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女同精品中文字幕-亚洲女同japan-亚洲女人网-亚洲女人天堂a在线播放-极品小帅哥连坏挨cao记-极品销魂一区二区三区

學術咨詢

讓期刊論文更省時、省事、省心

歷史學論文發表話說夏商周斷代工程

時間:2016年06月21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這篇歷史學論文發表了夏商周斷代工程,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國古代留下了豐富的文獻資料,近代還有很多科學家研究三代年代問題,經過幾年的努力,這項工程終于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以下就探討了夏商周斷代工程和宗旨和目標是什么。

  這篇歷史學論文發表了夏商周斷代工程,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中國古代留下了豐富的文獻資料,近代還有很多科學家研究三代年代問題,經過幾年的努力,這項工程終于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以下就探討了夏商周斷代工程和宗旨和目標是什么。
 

歷史學論文投稿

  關鍵詞:歷史學論文投稿,夏商周斷代工程

  一、"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宗旨是什么?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她歷史悠久、文字發達、文化面貌多采多姿。中華文明數千年綿延流傳,而且從未間斷,為海內外炎黃子孫所自豪。古代文獻中清楚地記錄了夏、商、周三個朝代。其中,夏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時代;商湯滅夏之后建立了商代;武王伐紂滅了商朝,又建立了周代。歷史學家將夏、商、周這三個朝代,簡稱為"三代"。古代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還清楚地記下了夏商周三代君王的世系,其中商周兩代的君王世系,已被地下出土的甲骨文和金文所證實,說明三代的存在是肯定的、不容懷疑的。

  可是有關中國的歷史年代只能上溯到西周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在西周時期,它已處于西周晚期。在此之前的西周早期和中期的年代、更早的商代和夏代的年代就說不清楚了。很多人在編寫歷史時,只能按自己的認識去估算,常常寫上一個"約"字或在年代之后打個"?"號,表示有關年代的不確定性。這樣做是不得已的,當然也是不準確、不科學的。

  早在兩千年前的西漢時代,就有學者對三代的年代進行研究。以后,歷代的學者仍孜孜不倦地對三代年代進行探索。到了近代,還吸引一些國外的漢學家也投身到三代年代學研究的行列之中。他們在利用歷史文獻的同時,還嘗試引入天文學的方法對天象材料進行計算,試圖在三代的年代學研究中取得突破。不過,過去的研究者所用的手段比較單一,基本上是憑個人的力量進行研究,難度極大。雖也提出了各種結果,但受材料的局限和方法的不完備,缺乏必要的證據而不能形成共識,致使三代的年代一直未能解決。

  中國古代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獻資料,包括不少涉及三代年代與天文歷法及天象的資料,這是研究三代年代的重要素材。以往的研究,主要靠這些材料進行年代學研究。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來,近代考古學傳入中國。以后的幾十年間,中國考古學獲得飛速發展。對三代遺存的研究、特別是對三代物質文化的分期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建立起代表遺存早晚的文化分期序列。雖然它們只說明遺存間的相對早晚,但它包含有重要的年代信息。從這個分期序列中采選含碳樣品進行碳14測年,就可得到與分期序列一致的年代序列。這就使原本反映相對早晚的分期序列,形成有一個個年代數據支持的年代框架。因此,將考古學研究的成果與高精度測年相結合,為我們找到了另一條研究夏商周年代的途徑,使三代年代學研究進入新階段。近20年來,隨著考古材料的不斷積累,分期研究的成果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碳14測年技術的不斷改進,使精度大為提高;歷史學、古文字學、天文學等學科的研究也取得長足進展。因此,用多學科協作、聯合攻關的形式研究三代年代的條件逐漸成熟,建立三代年代框架已成為可能。

  1995年秋,時任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的宋健邀請在京的歷史學、考古學、天文學和從事碳14測年的物理學家們一起座談,提出用多學科協作、聯合攻關的形式,研究三代年代的問題。與會學者也認為研究三代年代、制定夏商周年表,是各學科學者的共同愿望,已具備了進行三代研究的基本條件。繼而就"夏商周斷代工程(以下簡稱"工程")"的可行性進行研究論證。1996年5月16日,李鐵映、宋健代表國務院宣布國家"九五"重大科研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啟動。這是中國第一個由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對重大學術課題進行聯合攻關的項目。它的目的在于發揮各學科的優勢,把200余位學者組織在"工程"設置的9個課題之中,用不同方法、從不同方面進行研究,將夏代、商代和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年代框架建立起來。"工程"的實施,改變了過去以單一學科或單一手段進行研究的狀況。采用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的形式,以期對中國歷史上處于文明早期階段的三代年代學研究有所突破,使中國的歷史紀年向前推進一大段,為進一步開展文明探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經過4年的努力,"工程"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來自不同學科的學者們在各自進行的研究中,在一些關鍵點上獲得突破,建立起三代的年代框架;并對商后期和西周列王的年代進行推斷,在年代學研究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進展。

  二、"夏商周斷代工程"的具體目標是什么?

