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9月02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摘 要] 目的 探討巴林特小組模式在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情境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 法 選取重慶市某職業學院 2017級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學生86名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入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用巴林特小組模式實施情境教學,對 照組實施常規情境教學方案。課程結束后1d內,比較2組學生的課堂測評成績、學生對教師授課的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學生 的課堂測評基礎知識平均成績(85.5±9.5)分高于對照組的(69.7±12.8)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0)。觀察組學生實踐 能力考核優秀比例達 58.1%,高 于 對 照 組 的 27.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0.002)。觀察組學生對教師授課的滿意度為 86.0%,高于對照組的67.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42)。結論 巴林特小組模式可以提高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情境教學 的成效和學生對教師授課的滿意度。
[關鍵詞] 巴林特小組; 老年服務; 教育; 情境教學法; 護理
國家統計局于2019年2月8日發布的《2018年 國民經濟 和 社 會 發 展 統 計 公 報》顯 示,截 至 2018 年 底,我國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2.5億,占總人口 的17.9%,其中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1.7億,占 總人口的11.9%。我國老年人慢性患者患病率高、失 能率高,患有慢性病老年人約1.8億,失 能 和 部 分 失 能的老年人口超過4000萬。據估計,到2050年,我 國失能老人將達到9750萬。人口老齡化速率增長過 快使我國當前的社會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與 巨 大 的養老需求比 較,我國養老服務專業人才資源短缺, 如何培養更多綜合素質強的實踐型人才成為養老服 務教育體系亟待解決的任務[1-2]。
巴林特小 組 是 于20世 紀50年 代 在 英 國 倫 敦 創 建,最 初 是 一 種 訓 練 全 科 醫 生 處 理 醫 患 關 系 的 方 法[3]。近年來,其被廣泛應用于醫學生教育領域。情 境教學法是通 過 創 設 典 型 場 景,引 導 學 生 體 驗,激 發 其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結合的一種教 學模式[4]。近年來,作者嘗試將巴林特小組模式應用 到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學生的情境教學中,有效提高 了學生的課堂測評成績和對教師授課的滿意度。現 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重慶市 某 職 業 學 院2017級 老 年保健與管理 專 業86名 學 生 作 為 研 究 對 象,隨 機 將 其分為觀察組43名,對照組43名。2組學生的性別、 年齡、民族、出生 地、政 治 面 貌、家庭成員情況等一般 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學生均 自 愿 參 與《養 老 機 構 管 理》課 程 的 情 境 教 學活動。
1.2 方法
1.2.1 教學師資團隊的組建
職業學院《養老機構 管理》課程組6位 教 師 組 成 教 學 師 資 團 隊,包 括 養 老 機構護理管理者1名,全科醫生1名,護士1名,老年 照護師(老年 服 務 與 管 理 專 業 畢 業 大 專 生,工 作5年 以上,經 養 老 機 構 考 核 合 格 獲 得 老 年 照 護 師 崗 位 資 格)2名,社工師1名。團隊成員均從事養老機構服務 與管理工作5年 以 上,具 有 專 科 及 以 上 學 歷,其 中 碩 士1名,在讀博士1名。
