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年06月10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中華建設之加強工程建設項目成本管理 推薦站內著名建設類雜志:《中華建設》是由國家建設部主管,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和湖北省建設信息中心共同主辦的優秀期刊,國內刊號CN:42-1732/TU;國際刊號ISSN:1673-2316,郵發代號38-307。是全國建設行業的核心期刊。本刊為國家級期刊,在全國范圍內發行,在行業內擁有權威而廣泛的影響。
摘要:加強對工程項目成本管理,能有效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收益,對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作用。采取合理的對策來提高工程項目管理水平,采取策略有效控制項目成本,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讓項目增價值、增效益,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中華建設,工程,建設項目,成本控制
一、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成本控制原則
(一)成本最低化原則
企業往往希望的是在成本最低化的前提下,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目標。因此企業會盡可能在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通過各種有效政策和措施,不斷的降低項目管理成本,以此來實現成本的最低化。然而在實施成本最低化原則的過程中,企業還要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成本的最低化。不僅要尋找各種降低成本的能力,使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還要從實際出發,努力開發最低的合理成本,使項目成本達到合理的水平。
(二)全面成本控制原則
成本管理是在企業范圍內,對全企業,全員,全過程的管理,亦稱“三全”管理。全面成本控制體系的實質性內容,全面成本控制原則包括各部門,各單位及各組織的責任網絡等等。全面成本控制首先要注意成本控制力度,必須在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持續有效進行。既不能遺漏也不能時緊時松,應使項目成本從開始到結束都能夠在有效的控制下。
(三)動態控制原則
動態控制原則是指企業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間及時,準確,靈活的對項目成本的控制。項目建設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不是不變的,建設前的投資概算及目標是事先確定的,建設過程中當然會出現一系列具體的問題,我們要在總概算的基礎上進行靈活變通應對。及時靈活的動態控制是項目成本控制的關鍵。
(四)目標管理原則
目標管理原則是對目標進行的一系列的處理工作。包括目標的設定,目標的執行,目標的結果檢查,目標的考核,最后形成目標管理的計劃并實施。
(五)責任、權利、利益相結合的原則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項目管理人員對成本控制有承擔義務,項目經理擁有成本控制權力,同時肩負著成本控制責任,項目人員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同時,還要時刻提醒自己,必須保持高度的責任意識。將責任,權利,利益相結合,才能使企業進步,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建設項目成本控制策略
(一)設立明確的成本控制目標。參照現行的國家和地區定額,及每月發布的價格信息,并參考同類型項目的造價情況及以往的工程管理經驗,制定項目成本控制目標。
(二)貫徹落實項目建設全過程成本控制。建設項目中,成本控制必須貫徹落實到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尤其是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來控制成本,設計中以適用為原則,避免過度保守而浪費,在施工時更要精心施工,避免因質量問題而造成返工浪費
(三)配備專業的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造價人員,把好工程量及價的審核。造價人員要熟悉定額及價格信息,能準備核對工程量清單,對工程變更進行核實,把好變更關及竣工決算關。
(四)抓好項目設計階段的投資控制。分析影響項目投資的各階段,可以看出項目決策階段和項目設計階段是影響投資最大的,是成本控制的關鍵。所以,我們首先要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選擇,不僅從技術上,更重要的是從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角度,進行充分的論證。在進行方案比選時,可以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在滿足工程結構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依據經濟指標選擇設計方案。而設計方案一經確定,又可采用價值工程方法,千方百計地降低工程造價。價值工程就是通過對產品的功能分析,使之以最低的總成本,可靠地實現產品的必要功能,從而提高產品價值的一套現代化的科學手段。運用這一方法,就可以通過功能細化,把多余的功能去掉,對造價高的功能實施重點控制,從而最終降低工程投資,實現建設項目的最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有不少建筑產品由于缺乏優化設計,出現功能設置不合理,影響正常使用;有的設計圖紙質量差,專業設計之間相互矛盾,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甚至造成質量缺陷和安全隱患,造成投資的極大浪費。
(五)抓好項目實施階段的成本控制。
①建立健全材料、設備采購制度,控制材料設備的性能價格水平,強化工程施工招投標管理,選擇價格低、質量優、信譽好的單位參與本工程的建設。
②對施工總承包單位的主要技術方案作全面的技術經濟論證,以尋求較為經濟可靠的方案,從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節約能耗等。并按照合同規定的各類材料的計價方法,核對相關的材料單價。
③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實施階段的投資控制,管好、用好資金,對項目實施的全過程進行投資跟蹤、動態控制和分析預測,對投資目標計劃值按費用構成、工程構成、實施階段、計劃進度進行分解。加強現場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圖施工,隨時掌握、控制工程造價變化情況;
④要嚴把設計、工程變更關,盡可能把設計、工程變更控制在初期,尤其是對影響工程造價的重大設計變更,更要先算帳后變更。嚴禁通過設計變更擴大建設規模,最后出現“決算超預算,預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三超”現象。
(六)強化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做好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項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時間范圍應從合同談判開始,至保修日結束止,尤其要加強施工過程中的合同管理,對施工單位在質量、進度等方面進行全面考核。分析研究合同條款對投資控制的影響。
(七)把好工程竣工結算關
工程竣工結算是項目實施階段控制工程造價最重要環節。審核人員必須按合同辦事,依據竣工圖、設計變更和現場簽證等逐項進行核查,并按規定的計算規則進行核實;對工程預算外的費用嚴格控制,對于未按圖紙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規定執行的施工簽證一律核減費用;凡合同條款明確包含的費用,屬于風險費包含的費用,未按合同條款履行的違約等一律核減,嚴格把好審核關。
(八)抓住成本控制難點、重點,分析研究,采取對策。對于項目而言成本控制最大的效益是:(1)在設計階段中樁基的選擇;(2)在實施階段基坑圍護方案的選用上。
設計階段要對樁基的選擇和基坑圍護方案的選用上進行深入研究。根據地質勘察報告,在樁基形式是采用預應力管樁和鉆孔灌注樁進行分析比對,分析選擇能確保地下室施工的安全且技術先進、經濟合理、方便施工的方案進行。
分析項目的基坑形狀、平面尺寸、開挖深度、地質條件及周圍環境,探討研究基坑圍護方案,在保證質量、安全、進度的前提下實現降低成本的目標。
三、結束語
要將一個項目既經濟又安全快速、優質的完成,要從方案設計開始、施工圖設計、到工程組織實施,每一階段、每一項工作均涉及到成本管理。對于一個成功的項目管理而言,還需有項目的總體策劃、良好的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各方協調管理等等,同時還需要設計、施工、監理、業主等各方面的良好配合、通力合作。建設項目成本控制是企業實現效益的關鍵,企業應把好項目實施各階段,將成本控制理念貫穿始終,將創新放在企業發展的重要位置,才能使企業立于市場競爭的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丁榮貴.項目管理:項目思維與管理關鍵.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9.
[2] 丁士昭.建設監理與工程項目管理.上海快必達軟件出版發行公司,1990,9.
[3] 丁士昭.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9.
[4] 賈生華.房地產投資的歷史機遇和挑戰.浙江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