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5月19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中國德育初中生德育教育中愛心教育的必要性 推薦本站精品德育雜志:《中國德育》(Moral Education China,MEC)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融思想性、學術性、新聞性、故事性于一體, 是德育工作綜合性月刊。
摘要:如今,德育教育開展得如火如荼,如果我們的教育還是不允許學生犯錯誤的教育,這就只能算是技術層面上的改革,是表面的、膚淺的改革,就違背了新課程的初衷。新課程的核心是人本思想,以人為本的思想應該滲透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成為教育的靈魂。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寬容的態度,接受學生的錯誤,學生需要的不僅僅是批評教育,更是引導和幫助。要體現新的師生關系——由不夠和諧向平等融洽轉變。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道德水平、敬業精神等,無不使學生感到可信、可親,形成凝聚力;教師的率先垂范,能使學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約力,感受到老師的愛。
關鍵詞:中國德育,愛心教育,初中生德育教育,必要性
班主任是學生的直接組織者、教育者和領導者。班主任工作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名班主任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級,在班級中要形成一股積極向上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風班貌,教師必須注重愛心教育。班主任只有在工作上充滿愛心,才能在教育過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實現教育過程最優化。
一、愛心教育是班級工作成功的必要條件
從學生的成長來說,老師教育著一屆又一屆的學生,而對于學生來說,美好的中學生活只能一次,不復重來。因此,一個好的班主任要把學生視同自己的孩子,對學生充滿愛心,多一份理解。班主任面對的是四五十個學生,是充滿童真的孩子,學生的所作所為不可能全部達到老師的要求。很多學生犯錯誤,從他們的年齡、性格特點來分析,在所難免。人有時是在無意中做了錯事,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天真無邪的孩子。在班主任的眼里,每個學生都應該是非常可愛的,只是在某些地方還需要老師加以精心的雕琢,我們教育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雕琢心靈。班主任老師充滿愛心地對待學生,就為做好班級工作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
二、愛心教育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
愛是教育中的催化劑,它既是一種感情,又是一種手段,也是一種力量。在教學中應為學生創造一種愛的氛圍,有利于學生的成長。愛心教育能開啟學生的心靈。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學生,他貪戀網吧,又無錢,于是就偷了人家的一輛自行車賣掉了。被失主知道后,找到了學校,并向我說明了來意。當我把這個學生叫到辦公室時,他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站沒站姿,坐沒坐相,兩個眼睛還東張西望。我問他怎么回事?他卻一言不發。可能已經知道自己錯了,但不想在我面前表現出來。我沒有繼續問下去,我知道:如果只是從道理上指出他的過錯,并強硬的要他改正,必將事倍功半,不會有理想的效果。于是,我改變了教育方法,以朋友式的語氣問他家庭情況怎樣,父母都干什么工作?談到父母,他慢慢的抽噎起來,說爸爸遭遇車禍后,臥床不起,媽媽又改嫁了,沒有人疼愛我了。我明白了,原來家庭的不幸遭遇,使他自暴自棄。唉,這個學生太可憐了。我不再急于追問偷車的事,而是問他生活有什么困難,學習上有什么困難。事后,我經常到他家探望他生病的父親,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幫助,他和父親非常感激。沒想到,一個月后,他主動向我承認了錯誤,并保證今后永遠不犯這樣的錯誤了。
作為學生,他們并不害怕班主任老師的訓斥,害怕的是失去老師對他們的關愛和尊重。班主任要想轉變學生的思想,就要把愛撒播到學生的心田,使學生感受到愛,學生才能向你敞開心扉和你交流思想,才能達到心靈的溝通與交融。
三、愛心教育要遍及每一個學生
作為教師,必須對每個學生一視同仁,傾注愛心,尊重他的每一個學生,這樣才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師愛優等生容易,因為他們是班級中的佼佼者,愛后進生就不那么容易了,他們無論在學習成績、思想品德還是日常行為都不及優等生。實際上,后進生更需要老師的愛,老師的一句充滿愛心的話,宛如清澈的甘泉流入學生的心田,能滋潤著他們干涸的心扉。甚至能改變學生的一生,使他們終生受益。
去年,我任教七年級五班語文并擔任該班班主任。剛接到這個班級時,我暗自高興。因為這個班優等生特別多,班級工作一定會遙遙領先。無論在學習方面,還是生活方面,對這些優等生特別關愛,因為他們學習成績好,工作出色,能為班級爭得榮譽。可是,一個學期結束后,我大失所望,班級的總評只居中等水平。對此,我進行了反思:工作中,我只關注優等生,而忽視了后進生,使得后進生自暴自棄,距離越落越遠,出現了兩極分化。因而,優等生成績再高,總評成績上不去。第二學期開始,我改變了工作方法,在關愛優等生的同時,兼顧中等生,注重抓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對后進生倍加關愛。學習基礎差的幫助找出原因,并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補課;家庭困難的,了解貧困原因,并給予經濟上的無私幫助;品質差的,就從思想上進行引導,幫助改正缺點……總之,把愛心撒向了每一個學生。讓所有學生體會到班主任是每時每刻都在尊重和關愛自己。“親其師,信其道”。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優等生和后進生,都在原來基礎上有了較大的提高,年終班級工作總評位列平行班級首位。
四、愛心教育要以誠為本,真心實意
愛生要以誠為本,真心實意,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愛,人間的溫暖,從而激發強烈的親情感。剛剛入學的七年級新生,他們少了很多父母的照顧和關心,自立能力又差。像遇到流感、腹疼,如果父母在身邊的話,一定會問寒問暖。此時,班主任就要對學生施以父母之愛,把工作做得細心一點。看到學生不舒服,就問他是不是感冒了,有沒有吃藥,是否需要送他到醫院看醫生。學生聽了這些經常是父母、親人對他說的話,就會倍感親切和溫暖,體會到了老師的愛心,他們感到老師不是父母勝似父母。
總之,在班主任工作這片沃土上,每一個成功都蘊含著愛的力量。教師只有把自己的真情注入學生,把火熱的愛心獻給學生,為學生創造愛的氛圍,才能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使之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我們每一位班主任都充滿愛心地對待我們的學生吧。
參考文獻:
[1] 王薇,李曉苗,羅靜,高文斌. 親子分離與聯系對農村留守中學生自尊的影響研究[A].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第三卷)[C]. 2010
[2] 齊麗麗,翟翠娟. 探尋新形勢下中專德育教育的突破口[A]. 中國職教學會德育教育工作委員會德育教學研究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 2010
[3] 張林秀,劉承芳,羅仁福,史耀疆,岳愛,Scott Rozelle. 農村小學生的貧血狀況及其對身體發育和學業表現的影響:對陜西省貧困縣的實證研究[A]. 2009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 2009
[4] Fred W Newman.Education for Citizen Action:Challengefor Secondary Curriculum. . 1975
[5] Power C,Kohlberg L.Using a Hidden Curriculum for Moral Education. The Education Digest . 1987
[6] S. Bowles,H. Gintis.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economic life. .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