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6月03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摘要】目的:對比研究護理專業的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校2016年9月到2017年6月期間在校學習的護理專業學生80名,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細,每組各4O名。給予對照組學生傳統教學方法,給予試驗細學生信息化教學。比較學生的期末成績,并比較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結果:學生期末成績比較試驗組更優,數據對比P<0.05。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比較試驗組更優,數據對比P<0.05。結論:護理專業教學中信息化教學的應用效果更優,能明顯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并提升學生對教學的認可度,具有較高臨床價值。
【關鍵詞】護理專業;信息化教學;傳統教學;應用效果
1引言
護理工作是醫院日常運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基礎內容,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護理專業教學質量直接影響醫院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因此要讓醫院護理工作質量得到提升,就必須要讓護理專業教學質量得到提升。信息化教學方式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教學方式,其主要是利用各種先進的設備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能更好地學習相關知識。
相對于傳統教學,信息化教學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有效提升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管理能力,從而讓教師和學生的個人能力均得到提升。本研究對護理專業的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的應用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報道如下。
2資料與方法
2.1一般資料
從我校2016年9月到2017年6月期間在校學習的護理專業學生中選取80名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各4O名。對照組學生男2名,女38名,學生年齡l9~22歲,平均年齡(20.16±0.52)歲。試驗組學生男3名,女37名,學生年齡19~23歲,平均年齡(20.25±0.49)歲。兩組學生的基本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2.2方法
給予對照組學生傳統教學方式教學,主要是由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護理專業相關理論知識,然后在實踐操作課程上為學生進行示范性教學,從而完成相關教學內容。試驗組采用信息化教學方式,具體如下。
2.2.1啟發式教學
在開展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啟發式教學代替傳統教學中的講授式教學,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中主要是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由教師提出相應的問題,在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找到問題的答案。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新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自主思考,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
2.2.2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在開展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其中主要是以互動教學為主。其中教師要不斷與學生進行問題的交流,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并對學生進行指導,糾正學生的錯誤認知,對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進行引導,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同時,教師還要善于利用各種先進的教學設備,主要是利用多媒體教學,用視頻為學生呈現各種護理操作的具體步驟,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相關操作的具體實施方法,促使其實踐能力的提升。
2.2.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傳統的護理專業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較為單一,主要以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為主,這樣不僅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倦怠,還會導致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受到影響,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要讓學生更為主動的開展曰常學習,指導其利用各種先進的教學設備和工具了解自己想要獲得的技能,并通過資料的查閱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從而達到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的作用。
2.2.4系統評價
在對教學活動進行評價的時候,要采用系統的評價方式。其中對于教師的評價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生對教師教學活動的認可度完成,將客觀的教學效果與學生主觀上對教師教學活動的評價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全面地完成對教師教學活動的評價。在對學生學習成績進行評價的時候,要注重對其實踐技能掌握情況的評價。另外,還要注重對教學活動評價的反思,讓教師和學生在自己身上找問題,從而讓教師和學生均能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自我調節。
2.3評價指標
對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并調查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考試成績分為理論知識考核和實踐技能操作考核,滿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成績越好。教學效果評價的調查采用自制量表完成,分為提升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率、促進師生溝通和提升協作能力等四個項目,每個項目滿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評價越高。
2.4統計學方法數據處理用
SPS$22.0統計學軟件完成,用百分率和(文±S)表示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組間對比用X檢驗和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3.1學生的學習成績
試驗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為(92.64±5.32)分,實踐操作成績為(90.16±4.85)分。對照組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為(83.25±6.17)分,實踐操作成績為(82.43-t-6.52)分。
學生的考試成績比較試驗組更優,數據對比P<0.05。
3.2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
試驗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分別為提升學習興趣(94.68±3.52)分、提升學習效率(95.16±3.72)分、促進師生溝通(91.75±4.26)分和提升協作能力(92.89±4.12)分。對照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分別為提升學習興趣(82.14±6.95)分、提升學習效率(85.16±6.92)分、促進師生溝通(83.47±6.74)分和提升協作能力(83.66_+6.83)分。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比較試驗組更優,數據對比P<0.05。
4討論
隨著現代社會中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護理服務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這就對醫院的護理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護理人才的主要來源,護理專業先關院校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需要不斷提升專業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在進入社會后能夠有更高的專業水平,從而滿足患者對護理服務的要求。
信息化教學是現代教育中的常見教學方式,其主要是利用各種先進的設備和工具完成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并促使其能夠在教學活動中更好地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從而促使教學質量的提升。根據護理專業教學實踐,信息化教學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還能讓教學資料的保存和攜帶更加方便,讓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并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因此其在現代教育中應用十分廣泛。
本研究對護理專業教學中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應用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其中試驗組學生的考試成績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P<0.05。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比較試驗組更優,數據對比P<0.05。綜上所述,護理專業教學中信息化教學的應用效果顯著,能明顯提升教學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波.微課運用于高職護理專業信息化教學中的價值評價[J】.教育現代化,2O17,4(41):315-316.
[2】劉春娜.網絡信息化教學在成人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03):104—105.
[3]苑晶晶,杜美婷,王芄.高職院校老年護理課程應用信息化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05):38—39.
[4】黎媛媛,王虹.信息化教學在護理教學中應用效果的系統評價[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7(07):17O-174.
護理類刊物推薦:當代護士創刊于2008年,由湖南省護理學會主辦。本刊以廣大護士為讀者對象,主要是報道護理學科研成果、護理臨床經驗和護理教育研究,以及對護理臨床有指導意義的護理基礎理論研究進展,探討護理改革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在新的一年歡迎全國各級各類醫院的護理工作者和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的師生踴躍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