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05月16日 分類:新聞中心 次數:
2024年的高校畢業季即將到來,相比往年,今年不少國內高校先后發文,就學生如何在畢業論文中使用生成式AI、AI應用在論文中的比例等問題作出規范。也有學生稱,AI寫出的內容有時會出現錯誤。
人工智能領域專家表示,AI技術給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帶來的復雜性已是一個不能回避的現實。他鼓勵大學生使用AI輔助課程學習,但AI得出的成果應是學生經過思考和主動學習的結果,不能是簡單的“復制粘貼”。“面對新技術的沖擊,高校應加強對學位論文、畢業設計等的技術監管。人工智能技術的輔助,不能替代教育過程中學生的能力建設。”
一、不少學生借助AI為畢業論文搜集文獻、處理數據,但也有人發現部分AI生成內容是錯誤的
多名學生表示,自己會利用AI協助來檢索研究文獻。但有學生發現,AI檢索到的結果有時并不靠譜,并不太敢完全依賴AI這個幫手。盡管AI能很快給我一個結果,但許多用語不太自然、比較生硬,還可能有一些錯誤。自己需要重新把它們修改一遍,改一下語序、修改一些用詞。只能說它能夠給我一定的啟發,但作用有限。
二、有高校學生發布正確使用人工智能倡議,多所高校出臺規定規范學生畢業論文中使用AI
今年一些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在學院老師的支持下,起草了一份“大學生正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倡議”,倡議中提到:“理智并清醒地認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不盲目崇拜和過度依賴;主動培養自身的鑒別能力和媒介素養,在使用過程中對于其可能會生成的不良信息、虛假信息、違法信息等,能夠識別并正確處理。”
“比如在學術寫作中,生成式AI可能會捏造一些實際上不存在的參考文獻,這就違背了學術規范,無法保證內容的準確度;從本質上來說,許多生成式AI是根據語言上下文概率進行輸出的模型,這可能抹殺使用者的創新性,忽視小概率的事件和異常的情況。”如果盲目應用,可能造成寫出來的論文存在嚴重問題。
4月10日,湖北大學本科生院發布通知,宣布在本科畢業學生畢業論文審核過程中試行加入對文章使用生成式AI風險情況的檢測,如發現該論文檢測結果為“AI寫作高風險”,教師應指導學生進行修改。
4月28日,福州大學教務處也發布通知,決定對2024屆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進行AI寫作的檢測,檢測結果將作為成績評定和優秀畢業論文評選的參考依據。通知中介紹,此舉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學術道德和學術誠信教育,營造良好的學術生態,規范學生科學合理使用生成式AI技術,杜絕人工智能寫作、剽竊、偽造等學術不端行為,加強對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監控與管理”。
此外,一些學校提出學生應在畢業論文中主動披露人工智能使用情況、提醒學生規范合理應用。
今年中國傳媒大學本科生院下發了《關于加強2024年畢業論文(設計)中規范使用人工智能管理的通知》。隨后,該校多個學院出臺了規定細則,其中,該校繼續教育學院要求學生須明確披露是否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使用,須述使用方式、細節,包括模型/軟件/工具名稱、版本及使用時間。涉及事實和觀點引證的輔助生成內容,須明確說明其生成過程,并同時在畢業論文(設計)相應位置具體標注,確保真實準確和尊重他人知識產權。”
一些高校還確定了AI的合理使用情形、超標后的復檢辦法等執行細節。2024年1月,江西應用科技學院發布通知,對學生使用AI協作工具的情形進行了規范。該校稱:“人工智能工具僅可用于文獻檢索、數據處理等輔助工作,嚴禁直接應用于論文撰寫。學校倡導合理使用新工具、新技術,但要求學生通過自主思考、理解知識并自己動手實踐,發揮創造力。”
總之,AI就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大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弊端,高校以及學生都要合理的使用,充分發揮其價值。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由本平臺整合撰寫,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分享只為學術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或整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