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12月18日 分類:期刊知識 次數:
今天給大家精心挑選了微生物耐藥性論文成功發表案例,包含題目,摘要,關鍵詞等,可供作者學習和參考,還有一些英文案例,希望可以激發大家的文章寫作靈感,多閱讀文獻,才能更好的發表自己的文章。
1、機器學習在微生物耐藥性預測中的應用
摘要:由于抗微生物藥物尤其是抗生素的濫用或過度使用,微生物耐藥性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領域的緊迫挑戰。近年來,隨著高通量測序技術的迅猛發展,微生物組學數據呈指數級增長,利用機器學習預測微生物耐藥表型和識別耐藥標志物具有重要意義。有監督式學習和無監督式學習的機器學習方法已成功應用于早期微生物耐藥性的準確預測。通過分析微生物的基因組和耐藥性數據來構建機器學習預測模型,可提高對微生物耐藥性的預測能力,制定更有效的抗生素合理使用策略,從而控制微生物耐藥性的傳播。綜述了微生物耐藥性領域常用的機器學習算法和機器學習模型的具體構建流程,并總結了機器學習在微生物耐藥性預測中的應用及發展前景,旨在為未來各項耐藥監測提供科學參考。
關鍵詞:機器學習;抗微生物耐藥性(AMR);抗生素;基因組;深度學習;
基金資助: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項目(2024A151501118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2177226);
2、277例糖尿病足感染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耐藥性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感染病原微生物分布和耐藥情況。方法 以橫斷面調查形式統計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間我科277例住院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歷資料,記錄其基本情況、創面特征、病原菌和耐藥類型,統計分析病原菌分布、耐藥率和多重耐藥菌感染的危險因素。結果 在277例患者中共培養出病原微生物228株,包括革蘭陽性菌104株,革蘭陰性菌115株,真菌7株,放線菌2株。革蘭陰性菌在Wagner分級>3級和潰瘍病程>30 d的患者中所占比例顯著增加。革蘭陽性菌對青霉素、紅霉素耐藥率較高,對萬古霉素、利奈唑胺最敏感;革蘭陰性菌對三、四代頭孢菌素耐藥率較低,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最敏感。Wagner分級>3級和潰瘍病程>30 d是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 糖尿病足感染病原微生物分布存在異質性,Wagner分級>3級和病程>30 d的病例以革蘭陰性菌感染率高,多重耐藥菌感染風險高,應及時針對性調整治療方案。
關鍵詞: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耐藥;
DOI:10.16016/j.2097-0927.202405104
3、基于全健康理念的微生物耐藥性監測體系研究進展
摘要: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被認為是全球十大公共衛生威脅之一。基于全健康(One Health)策略應對微生物耐藥性已成為全球共識。其中,AMR系統監測作為AMR應對策略的基石,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國、英國、美國和歐盟基于全健康理念進行AMR監測的現狀和進展,并全面比較了這些國家和歐盟AMR監測系統的異同。研究表明,跨國家、跨地區和跨部門的AMR監測合作正日益增強,然而,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仍然存在顯著差異。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AMR監測系統優先考慮人類和動物健康,對于環境領域的監測則相對不足。鑒于當前形勢,中國仍需繼續在人類、動物、食品和環境等各個領域推進標準化的AMR監測數據共享和整合,努力構建全面、系統的“全鏈條”AMR監測體系,以更好應對這一全球公共衛生挑戰。
關鍵詞:微生物耐藥性;微生物耐藥性監測體系;全健康;
基金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32170141);
4、生菜中重要致病微生物污染與耐藥性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生菜中重要致病微生物污染情況及菌株的耐藥性。方法 在宿遷市種植、流通、餐飲等環節采集312份生菜,進行致病微生物檢測和鑒定,并對分離到的菌株進行藥敏測定。結果 生菜中共檢出了致病微生物38株;流通環節的檢出率最高(21.64%),檢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6.960, P<0.001); 24株大腸埃希氏菌中,有13株對至少一類抗菌藥物耐藥,主要為氨芐西林(50.00%)和萘啶酸(50.00%),多重耐藥率為50.00%(12/24);6株沙門氏菌對抗菌藥物均產生不同程度的耐藥,主要是四環素(100.00%)和米諾環素(100.00%), 4株存在多重耐藥。結論 生菜中致病微生物檢出率較高,檢出的沙門氏菌和大腸埃希氏菌存在一定程度的多重耐藥情況,應該持續開展監測。
