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12月24日 分類:期刊知識 次數:
今天重點介紹植物遺傳資源學報,是被多家國內國際核心數據庫收錄的刊物,也是收綜述的一本期刊,通過這篇文章作者可以了解到期刊的征稿范圍,征稿要求,審稿流程以及往期接收的綜述文章,對各位作者投稿論文是有幫助的。
1、報道內容
為大田、園藝作物,觀賞、藥用植物,林用植物、草類植物及其一切經濟植物的有關植物遺傳資源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創新性學術論文和高水平綜述或評論。
2、數據庫收錄情況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中國農林核心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全國優秀資源期刊。被CA、JST、CABI及《科技期刊世界影響力指數(WJCI)報告》收錄。
3、稿件要求
來稿要求內容充實且具有創新性, 數據可靠, 條理清楚, 論述有據, 文字精練, 圖表簡明。并綜合其在下述方面的表現:(1)立題的科學意義/ 學術價值;(2)對科研進展的了解和引用;(3)方法或其應用的創新性; (4)方法的科學性;(5)論證的邏輯性;(6)結果及其分析的合理性;(7)結論的科學性及可參考性/ 推廣應用的前景;(8)信息量與寫作質量。
4、植物遺傳資源學報寫作要求
原則上全文一般不超過12000 字(包括圖、表及圖版)。來稿含中英文題目(務求簡明,主題明確,盡量控制在20 個漢字以內)、中英文摘要(說明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最終結論等,重點是方法創新和成果結論;中英文摘要呼應)、關鍵詞(3~6 個)。中英文摘要是以提供文獻內容梗概為目的, 簡明、確切地論述文獻重要內容的短文, 中文摘要文字300-500字,英文摘要可適當增加字數。
前言應簡明介紹論文提出的背景、意義以及涉及本研究的相關國內外研究狀況,進而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及希望達到的預期效果;材料與方法應交待清楚,尤其是試驗方法應逐項詳細說明,引用他人方法需標注參考文獻。
方法有改進處須作交待,資料分析應說明分析方法;結果與分析是文稿的精萃,要體現圖文并茂,層次清晰,有理有據,圖表務必清楚、簡明;討論主要針對本研究結果與前人研究結果相同、相近或相反的結論進行評論,切不可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或與本研究無關的討論。
綜述性論文應對文稿主題作全面綜述,包括國內外情況,提供的信息量要大,涉及的時空要長,使讀者能比較全面的了解本研究領域歷史現狀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綜述性文章不僅是資料的綜合,還要有作者的評述。
5、審稿程序
收稿審查(研究方向、基本寫作要求、與已有文獻的相關性)、兩位專家外審、責任編委審核、編輯部主任復審、終審專家審閱、責編初審、責編復審、稿件三校(優質稿件將在中國知網上予以網絡優先出版)。不論退稿或是錄用稿件均會給出具體的審稿意見,未送審的退稿不收取審稿費,可直接改投其他期刊。
稿件處理時間一般為3 個月,作者可隨時上網跟蹤審稿進程;若審稿時間超過3 個月,可打電話咨詢。所有在處理稿件嚴禁一稿多投,如經發現,不僅取消該稿的發表資格,而且取消該稿第一作者及其通信作者此后3 年內向本刊的投稿資格。
6、接收的綜述文章
綜述文章一、植物分枝形成及影響分枝數主要因素的研究進展
摘要:植物分枝(分蘗)是一個復雜且受嚴格調控的發育過程,顯著影響植物的形態建成及產量,是植物理想株型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植物分枝形成至少需要兩個重要步驟,一是腋生分生組織的形成;二是腋芽的形成及生長發育成分枝。近年來,已經證實多種因素調控這些過程,并最終影響植物分枝數。本文簡述了植株分枝形成的分子調控機制,包括植物腋生分生組織形成關鍵基因調控網絡和腋芽形成及生長關鍵基因調控網絡,綜述了多種內源激素包括生長素、細胞分裂素、赤霉素、油菜素內酯和獨腳金內酯,營養物質蔗糖和環境因素光對分枝形成的影響,旨在為培育具有理想株型的高產新品種奠定基礎。同時探討了激素之間相互作用對分枝形成的調控,并分析了油料作物分枝研究現狀及未來的努力方向,以期為塑造理想株型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分枝;激素;環境因素;調控機制;
基金資助: 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2022LZGC021,2022LZGC022); 泰山學者項目(tsqn202312285,tspd20221107)~~;
DOI: 10.13430/j.cnki.jpgr.20240315001
綜述文章二、大豆鐵元素吸收轉運和利用生理與分子機制研究進展
