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6月11日 分類:期刊知識 次數:
環境微生物領域晉升職稱對論文要求是比較嚴格的,一些作者也在咨詢環境微生物領域的正規期刊,下面學術顧問整理了一些英文刊物,都是正規的期刊,影響因子也比較高,發表論文人員可作為參考:
1、Cell Host & Microbe(細胞宿主與微生物)15.127中科院一區,月刊,不免費開放。分類為微生物學、寄生蟲學和病毒學。涉及范圍包括:分子與細胞微生物學、微生物病原體、宿主細胞和免疫對微生物的應答、免疫逃避及感染治療等。
2、Nature Microbiology(自然:微生物學)14.763中科院一區,不免費開放。凡是涉及微生物學的所有領域均可,具體包括:微生物的進化、生理及細胞生物學、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宿主和環境的相互作用及抗菌藥物及抗生素耐藥性問題。、
3、Trends in Microbiology(微生物學趨勢)12.869中科院一區,月刊,不免費開放,由Cell出版。期刊宗旨是提供一個多學科論壇討論微生物學的各個領域,從細胞生物學、免疫學到遺傳與進化,也包括病毒學、細菌學、原生動物學及真菌學。期刊范圍涉及環境微生物學、生物多樣性、分子微生物學,也包括基因組學、動植物宿主與病原菌的相互關系、宿主免疫應答等內容。
4、Microbiome(微生物組)11.027中科院一區,免費開放。致力于解決微生物菌群存在的問題,如微生物檢測、生物信息學、宏組學技術、菌群與宿主相互關系、微生態學等。
5、ISME Journal(國際微生物生態學協會期刊)8.721中科院一區,月刊,Nature子刊,不免費開放。期刊涉及范圍包括:微生物群體與群落生態學、微生物間及微生物與宿主相互作用、基因組學及后基因組學方法在微生態中的應用以及環境中微生態及功能的多樣性。
6、Gut Microbes(腸道微生物)7.353中科院一區,雙月刊,不免費開放。致力于胃腸道疾病的腸道菌群分析。
7、mBIo6.445中科院二區,免費開放。期刊性價比很高。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和基因組學,環境科學,進化,免疫學,傳染病和生理學。涵蓋的主題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真菌和簡單的真核生物,以及所有類型的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
8、mSystems6.301中科院二區,免費開放。與mBio略有不同,對于研究方法的偏好性:微生物組,基因組學,宏基因組學,轉錄組學,代謝組學,蛋白質組學,生物信息學和計算微生物學的研究交叉學科。
9、PLoS Pathogens(公共圖書館-病原學)5.907中科院二區,月刊,免費開放。期刊涉及范圍廣泛,包括但不限定于:宿主與病原菌的互作、宿主對病原菌的免疫應答、病原菌的致病機理、爆發性病原菌等。期刊不接收對病原菌的純描述性文章。
10、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抗菌劑化療期刊)5.167中科院二區,月刊,不免費開放。1977年創刊,在抗菌藥物研究方面的期刊中屬于一流期刊。期刊較為關注抗菌藥物的研究,如抗細菌藥物、抗病毒藥物、抗真菌藥物、抗原生動物藥物等。
11、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抗菌藥物與化療)4.921中科院二區,月刊,不免費開放。期刊注重抗菌藥物的應用、藥理機制與其他化學療法的研究內容,也發表關于動物模型、藥物描述以及臨床試驗的研究。覆蓋化學、合成生物學,抗生素耐藥性機理、藥敏試驗,生物應答,抗病毒藥物等。
12、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環境微生物學)4.686中科院二區,月刊,不免費開放。對微生物與微生物、微生物與宿主、微生物與環境互作的理解。
13、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英文版)4.611月刊。創刊于1996年,是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主要刊載自然科學各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具有創新性的、高水平的、有重要意義的研究成果,以促進國內外的學術交流。
