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5月2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財務與金融關于中概股信任危機 介紹站內優秀財務雜志:財務與金融是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學主辦的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04、2008)、湖南省一級社科期刊。
摘要:香椽公司和渾水公司是做空公司和證券調查機構的代表,這類機構通常采用預先賣空,然后發布負面投資報告的方法狙擊有問題公司的股票并獲利。渾水、香椽等做空機構在做空初期首先瞄準信用等級最差的借殼上市的中概股,輕易大獲全勝,除了獲得收益之外,還在美國市場成功地給中概股打了一大大的信用折扣。兩公司極少運用復雜的估值模型去判斷一家公司的價值,其研究方法非常簡單,就是發現財務造假的危險信號,然后采用最簡單的信息核實方法,找到問題,為下一階段調研打下基礎。兩公司所利用的做空機制是成熟資本市場提高市場效率的常備機制,不但讓投資者在股票下跌時也能盈利且客觀上對整個市場的健康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關鍵詞:財務與金融,中概股,做空機構,財務作假,做空機制
引言
渾水公司的創辦人Carson Block,曾經在中國生活過六七年,憑借自己對中國的了解,開始研究那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開始他們的研究是基于本面的分析,希望通過研究發現有價值的公司并買入其股票而獲利,但是,隨后的研究卻讓他們走向了反面,他們發現通過研究發現漏洞而賣空其股票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因此狙擊有問題公司的股票而獲利成為做空機構做空初期選擇攻擊具有巨大市值的中國概念股最主要的原因。本論文正是基于做空機構瞄準中概股的原因展開,詳述中國概念上市公司存在大面積財務造假行為的內在原因、做空機制的意義和中國概念股應該如何應對做空機制和做空者。
我認為中國概念上市公司存在大面積財務造假行為的內在原因有一下幾點:
(一)采取財務造假行為達到快速上市目的
一些中國企業自身條件并非優質,在國內很難上市,但是急于融資,就經過多方包裝,以“領先中國經濟”的旗號赴美國上市。按美國的上市要求,只要公司財務制度符合要求,都可以去申請上市,而不用要求盈利業績。因此中國企業通過RTO方式(反向并購,即借殼上市)赴美上市,比在國內上市要容易的多。企業為了達到快速上市的條件,彌補業績不好的缺陷,常常通過粉飾報表等造假手段來達到上市的條件,以謀取利益。
(二)應對監管要求
例如納斯達克交易所公司股票收盤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于1美元,就會不滿足該所持續上市條件;公司必須在此后180天內,令收盤價連續10個交易日達到或高于1美元。因此部分中概股上市公司為了滿足交易所持續上市條件難免存在大面積財務造假行為。
(三)采取財務造假行為以逃避稅收負擔
在中概股丑聞中,幾乎所有事發企業都被發現其國內工商資料和納稅記錄上的利稅、資產、收入數據,與它們遞交給SEC的財報數據相差十倍、百倍,甚至無限倍。
根據渾水和香椽等做空機構的調查分析,認為公司的某些特征與財務造假行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公司特征方面看,除了遠高于同行業的毛利率、未加解釋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動,如凈利潤和頻繁的關聯交易、資產重組和剝離、股權轉讓、資產評估等。當然還有非財務特征如:
1.報給工商和稅務部門的文件與報給SEC的不一致。工商和稅務等部門保存的企業資料是發掘公司財務造假的重要依據。這些資料存在一定的爭議性,有些企業可能為了規避或逃避稅收等而向這些部門故意隱瞞公司的真實情況。香椽和渾水公司認為工商等部門保存的文件和報給SEC的文件存在些許差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當差距達到一定程度,就很有可能存在財務造假的嫌疑。
2.隱瞞關聯交易或收入嚴重依賴關聯交易。大量關聯交易的存在使得公司有虛構公司業績或掏空上市公司的可能,因而其業績的堅實度和財報的可信度都隨之降低。東南融通(NYSE:LFT)有70%以上的雇員來自同一家外包勞務公司,并宣稱該公司是無關聯第三方。但是這家勞務公司除這筆生意之外未見其他商業存在,而且也未見試圖開展其他生意,該公司亦沒有自己的網站,與東南融通使用同樣的電子郵件后綴,辦公地址在同一棟樓,給政府的報備文件也由東南融通法律部職員簽署
而中國概念股怎樣應對做空機制和做空者呢?
以香椽和渾水為首的做空公司通常使用非常簡單的研究方法發現中國概念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危險信號,如:資料查閱、調查關聯方、公司實地調研、調查供應商、調研客戶、請教行業專家和重估公司價值等。中國概念股針對做空機制和做空者并可采取以下應對措施:
(一)關聯方與公司利益一致
渾水公司非常注重關聯方的調查,關聯方一般是掏空上市公司的重要推手,關聯方包括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兄弟公司等。渾水公司曾做空香港上市公司—雨潤食品時,遭到雨潤食品和大股東的強烈狙擊,公司大股東與公司齊心協力,取得反沽空戰役的全面勝利。因此中國概念上市公司應該與關聯方形成戰略聯盟,當公司遭受惡意做空時,應該齊心協力共度危機。
(二)充分披露信息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毓圭說,部分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存在若干問題,是導致做空中國概念股的重要原因。一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完整的現象。部分企業缺乏信息持續披露理念,存在能少則少、能不披露就不披露的心態,不及時披露重要信息。2011年6月香椽接連對泰富電氣發布質疑報告,導致其股價出現劇烈震蕩。泰富電氣積極回應質疑,及時披露私有化工作進展,最終私有化成功,得以從納斯達克“全身而退”。
結論:中國概念上市公司的信任危機歸根結底就是誠信問題。做空者的報告會利用中美兩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而使中國概念上市公司陷入股票波動的窘地,所以企業不僅可以通過以上方式應對做空者,而且可以從根本上就要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增加信息透明度,接受監督,充分披露,減少信息不對稱,從而增加企業價值,才能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