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年03月04日 分類:期刊知識 次數:
今天介紹一本植物研究成果的權威發布期刊,西北植物學報,是雙核心期刊,主要刊登植物結構與生殖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植物生理生化、植物遺傳育種學、植物基因工程、植物分類與系統進化、藥用植物化學成分與活性鑒定以及植物群落生態學、生物多樣性、植被演替、植物區系地理學等方面具有原創性的學術論文。
西北植物學報征收論文的部分格式要求如下:
1、來稿文字篇幅以不多于12 000字為宜,提交論文為Word格式文件,通欄排版。
2、標題及作者、單位名稱
標題力求簡明、準確、具體、規范,字數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最好不用副標題,中英文標題含義應一致。作者數量不能超過6人;作者姓名漢語拼音采用姓前名后,姓與名之間留空格,姓氏字母全部大寫,名首字母大寫,其余字母小寫,雙名連寫,姓、名均不能縮寫;姓名右上角用阿拉伯數字序號標明所屬單位,只有1個單位不標注。
作者的工作單位均應包括單位全稱(具體到二級單位)、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單位名稱與省市之間應以逗號“,”分隔。有2個以上工作單位的在名稱之前用阿拉伯數字按照排列順序依次標記序號,各工作單位之間連排時以分號“;”分隔。整個工作單位數據項用圓括號“()”括起。
3、摘要和關鍵詞
在中英文摘要中不要出現背景知識、自我評論性描述。不使用‘本研究’、‘本試驗’、‘我們’等第一人稱,中英文摘要撰寫內容請涵蓋‘目的意義’‘方法’‘結果’‘結論’四要素(必須列出4個提示詞)。
摘要應是一篇相對獨立完整的短文,其中出現的特有處理、指標代號、縮寫,首次出現應注明含義,不能影響讀者閱讀理解;盡可能多展示文章研究結果,字數350字左右,中英文一致。關鍵詞一般選3~8個核心、熱點主題詞及重點研究區名稱,能反映研究特色。中英文關鍵詞須對應并同序,詞間用分號“;”分隔。
4、中圖分類號和資助項目
來稿需注明“中圖分類號”,依據《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核查后補充,置于關鍵詞下。正文首頁腳注處須注明論文資助項目來源、項目名稱及其編號,以及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學位,職稱,研究方向,E-mail。
近期《西北植物學報》青年編委學術報告:
報 告 人:劉 向 青年研究員(蘭州大學)
報告題目:高寒草甸植物群落與葉片病原真菌之間的關系
報告人簡介:
劉向,蘭州大學生態學院/草種創新與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青年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甘肅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19年博士畢業于復旦大學。
主要從事群落生態學方向的研究,關注以高寒草甸植物病原真菌與植物群落的相互作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等。近年來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Ecology(3篇)、New Phytologist(2篇)、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Oikos、Oecologia(2篇)和Annals of Botany等國際生態學/植物學經典刊物發表研究論文十余篇,另以共同作者身份發表論文30余篇,擔任西北植物學報青年編委。
植物研究成果還可以發表在這些英文刊物上:
New Phytologist 是一本享譽國際的植物科學領域學術期刊,致力于發表高質量的植物科學研究和應用成果。該期刊由非營利性慈善機構New Phytologist Foundation管理,每年出版24期,內容覆蓋從細胞內信號傳導到全球環境變化的廣泛主題。
New Phytologist 鼓勵跨學科研究,其欄目包括生理學與發育學、環境、相互作用和進化,旨在推動植物科學的發展和科學交流。New Phytologist 最新JIF影響因子為8.3,5年平均影響因子為10.5,JCI引文指標為2.13,CiteScore為17.6。在JCR 265本植物科學期刊中JIF排名第11,JCI排名第7,在2023年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中位列生物學大類1區TOP期刊,植物科學小類1區。
下面為大家介紹New Phytologist 精選文章,歡迎閱讀。
1. Source vs sink limitations on tree growth: from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to evolutionary constraints and terrestrial carbon cycle implications來源與匯限制對樹木生長的影響:從生理機制到進化約束及陸地碳循環的意義
2. New mechanism of strigolactone-regulated cold tolerance in tomato獨腳金內酯調控番茄耐寒性的新機制
3.Refin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versity of plant specialised metabolites深化對植物特化代謝物多樣性的理解
4. Shining a new light on the classical concepts of carbon-isotope dendrochronology為碳同位素樹輪年代學的經典概念注入新視角
5. The promising role of proteomes and metabolomes in defining the single-cell landscapes of plants蛋白質組和代謝組在描繪植物單細胞景觀中的潛在作用
6. Vanessa E. RubioVanessa E. Rubio
7. Increasing Rubisco as a simple means to enhance photosynthesis and productivity now without lowering nitrogen use efficiency通過增加Rubisco作為一種簡單方法,在不降低氮利用效率的情況下提高光合作用和生產力
8. Light-activated channelrhodopsins: a revolutionary toolkit for the remote control of plant signalling光激活的通道視紫紅質:遠程控制植物信號的革命性工具包
9. Leaf growth in third dimension: a perspective of leaf thickness from genetic regulation to ecophysiology葉片三維生長:從遺傳調控到生態生理對葉片厚度的影響
10. Phosphorylation of phyB by GSK3s, a key mechanism that brings temperature sensors togetherGSK3s對phyB磷酸化是將溫度傳感器連接在一起的關鍵機制
11. Piecing together oomycete effector processing and host translocation解密卵菌效應物加工與宿主轉運機制
12. Pinpointing the timing of meiosis: a critical factor in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abiotic stresses on the fertility of cereal crops確定減數分裂的時間:評估非生物脅迫對谷物作物生育力影響的關鍵因素
13. Paleobotany reframes the fiery debate on Australia's rainforest edges古植物學為澳大利亞雨林邊緣的火熱爭論提供了新的視角
14.Fossil insect-feeding traces indicate unrecognized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biodiversity on Australia's iconic Eucalyptus化石昆蟲取食痕跡揭示了澳大利亞標志性桉樹的未知進化歷史與生物多樣性
15. Cecelia StokesCecelia Stokes
16. Evolution of sympatric host-specialized lineages of the fungal plant pathogen Zymoseptoria passerinii in natural ecosystems真菌植物病原菌Zymoseptoria passerinii在自然生態系統中同域宿主特化譜系的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