14、Journal of Virology(病毒學雜志)4.24中科院二區,半月刊,不免費獲得。刊發病毒學相關領域的新發現和研究成果,覆蓋動物病毒、古生菌、細菌、真菌、植物、原生動物等,還包括病毒結構和組成、病毒基因的復制、病毒基因的多樣性和衍化。
15、Food Microbiology (食品微生物學)4.155微生物學二區,雙月刊,期刊涉及范圍:食品制作或食品安全中微生物的生理、遺傳、生化及行為;食品加工制作過程中微生物的作用;食源性微生物及毒力因子檢測、鑒定等的方法;品安全中的微生物;食品腐敗中的微生物。
16、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微生物學前沿)4.023中科院二區,免費開放。期刊范圍:抗菌藥物、耐藥性及化學療法,微生物生理及代謝,水域微生物,微生物共生,極端環境微生物,食品微生物,植物與微生物互作,感染病等。
17、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學)3.815中科院二區,半月刊,不免費開放。相比mBio和mSystems,此期刊更加親民。接收文章偏好性:應用微生物研究的各個方面的描述,微生物生態學的基礎研究,以及關注具有實用價值的微生物主題的遺傳和分子性質的研究。研究必須解決顯著的微生物學原理,基本微生物過程或應用或環境微生物學的基本問題。所考慮的主題包括與食品,農業,工業,生物技術,公共衛生,植物和無脊椎動物有關的微生物學以及與微生物生態學相關的細菌,真菌,藻類,原生動物和其他簡單真核生物的基本生物學特性。新的重要發現,以促進對微生物學的理解,以及其他科學家可能建立的。
18、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FEMS微生物生態學 )3.491中科院二區,不免費開放。刊載涉及土壤、水域及大氣中的微生物生態學內容,也包括微生物與其它有機體之間相互的作用的研究內容。
19、Microbial Ecology(微生物生態學)3.188中科院三區,雙月刊,不免費開放。期刊涉及生物-海洋與淡水生物學、地球科學、海洋科學、海洋環境科學。
20、BMC Microbiology(BMC 微生物學)2.989中科院二區,月刊,免費開放。期刊范圍涉及所有微生物的文章-細菌、古菌、藻類和真菌、病毒,單細胞寄生蟲和蠕蟲。微生物生物學和生物化學所有方面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細胞生物學、基因組學、信號傳遞、微生物與環境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對感染和疾病的機理和功能的見解,以及生物技術在科學和工業中的應用。
21、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Reports(環境微生物學報)2.975中科院二區,微生物學、生物工程、病毒學、酶工程、發酵過程、細胞工程、環境工程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技術和新進展。
22、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EM和EMR發表實驗性和理論性文章,以促進我們對環境中微生物生命活動、微生物群落、微生物互作以及微生物驅動環境過程的理解。期刊論文的標準是文章原創性和重要性達到領域前10%。EM是月刊,EMR雙月刊,兩者接受范圍、投稿網站、編輯組及審稿流程全部相同,文章接受但不限于以下研究:微生物群落:結構、功能關系及群體行為,微生物互作、微生物與植物、動物、非生物因子的互作,病原體生態和環境流行病學,對環境信號和壓力的響應,微生物影響的全球變化,種群生物學和結構等。
23、Bioresource Technology,BT發表關于生物資源技術的基礎、應用和管理的實驗性文章、綜述、案例研究和短訊文章。該期刊的目的是促進和傳播以下領域的發展:生物質、生物廢物處理、生物能源、生物轉化、生物系統分析和轉化/生產相關的技術,雜志主題包括:生物燃料:液態和氣態生物燃料的生產、建模和經濟學;生物過程和生物產物:生物催化和發酵;生物質和原料利用:農業-工業殘留物的生物轉化;環境保護:生物廢物處理;生物質的熱化學轉化:燃燒、熱解、氣化、催化。
以上都是環境微生物方向的正規英文期刊,除此之外國內刊物也有很多本,學術顧問在這里推薦了一本中文期刊供參考:
環境污染與防治介紹最新環保科學技術和方法,報道國內外最新環保信息。本刊適合行政職能單位,環境科研機構,環保工程設計企事業單位,環境管理機構,大專院校、廠礦企業等人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