摘要:鐵是植物細胞生命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參與呼吸作用、葉綠素生物合成、光合作用等生命過程。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鐵元素,但是有效鐵的利用受到限制,導致植物缺鐵,而植株缺鐵直接關系到其生長發育和花粉活力及品質形成,進而造成產量損失。解決該問題的重要舉措在于提高大豆對鐵元素的吸收轉運和高效利用。因此,掌握大豆鐵吸收轉運和利用規律并明確其分子遺傳機制是實現大豆鐵營養高效的重要前提。鐵營養高效性屬于數量性狀,受多基因控制,基于其相關功能基因研究培育“高鐵大豆”是未來熱點之一;此外,通過輪回選擇和定向選擇也可以有效改良大豆的缺鐵失綠癥。基于此,本文重點闡述了鐵元素在大豆體內的作用、吸收、分配和轉運及其過剩產生的毒害現象以及鐵元素參與大豆固氮作用,缺鐵和高鐵對大豆生長發育的影響等內容,并綜述了國內外大豆鐵元素吸收、轉運機制和分子調控機理方面的進展及重要科學問題,旨在為大豆鐵營養高效利用提供理論信息。
關鍵詞: 大豆;鐵;鐵轉運;鐵中毒;缺鐵失綠癥;
基金資助: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21YFD1201603-4);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208085MC61); 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項目(KJ2021A0200); 安徽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 安徽農業大學引進與穩定人才項目(yj2018-38)~~;
DOI: 10.13430/j.cnki.jpgr.20240207001
綜述文章三、禾本科植物EMS誘變研究進展
摘要:EMS是化學誘變中最常用的誘變劑,EMS誘變具有單個堿基點突變率高、成本低、易操作等優點,通過EMS誘變獲得突變體可以為育種和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有利的材料。EMS誘變技術的關鍵是確定EMS濃度和誘變時間,一般以達到半致死率的濃度和時間為最佳處理組合。禾本科植物中主要以種子為誘變材料,同時花粉、愈傷組織以及依靠營養繁殖的禾本科植物的營養器官也可以作為誘變材料。不同植物材料對EMS的耐受性不同,花粉最敏感,其次是愈傷組織,無性繁殖材料和種子的耐受性較強。突變體的篩選方式包括表型對比篩選、逆境定向篩選和正、反向遺傳學篩選。本文綜述了近年來EMS誘變技術在禾本科植物育種和基因功能研究中的應用,介紹了EMS的誘變原理、誘變劑濃度、處理時間、誘變處理材料的選擇及突變體的篩選,并對未來禾本科植物中的EMS誘變研究進行了展望,為今后禾本科植物的EMS誘變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禾本科;EMS;誘變;突變體;
基金資助: 2023年湖南省林業生態保護修復及發展項目~~;
DOI: 10.13430/j.cnki.jpgr.20231120001
綜述文章四、水稻耐冷研究現狀與黑龍江省粳稻耐冷生物育種策略
摘要: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極端天氣事件發生概率顯著上升。作為我國水稻商品糧重要生產基地,黑龍江省是低溫冷害頻發地區,黑龍江省粳稻在苗期和生殖生長期(含孕穗期、開花期和成熟期)都容易遭遇低溫脅迫。低溫脅迫是黑龍江省粳稻生產的重要限制因素,提高黑龍江省粳稻品種耐冷性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生產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本文在回顧水稻耐冷鑒定方法和遺傳研究同時,通過分析黑龍江省粳稻近20年(2006-2023年)育成品種的耐冷數據發現,隨著近年來審定品種數量“井噴”,品種耐冷性呈現整體下降趨勢;其次,通過基于參考基因組的比較作圖發現,苗期和生殖生長期耐冷性大多受獨立的位點或染色體區段控制,遺傳重疊(包括一因多效位點和連鎖區段)比例在21%左右,其中負調控位點占比20%。對當前黑龍江省粳稻耐冷育種工作而言,針對上述遺傳重疊位點/區段和負調控位點開展深入研究,將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育種工作效率。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黑龍江省粳稻耐冷生物育種策略以及苗期與生殖生長期耐冷性同步改良的具體建議。
關鍵詞: 黑龍江省早熟粳稻;耐冷性;遺傳重疊;生物育種改良;
基金資助: 農業生物育種重大專項(2022ZD0400404)~~;
DOI: 10.13430/j.cnki.jpgr.20240303001
上述就是分享的植物遺傳資源學報征稿要求,還有很多作者想要了解2-3分的植物方面sci雜志推薦,作者找到合適的期刊安排投稿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