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0月24日 分類:醫學論文 次數:
摘要:科學探究和創新意識是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五大要素之一,在化學教學中如何通過改進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此核心素養,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小組合作學習”和“實驗教學活動”是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與創新”素養的很好途徑。本文從化學核心素養的引領下,以“漂粉精的制備和原理”為例,簡述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深化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和創新這一核心素養。
關鍵詞:科學探究與創新 小組合作 實驗探究
一. 關于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是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核心。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科學探究與創新正是從實踐層面激勵學生創新,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能從問題和假設出發,確定探究目的,設計探究方案,進行實驗探究;在探究中學會合作。因此,落實科學探究與創新的重要途徑是注重實驗教學。通過化學實驗可以培養興趣,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發散學生思維,促進實驗創新和合作探究能力等。因此,教師如何在化學核心素養培育下,以實驗為載體,借助“小組合作”的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幫助學生落實化學核心素養的關鍵所在。
二. 以實驗為載體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實施策略
基于實驗教學現狀及學生學情,結合教學實踐總結出了以化學實驗為載體,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為“導一思一議一踐一評”:
“導”指“導學”可以是導學案,課本、化學模型,化學實驗或者化學事件。
“思”指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
“議”指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疑問,引發思考,進行小組合作交流。
“踐”指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或者根據已有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探究和數據整理分析
“評”指小組互評和教師點評 。
通過“小組導學”的方式在預習階段將新知及實驗基本信息進行整理,并根據已有知識提出疑問。
通過“小組交流”的方式根據實驗目的設計最佳實驗方案,主動發現和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
通過“小組互助實驗”的方式完成實驗操作,對觀察記錄的實驗信息進行加工并獲得結論.
通過“小組互評”的方式尊重實驗結果所得到的事實,提出進一步探究或改進的設想,在良性競爭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小組責任感。
三. 以實驗為載體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具體應用
本文以“漂粉精的制備和原理”為例,淺談以實驗為載體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具體應用。
1. 學情分析:
知識儲備:學生已有氯氣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的相關知識,了解氯氣和水及氫氧化鈉的反應原理,由此類推漂粉精的制備即氯氣和石灰乳的反應原理有一定的基礎。
能力儲備:學生已有基本實驗操作能力,學習了元素化合物知識之后對于此類物質的物理及化學性質的學習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2. 教學目標
(1)理解漂粉精的制備、作用原理;
(2)在小組合作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提高文字表達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
(3)在實驗探究及問題處理的過程中樹立科學探究精神,強化化學核心素養的形成。
3. 教學重點:漂粉精的制備和作用原理
難點:漂粉精的作用原理
4. 教學過程:
以上教學過程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主要以實驗為載體,將生活經驗化學化,化學知識生活化,從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由生活中的氯氣泄漏事故引入課題,讓學生在明確學習目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再通過小組學習模式,實驗探究,合作交流最終將漂粉精的制備,漂白原理和生活中的應用層層遞進的突破,在課堂上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了更多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機會,對落實學生的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教學論文范例: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施
四. 教學反思
目前,受傳統教學模式及學校實驗條件影響,實驗教學只是停留在理論上,部分學生實驗動手操作水平低,不擅長實驗設計,解決問題的實踐和創新能力差。在小組合作中部分同學沒有真正參與到探究實驗中,這就要求教師要依據一定的教學目的、教材特點和學生學情,通過挖掘教學中的實驗活動因素,確定實驗活動主題,創設真實實驗情境,在有限的條件下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化學實驗活動。
作者:蔡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