1.2.2 情境教學實施方案
2組學生均按照《養老機 構管理》課程的教學日志安排實施情境教學。創設的 典型場景案例是給失語偏癱的失能老年人喂食。課 堂上引導學生分小組互動體驗,角色扮演護理員和被 喂食的失能老人。體驗后,對照組按照傳統的情境教 學實施方案,43名學生分成5個小組,每組8~10名。 小組 成 員 圍 坐 成 圈,組 內 推 選 小 組 長 1 名,記 錄 員 1名。組長宣布討論主題:為老人喂食的照 護 技 能 與 安全管理。然后,安排小組分享與討論的步驟。每位 組員記錄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身心感受,依次向全組 成員講述。記錄員負責記錄大家的分享與討論內容。 最后,組長總結 本 次 小 組 活 動,全組成員將完成的教 學活動總結報告上交班級學習委員。
1.2.3 巴林特小組活動方案
觀察組學生按巴林特 小組活動方 案 實 施 教 學。在進行案例中角色扮演體 驗后,情 境 教 學 活 動 按 巴 林 特 小 組 工 作 流 程 實 施。
(1)成立巴林特小組。巴林特小組培訓模式屬于團體 性培訓,訓 練 性 團 體 一 般 人 數 不 多,由 10~15 名 組 成[5]。本研究中觀察組43名學生,隨機 分 為 A、B、C 組,其中 A、B組 每 組14名,C 組15名。3個 小 組 另 配備1名組長,由教學師資團隊3名教師擔任。組長 經過課題組前期培訓和考核,均熟練掌握巴林特小組 的基本理論、基 本 內 容、具 體 流 程。各 小 組 活 動 由 組 長負責主持。
(2)巴林特小組活動流程。觀察組3個 小組成員,分別 圍 坐 成 一 圈,組長向學生講解活動開 展的目的、意義,要求學生遵守相應的規范、規則。在 組長主持下,按巴林特小組活動流程實施情境教學分 為4個步驟。①案例陳述階段:組長詳細而精練地介 紹案例,闡明 老 年 服 務 實 踐 中“給 失 語 偏 癱 的 失 能 老 年人喂食”的 常 用 方 法,澄 清 自 己 的 困 惑 或 亟 待 解 決 的問題;時間為5~10min。
②提問與回答階段:其他 組員就案例提出自己需要進一步明確與了解的問題, 每位組員依次 提 出1~2個 問 題,組 長 給 予 回 答。時 間為15~20min。③頭腦風暴階段:組員輪流以“我” 為第一人稱,置身案例中進行交流,闡述“如果自己是 案例中的失語偏癱失能老人,希望護理員如何給我喂 食”,“如果自 己 是 案 例 中 的 護 理 員,將 會 如 何 應 對 與 處理”。組長只是傾聽和思考,不發言。
時 間 為20~25min。④總 結 反 饋 階 段:組長總結本次發言,并 簡 述其他成員發言后的新認識及仍需改進的問題,對影 響自身最明顯 的 發 言 進 行 總 結;結 束 本 流 程,并 向 全 體組員表示感謝。時間為5~10min。整個完整的巴 林特小組活動流程時間為50~60min。
1.2.4 效果評價
課程結束后1d內,采用自行設計 的調查問卷,對2組學生進行教師授課滿意度隨訪調 查。調查問卷 的 指 標 條 目 采 用 德 爾 菲 專 家 函 詢 法 進 行研制,專家權威系數為0.85,協調系數為0.797,提 示本研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信效度較高,研究結果可 信。本研究共發 出 問 卷86份,回 收 有 效 問 卷86份, 有效回收率100%。課程結束后1d內,2組學生利用 晚自習時間,集 中 完 成 課 題 組 統 一 設 計 的“課 堂 測 評 試卷”,準確記錄學生的測評成績,上 交《養 老 機 構 管 理》課程組辦公室。
1.3 統計學處理
數據均采用 SPSS20.0軟件進行 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秩 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s 表示,組間比較 采 用t 檢 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2組學生課堂測評成績比較
觀察組學生的課 堂測評基礎知識平均成績為(85.5±9.5)分,高于 對 照組的 (69.7±12.8)分,差 異 有 統 計 學 意 義 (t= 9.857,P=0.010);觀察組實踐能力考核優秀比例為 58.1%,高 于 對 照 組 的 27.9%,差 異 有 統 計 學 意 義 (Z=-3.034,P=0.002)。
2.2 2組學生對教師授課效果評價比較
觀察組學 生對 教 師 授 課 的 滿 意 度 為 86.0%,高 于 對 照 組 的 67.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329,P=0.042)。
3 討 論
