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11月27日 分類:新聞中心 次數:
生態科學研究院研究人員職稱分為三個層次五個等級,初級職稱(技術員、助理工程師)、中級職稱(工程師)、高級職稱(高級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評定初級職稱一般是不需要發表論文的,評定中級、高級職稱多是需要論文,今天學術顧問具體分享生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如何發表論文?
一、工程師職稱評定學術成果條件。
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期間,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 公開出版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學術、技術專著或譯著 1 部以上(合著)。
2. 在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期刊公開發表與申報專業相關的論文 1 篇以上(獨撰或第一作者)。
3. 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撰寫與本專業相關的技術報告 1 份以上。
二、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定學術成果條件。
任現職期間,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 公開出版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學術、技術專著或譯著 1 部以上(獨著或合著,本人撰寫不少于 5 萬字)。
2. 在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中文核心期刊或以上級別刊物上公開發表與申報專業相關的論文(獨撰或第一作者)1 篇以上,或在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學術期刊公開發表與申報專業相關的論文(獨撰或第一作者)2 篇以上。
3. 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撰寫具有較高水平和實踐指導意義的本專業相關的技術研究報告 2 份以上。
4. 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廣東專利金獎、廣東發明人獎的可替代論文要求;榮獲 1 項以上廣東專利優秀獎(發明人排名前 3) 的可替代論文要求。
5. 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取得技術創新成果并實現轉化,近 3年年均銷售收入 800 萬元以上,或年均繳稅 100 萬元以上,可以1 份專業技術分析報告(字數不少于 3000 字)替代論文要求。
三、正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定學術成果條件。
任現職期間,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 公開出版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學術、技術專著(著或編著)1部以上(獨著或第一作者)。
2. 公開出版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學術、技術專著(著或編著)1 部以上(主要編著者),且在本專業或相關專業中文核心期刊或以上級別刊物上發表論文 1 篇以上(獨撰或第一作者)。
3. 在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中文核心期刊或以上級別刊物上公開發表與申報專業相關的論文 2 篇以上(獨撰或第一作者)。
4. 在本專業或相關專業的中文核心期刊或以上級別刊物上公開發表與申報專業相關的論文 1 篇以上(獨撰或第一作者),且獲得與申報專業相關的有較大價值的發明專利 1 項以上(第一發明人)。
5. 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廣東專利金獎、廣東發明人獎的可替代 2 篇論文要求;榮獲 1 項以上廣東專利優秀獎(發明人排名前 3)的可替代 1 篇論文要求。
6. 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取得技術創新成果并實現轉化,近 3年年均銷售收入 800 萬元以上,或年均繳稅 100 萬元以上,可以 1 份專業技術分析報告(字數不少于 3000 字)替代 1 篇論文要求。
7. 在 Nature、Science、Cell 發表論文或在專業領域影響因子 5.0 以上的科技期刊發表論文(獨撰或第一作者)的,論文的數量不作要求。
由上述要求也能看出生態科研研究院人員評職稱論文要求是比較嚴格的,尤其是正高級工程師,要發表國內核心論文,或者是國際核心論文,這些論文投稿難度是很大的,因此建議各位作者盡早的做準備,或者是詢問該平臺的學術顧問,幫助您盡早的發表論文。
生態科研人員可投稿刊物:《植物生態學報》(月刊)創刊于1955年,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植物學會主辦的我國生態學領域創刊最早的專業性學術刊物。主要刊登:植物生態學領域及與本學科有關的創新性原始論文或有新觀點的國際植物生態學研究前沿和動態的綜述。獲獎情況: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由本平臺整合撰寫,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分享只為學術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或整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