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年02月27日 分類:新聞中心 次數: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昨天,人社部發布消息,經國務院同意,人社部、財政部聯合印發了《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暫行辦法》明確規定,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只要滿足一定條件即可自由銜接轉換,且無論如何轉變,都將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隨同轉移,累計計算權益。這是繼國務院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之后出臺的又一項重要政策,主要是解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兩大制度的銜接問題。
職工保城鄉保可相互轉
人社部統計,2012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62億人,同期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農民工人數僅為4543萬。換言之,絕大部分農民工都游離在這一制度之外。而截至2013年底,全國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總人數達到4.98億,其中2399萬為城鎮非從業居民。
根據《暫行辦法》規定,參保人員達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后,可申請辦理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手續,只要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含延長繳費至15年),就可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轉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并享受相應的待遇,如不滿15年,可從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暫行辦法》提出,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胡曉義認為,對于長期的預測分析,要分析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分析人口結構的變化趨勢,然后作出財務上的精算。作預判和預測,是對遠期負責的表現,是有憂患意識的一種表現,但是拿它來嚇唬老百姓就不恰當了。目前,我國正在綜合各方面的分析,建立自己的精算模型結構,建立自己的養老金缺口預判和預測機制,為政府制定長期的政策提供更充分的資料,做更充足的準備。
經濟職稱論文范文:市政工程評職論文發表淺論如何有效控制市政工程造價。
摘要:市政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工程造價的控制,就是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標投標階段和施工階段,把建設項目投資的發生控制在批準以內,隨時糾正發生的偏差,以保證項目投資管理目標的實現,以求在各個建設項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財力,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就以工程造價的控制全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字:市政工程評職論文發表,核心期刊論文發表,市政工程,工程造價,有效控制
市政工程指的是為了發展社會公益事業而開展的一項盈利性質的服務工程。比如, 城市交通、園林建設、綠化、路燈等都是市政工程項目的組成部分。要想使上述工程得以順利完成, 就必須要有強大的資金作為基礎。我國早期的市政工程建設項目基本上都是由政府出資建設的, 但是目前的市政工程項目的資金來源卻是非常多元化的。由于市政工程資金投入方式的不斷變化,市政工程造價的控制問題也一直是市政工程建設過程中所面對的一大難題。因此,只有通過合理地控制市政工程造價全過程,才能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一:建設項目決策階段工程造價控制
建設項目決策正確,意味著對項目建設做出科學的決斷,以及在建設的前提下,優選出最佳投資行動方案,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這樣才能合理地估計和計算工程造價,并且在實施最優投資方案過程中,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而工程造價的確定與控制貫穿于項目建設全過程,但決策階段各項技術經濟決策,對該項目的工程造價有重大影響,特別是建設標準水平得確定、建設地點的選擇、工藝的評選、設備選用等,直接關系到工程造價的高低。
而目前工程項目決策階段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人為因素造成概算降低,有些項目在申請立項階段,為了能使項目盡快通過批準,有意壓縮工程投資,預留資金缺口。
2.在初步設計階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深度,存在較多設計上的漏洞,概算中設備和材料價格不按市場行情制定。
3.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建設單位提出超過設計標準的過高要求,如管理用辦公設施面積增大,裝修超標準等。
因此,對市政工程建設必須做好決策階段的投資估算,充分重視編制投資估算的必要性,投資估算應真實反映設計內容,進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價,使有限的建設資金得以充分利用。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由本平臺整合撰寫,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分享只為學術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或整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