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08月13日 分類:期刊知識 次數:
很多人員晉升副高、正高級職稱時往往需要核心論文,而國內有七大核心,該選擇哪類刊物發表,這就需要先看要求的是北大核心還是科技核心,兩者還是有一定的區別,今天從多個角度來分析科技核心和北大核心的區別,以利于作者選擇合適的刊物。
第一、編輯出版單位不同
科技核心期刊就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出版單位是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選取經過了嚴格的同行評議和定量評價,是中國各學科領域中較重要的、能反映本學科發展水平的科技期刊。
北大核心是由北京大學圖書館及北京十幾所高校圖書館眾多期刊工作者及相關單位專家參加的研究項目,項目研究成果以印刷型圖書形式出版,具有一定官方性質。
第二、學科分類原則不同
北大核心期刊劃分學科,會考慮學科期刊的數量,期刊性質等多種因素,設置學科類目74個。
科技核心是根據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學科分類國家標準和《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第4版)》的學科分類原則,同時考慮綜合性期刊情況及各學科期刊數量與學科性質差異,增設了綜合類和理工大學、工業綜合類、管理學類,對農業學科及醫藥衛生類學科作了進一步細分,共設55個學科類目。
第三、期刊的來源與范圍不同
北大核心期刊以52種數據庫或文摘刊物作為評價指標統計源,統計文獻量總計達943萬篇,涉及期刊1.2萬種,通過多指標綜合評價的定量評價方法及定性評價,取各學科專業期刊數量的15%和進入統計的期刊數量的2%,共評選出1798種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的選擇原則是:①期刊文獻的同行評審;②期刊文獻計量指標;③期刊的社會和學科影響;④期刊文獻是否反映了本學科的研究成果;⑤照顧新興學科和高技術學科;⑥適當的地區性考慮;⑦在國際和國內的顯示度。
第四、評價指標體系不同
北大核心期刊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評價指標體系由7個評價指標組成: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影響因子、被摘率、獲獎或被重要檢索工具收錄。
科技核心期刊定性評價力度相對小一些,評價計量指標選擇了兩部分共15項指標:①期刊引用計量指標: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擴散因子、引用期刊數、即年指標、他引率、被引半衰期。主要顯示期刊被讀者使用和重視的程度,以及在科學交流中的地位與作用。②來源期刊計量指標:來源文獻量、參考文獻量、平均引用率、平均作者數、地區分布數、機構數、國際論文比、基金論文比。通過來源文獻的統計分析,全面描述該期刊的學術水平、編輯狀況和科學交流程度。
第五、出版周期不同
北大核心期刊每三年出版一次,出版時間比數據統計有所滯后,反映期刊變化不夠及時。
科技核心期刊每年更新,能夠較快的反映期刊發展動態。
上述就是北大核心和科技核心的區別,兩大數據庫刊物也是有所交叉的,有的期刊是雙核心期刊,既是北大核心也是科技核心,具有較高的含金量,作者也可以結合自己的需求選擇相應的刊物,以免因為刊物級別不符而耽誤論文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