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4月13日 分類:政法論文 次數:
摘要:近年來我國出境務工者數量持續增加,境外務工人員遭遇人權問題的事件也隨之增加,對此本文對國際法人權保護機制進行梳理,探討運用國際法手段維護我國出境務工人員人權的具體方式,為向我國各境外務工者派駐企業、機構及維權法律工作組織對其提供人權維護支援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境外務工人員;國際法;人權
一、我國境外務工人員所遭遇的人權問題特點
(一)人權的基本定位
人權即身為人所享有的最基本的權利,其具有普適性和道義性。一般而言,個體享有的基本人權涉及了人的生命與人身安全,自由且合法享受經濟、社會、文化成果的基本權利。僅從當前國際社會發展現狀而言,出國務工者所享有的基本人權應涉及務工者在東道國所享有的基本人權,以及務工者所享有我國法律規定上的基本人權。在國際多邊合作環境下,東道國和本國共同簽署的條約、協定等也會賦予境外務工者特定的人權保障。
(二)我國境外務工人員所遭遇人權問題的主要表現
目前我國外出務工人員分布較為廣泛,在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均有存在,而在不同地區境外務工人員的人權問題表現也有不同,其中可以按照區域進行如下劃分:第一類,在北美,歐盟等地區,國際貿易的繁榮造成了很多發達國家公民失業的情況,很多國外務工人員在北美,歐盟等地區在求職過程都中遇到不平等待遇。
比如,國外務工人員在美國無論申請移民或者非移民簽證,雇主首先需要證明的是,雇傭國外務工人員不會影響美國有相似背景公民的就業。勞動法的嚴格要求造成了很多雇主拒絕雇傭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外務工人員,遭受不平等待遇,休息權無保障等問題。
第二類,在南美、東南亞等地區,我國境外務工人員有少數無法平等享受東道國社會保障、住所保障的權力。這一問題主要存在于民營出境務工組織機構輸出的境外務工人員中,其在務工人員輸送合作中難以得到輸出機構和東道國接收機構的雙重保障,東道國接收機構可能無法按照承諾提供應有的社會保障、住所權等,對我國境外務工人員人權造成一定損害。
二、國家法對境外務工人員保護性內容
(一)針對跨境務工人員保護的國際法
目前國際上針對跨境務工人員保護的法律主要為《移民工人公約》、《保護所有遷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員權利國際公約》。其中:《移民工人公約》由國際勞工組織大會于1975年6月訂立,1978年12月生效,在保證移民活動合法性及移民就業合法性的前提下,會員或與代表性雇用組織、工人協會協商的情況下,東道國應根據本國法律保證其就業、救濟及一般人權;《保護所有移徙及其家庭成員權利國際公約》由國際人權委員會于1993年初步訂立,于2003年正式生效,主要保障移徙工人在東道國的基本自由、享有正當法律程序、隱私權、知情權、受教育權、工作合同保障等權力。
(二)國際法針對跨境務工人員的人權保護內容對上文中兩條公約內容進行梳理,可總結國際法對境外務工人員的基本人權保護內容:
第一,生命與自由權。境外務工人員及其隨行家庭成員在公約成員東道國的生命權、自由權受該國法律保護,該國司法機關及各類執法機關不得行法律規定外的任何剝奪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員的行為,并有效保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員的隱私、通信、榮譽、英語,不得出現任何以政治打壓和政治教育為目的強迫勞動行為。
第二,平等權。境外務工及其隨行家庭成員在公約成員東道國的雇用條件、工作待遇、工作條件等受該國法律平等保護,在國家間有特殊雙邊協定的情況下還應提供不低于協定標準的額外待遇,任何雇主不得以任何因素免除面對跨境務工人員的法定義務。
第三,免遭酷刑、不人道待遇、有辱人格待遇、有辱個人尊嚴及文化尊嚴待遇或相應處罰的權利。公約成員國應全面保護遷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員的人道主義待遇、人格待遇,不得出現任何形式侵犯入境務工人員相應基本人權的行為。第四,社會保障與住所權。公約保障成員國公民在成員國內跨境務工時享有東道國法立法適用、雙邊或多變協定使用的社會保障及住所權。
三、基于國際法的境外務工人員的人權保護實踐路徑
由國際法規定來看,當前國際法對于我國境外務工人員的人權保護相對完整,對我國境外務工人員所遭受的常見人權問題均有一定預防和處置能力。因此我國司法機關、外交機構、社會性境外務工組織機構可按照如下路徑運用國際法保護所管轄、代理的境外務工人員的人權:首先,根據國際法與境外接收務工人員組織或機構提出人權保護的基本要求。
其次,在委托人或管轄人員遭受人權問題時,確定其是否存在違法東道國法律的行為或出現違法工作行為,如果出現此類行為則要求東道國司法機關按照東道國法律依法追究其責任,并避免執法過程中出現國際法禁止的侵犯人權的行為;最后,在境外務工人員的無違法行為且遭受人權問題時,我國相應機關及機構應依據國際法條例,合理援引雙邊或多邊協定內容為本國公民爭取權力,保證境外務工人員在東道國得到合法人權保障或賠償,并使侵犯我國境外務工人員人權的企業、機構、個人接受應有的法律懲罰。
[參考文獻]
[1]富學哲.從國際法看人權[M].新華出版社,1998.
[2]劉欣欣.中國海外移徙工人的人權保護[D].外交學院,2010.
[3]8USCS§1101(a)(15)(H)(i)(b).ImmigrationandNationalAct(移民與國籍法),2016.
政法方向論文閱讀:國際法在新時代中國的重要性探究
摘要:進入21世紀以后,國內經濟和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民眾的生活質量和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在全球的背景下,中國不管是在地區還是世界舞臺中地位和聲譽不斷加重,因此國際法的發展給予了良好的內部和外部環境。對于國際法來講,在我國和其他國家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法典,也是保持公平和正義的主要體現,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國際法的重要性逐步的凸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