3.1 巴林特小組活動促進了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學 生的自我成長 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 典》中將養老 服 務 人 員 的 工 作 內 容 歸 為 生 活 照 料、基 礎護理、心理慰 籍、康復護理和其他護理服務 等5個大類[6]。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的學生職業方向為老 年人健康產業領域,養老服務人員的工作內容也是學 生們需要培養的專業能力方 向。
作 為 職 業 院 校 系 統 培養的實用型專業人才,學生們除具有良好的職業道 德、能為老人提 供 基 本 的 生 活 照 料 服 務 外,還 應 具 有 專業的照護操作技能和一定的臨床基本知識,要能掌 握老人心理變 化,學會對重癥老年人進行臨終關懷, 還應具有高 度 的 職 業 認 同 感 及 敬 業 精 神[2]。老 年 保 健與管理專業的職業領域特點決定了學生們需要具 有自我成長的能力,用以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 職業能力。研究表明,巴林特小組的培訓有助于提高 受訓者的溝通能力,幫助其更好地理解服務對象的情 緒和心理,減輕職業壓力[7]。
3.2 巴林特小組活動深化情境教學的感知體驗 感 研究結果顯示,巴林特小組培訓模式可以提高護 士的情緒智力水平及情感感知能力[8-9]。傳統的情境 教學方法是以教師講授來引導學生在案例中體驗,而 將巴林特小組活動流程融入情境教學后,可使學生更 深入地理解情境案例,激勵每名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發 言,增強其學習積極性,更好地使其學到知識、掌握技 能,提高學生在案例中的情境體驗感和對教師授課的 滿意度。
巴林特小組活動使小組成員找到了情感出 口,并 得 到 同 伴 的 情 感 支 持,能 有 效 地 減 少 負 性 情 緒[10-11]。巴林特小組活動鼓勵學生提問、表達自己的 身心體驗和情感,使教師和學生之間有更多的溝通交 流。學生在學習 知 識 的 同 時,也能獲得被理解、被 尊 重的心靈體驗,這為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和共情能力培 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3 巴林特小組活動在情境教學中實施的注意事 項 巴林特小組活動被廣泛應用于醫學護理教育領 域,用以提高醫護人員共情能力,增強溝通能力,改善 壓力應對方式,舒緩職業倦怠感等[12-14]。本研究將巴 林特小組活動應用于老年保健與管理專業學生情境 教學中,取得了 一 定 成 效,但授課教師在實施過程中 應注意以下幾點:
(1)充分評估學生情況,注意學生的 語言表達習慣。對于學生表述不清的信息,教師要再 次引導其澄 清,避免造成信息傳遞錯誤。(2)教 學 中 非語言溝通 要 素 的 應 用。教師多給予學生鼓勵的眼 神、微笑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3)教師在案 例陳述階段,聚 焦 案 例 情 況 進 行 介 紹,不 做 過 多 擴 展性闡述。(4)學生在頭腦風暴階段以第一人稱進行表 述時,教師以傾聽記錄為主,不作評判。
綜上所述,巴林特小組活動是小組成員之間相互 交流、學習、啟發、提高的過程[15]。這樣的過程也體現 了師生之間教學相長的良性互動,突破了傳統教學以 教師為主導 限 制。學生在巴林 特 小 組 活 動 中 感 受 場 景案例更加深刻,提高了教學效果和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
護理論文投稿刊物:《護理研究》是中華護理學會及山西省衛生廳主管,中華護理學會山西分會、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與山西科大學護理學院聯合主辦的護理類綜合性學術刊物。
參考文獻
[1] 劉文紅,彭嘉琳.護 理 服 務 推 動“醫 養 結 合”養 老 模 式 發 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8):1023-1024.
[2] 王希晨,呂欣桐,周 令,等.醫養結合視角下養老護理員培訓相關 研究進展[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10):1380-1384.
[3] 秦月蘭,萬歡,龔蓓,等.巴林特小組對緩解護士職業倦怠的研究 進展[J].護理研究,2018,32(22):3524-3526.
[4] 王輝,趙培忠,唐欣元,等.情景模擬教學對護理學專業(重癥監護 方向)學生非技術技能培養的效果評價[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 2017,37(6):882-886.
作者:童立紡,宋延波,周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