關人才的培養,加強培養一批懂技術、會指導、留得住的技術骨干,這些人才會為科技推動詔安八仙茶創新發展提供強大的助力。除此之外,還需借助電商平臺,促進詔安八仙茶加工產品的宣傳,使詔安八仙茶的發展渠道得到有效拓展,為詔安八仙茶的增值提供保障。
2.2打造龍頭企業
龍頭企業、知名品牌能為茶葉產業的發展提供巨大的助力,因此,要想進一步發展詔安八仙茶,需加強龍頭企業和知名品牌建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突出茶葉精深加工、茶葉旅游、茶葉營銷等骨干企業,以形成結構合理的優勢企業群體。當地政府部門、單位需逐漸引導詔安八仙茶產業走向聯合和組合的道路,這樣才能有效推動詔安八仙茶相關產業快速發展,提升茶產品品質[4]。
2.3建設茶葉標準體系
目前,詔安八仙茶產業發展過程中仍缺乏完善的茶葉標準體系,因此,需著力加強茶葉標準體系建設。對此,當地相關組織可推進茶葉質量認證,引導和支持茶葉企業和合作社積極實施無公害、綠色食品茶葉及有機茶認證,以此快速提升詔安八仙茶質量;相關工作人員還需制定并實施無公害茶葉、綠色食品茶葉、有機茶產、銷售技術規范體系等,以健全標準化管理體系[5]。
2.4發展茶文化旅游產業
我國的茶文化發展歷史悠久,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意義深厚的茶文化,詔安八仙茶的發展可以“茶文化旅游產業”為抓手,建設詔安八仙茶品牌和龍頭企業。對此,相關工作人員可打造集茶葉觀光、休閑健身、自然風景等人文觀光于一體的特色茶旅游觀光園[6],促使游客充分體驗到觀茶、采茶、制茶、品茶及購茶的樂趣,進而有效推進茶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2.5采用先進科技技術
相關單位應開展茶葉機械化采摘試驗、示范,重點做好茶葉機械化采摘示范點建設,通過集約項目、集成技術,逐步提高詔安茶園集約化、現代化水平,推進規;N植、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加快八仙茶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茶葉綜合生產與競爭能力,推進茶產業健康發展。
此外,可實施八仙茶初制茶廠優化改造,啟動八仙茶加工廠改造工作,茶葉加工引進先進的大宗茶和名優茶加工設備,例如,6CHZ-9B型茶業烘焙機、JY-6CST90B燃氣茶葉殺青機、JY-6CRT-45B型茶業揉捻機、6CZQ-110茶業綜合做青機等。茶葉制作過程中,可采用“鮮葉→萎凋(曬青+做青)→揉捻→發酵→干燥→成品”的八仙紅茶新工藝[7]。同時,應進一步研發八仙茶精制技術,推廣茶葉熱風殺青、清潔化加工等技術,以促進詔安八仙茶進一步發展。
茶葉生產論文范例:氣候變化對茶葉生產的影響及應對技術展望
3結語
據統計,目前世界上約有60個國家和地區產茶,有160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億人有茶葉消費習慣,世界人均茶葉消費量0.5kg,世界茶葉生產、貿易、消費持續增長。近年來,茶葉生產發展較快,貿易量逐年呈飛速增長態勢且增幅明顯,詔安八仙茶有較好的發展空間。但詔安八仙茶的發展仍存在諸多問題,需在政府部門和相關有利政策的支持下,加快科技推動,使詔安八仙茶能在新時代中進行創新發展。同時,相關工作人員需不斷對制茶工藝進行優化和完善,以提升詔安八仙茶品質,推動其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戈佩貞,黃藝輝,鄭兆欽,等.八仙茶品種特性及其制茶品質成因探討[J].中國茶葉,2019(2):28-31.
[2]陳麗華.詔安八仙茶品質改良加工技術研究[D].福建:福建農林大學,2010:61-67.
[3]何文斌,楊偉麗.湖南烏龍茶加工技術研究Ⅲ.烏龍茶品質化學因子分析[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2):157-161.
[4]余書平,宋小友,郭重慶,等.提升機制針形茶品質的工藝技術研究[J].中國茶葉加工,2008(1):32-33.
[5]楊忠耿,王振忠,王旭東.詔安八仙茶創新發展的建議[J].福建熱作科技,2012(3):68-69.
[6]吳俊光.八仙茶低產茶園改造技術要點[J].福建熱作科技,2019(3):49-50.
作者:江宗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