關鍵詞:生菜;致病菌檢測;抗生素耐藥性;食源性微生物污染;
基金資助:宿遷市科技局市級科技計劃項目(Z2021067); 2023—2025年度江蘇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微生物重點實驗室任務項目~~;
5、創傷性傷口分泌物中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和耐藥性分析
摘要:目的 探究創傷性傷口分泌物中所檢出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和耐藥性,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參考數據。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杭州市富陽中醫骨傷醫院收治的1 689例不同住院患者創傷性傷口分泌物中檢出的病原菌1 836株,使用VITEK-MS質譜儀和VITEK-2 Compact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分析系統,結合K-B法進行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結果 共檢出1 836株病原菌,其中革蘭氏陽性球菌1 187株,占64.65%,革蘭氏陰性桿菌504株,占27.45%,革蘭氏陽性桿菌134株,占7.3%,真菌3株,占0.16%;革蘭氏陽性球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395株(21.51%),表皮葡萄球菌321株(17.48%),溶血葡萄球菌117株(6.37%),沃氏葡萄球菌102株(5.56%),人葡萄球菌人亞種36株(1.96%)。革蘭氏陽性桿菌以蠟樣芽孢桿菌為主有113株(6.15%),而革蘭氏陰性桿菌中銅綠假單胞菌147株(8.01%),大腸埃希菌102株(5.56%),陰溝腸桿菌66株(3.59%),奇異變形桿菌24株(1.31%)。
關鍵詞:傷口分泌物;病原微生物分布;耐藥性;
基金資助:浙江省醫藥衛生科技項目(編號:2024KY1455);
6、高海拔牛糞的堆肥發酵對其營養成分、微生物組成及耐藥性基因ARG豐度的影響
摘要:高海拔地區畜牧業發展迅速,牲畜糞污排放日漸增多,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有較大的威脅。因高海拔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點,如海拔高、氣候寒冷和晝夜溫差大等,導致高海拔地區糞污的資源化利用較難實現。因此,高海拔地區選擇適宜當地條件的糞污處理模式是糞污的資源化利用關鍵。本研究將復合微生物添加至糞污混合物,再應用智能化膜系統的堆肥方式,以期揭示復合微生物及智能化膜對牛糞資源化利用的效率及相關耐藥基因的影響。結果表明,應用復合微生物的智能化膜堆肥發酵后明顯提高牛糞有效鉀含量。此外,16S測序結果表明,與當地的存儲牛糞(NF)、土壤(LL)和新鮮牦牛糞(MN)相比,堆肥發酵后牛糞中噬幾丁質菌、鞘氨醇桿菌等的豐度明顯上調,而不動桿菌、金黃桿菌和波波桿菌等出現明顯下調。16S基因組檢測結果表明,堆肥發酵后抗生素的耐藥性明顯下降,qPCR結果證實,其中喹諾酮類耐藥基因qnrD和qnrS,四環素類耐藥基因tetW出現明顯下調。
關鍵詞:高海拔;牛糞;堆肥發酵;ARG;
基金資助: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東西部合作項目(編號:DKBF-2022-15);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4.14.034
7、泌尿系統感染患者微生物檢驗病原菌分布特點與耐藥性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泌尿系統感染患者微生物檢驗病原菌分布特點與耐藥性。方法 選取鎮遠縣人民醫院于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收治的760例泌尿系統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其微生物檢驗結果,根據結果對其病原菌分類,分析主要病原菌對抗菌藥耐藥性的影響。結果 病原菌共220株,顯示革蘭陽性菌種類34株,革蘭陰性桿菌種類186株。此外,尿路感染的革蘭陰性桿菌對阿米卡星、哌拉西林、美羅培南、亞胺培南的耐藥性相對較低,對慶大霉素、復方新諾明、環丙沙星的抵抗力相對較高,對氨芐西林的耐藥性卻非常高。萬古霉素類的藥物對革蘭陽性菌具有較低的耐藥性,而青霉素、慶大霉素和紅霉素的耐藥性則非常高。結論 治療泌尿系統感染的患者時,需要依據藥物敏感性數據來掌握病原體的改變和耐藥性,并經由微生物檢測技術對患者體內病原菌種類進行精確分類,提高抗生素的臨床使用針對性,在臨床中更精確控制抗生素用量和藥物組合配比,提升臨床質量。
關鍵詞:泌尿系統感染;微生物檢驗;病原菌;耐藥性;
DOI:10.19435/j.1672-1721.2024.18.016
這些都是微生物耐藥性方向成功發表的文章范例,作者無論是發表中文論文,還是英文論文,多參考過來人的意見很重要,少走一些彎路,更容易成功發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