  "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總目標是制定有科學依據的夏商周時期年代表。根據夏商周時期各階段積累的材料不同,確定以下具體目標:

  1. 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各王,提出比較準確的年代;

  2. 商代后期武丁以下各王,提出比較準確的年代;

  3. 商代前期,提出比較詳細的年代框架;

  4. 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

  三、為實現上述目標,"工程"采取哪些研究途徑?設置哪些課題?

  夏商周斷代工程是由歷史學、天文學、考古學、碳14測年技術等學科的專家學者聯合實施的系統工程。它的研究途徑主要有兩條:

  1. 對傳世文獻和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進行搜集、整理、鑒定和研究,對有關天文歷法記錄通過現代天文計算,推定其年代。

  2. 對有典型意義的三代遺址、墓葬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期研究,并作必要的發掘,取得系列含碳樣品,進行常規(液閃)和AMS(加速器質譜計)法的碳14年代測定。最后對各課題通過以上兩條途徑及其它方法得出的結論進行綜合,使研究進一步深化,得出盡可能合理的三代年代學年表。

  "工程"設置9個課題,最初設置36個專題。在實施過程中,根據需要又增設了8個專題,共計44個專題。這9個課題是:

  1. 有關夏商周年代、天象、都城文獻的整理及可信性研究;

  2. 夏商周天文年代學綜合性問題研究;

  3. 夏代年代學研究;

  4. 商代前期年代學研究;

  5. 商代后期年代學研究;

  6. 武王伐紂年代的研究;

  7. 西周列王的年代學研究;

  論文話說夏商周斷代工程來自www.66wen.com免費論文網

  8. 碳14測年技術的改進與研究;

  9. 夏商周年代研究的綜合與總結。

  四、碳14測年的原理是什么?為什么選擇這一技術來解決三代年代?

  自然界存在3種碳的同位素,它們的重量比例是12:13:14,分別用碳-12、碳-13、碳-14來表示。前二者是穩定同位素。碳-14則有放射性。它在大氣中存在,在大氣高空層中,因宇宙射線中子和大氣氮核作用而生成。它在大氣中與氧結合成C4O2分子,與二氧化碳(CO2)的化學性能是相同的。因此,它與二氧化碳混合一起,參予自然界的碳交換運動。它因光合作用而被植物吸收、并貯存在植物之中。人和動物需要食用植物,于是也在人體和動物體內存留。生物在存活期間,他們不斷地從大氣中獲取這種放射性碳。但是任何一種動物或植物一旦死亡,它就停止吸收,而且會使存留體內的這種放射性碳不斷減少。大約在5730年間,它的含量可以衰減一半。因此,物理學家將5730年稱為"半衰期"。由此可知,只要用儀器測出樹木、谷物、人骨、獸骨等生物遺骸中現有的碳-14含量,與它原始的碳-14水平相比,就可以推算出它們在多少年前死亡,進而可以推斷與它們共存的遺存(諸如建筑遺址、墓葬或其它遺物)距今已有多少年了。

  在考古界用于測定年代的方法有好多種,如古地磁斷代法、鉀─氬法、裂變徑跡斷代、陶器熱釋光(TL)法斷代等。但它們的精度不高,誤差較大,不能用于歷史時期的年代測定。碳14測年技術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內取得長足的進步,特別是近二十年來因技術改進、精度得到提高,使歷史時期的年代測定成為可能。在"工程"啟動之前,我們一些同志就在考慮利用考古學分期成果提供的年代信息,采用碳14測年技術對三代年代進行研究。在"工程"實施過程中,藉考古信息所作的碳14測年,在三代年代學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為構架夏商周年代框架作出了重要貢獻。

  五、碳14測年技術幾十年前就已出現,為何到近年才用于三代年代學研究?

  碳14測年技術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出現。中國在60年代引入這一技術,并于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建立了第一個碳14實驗室。最初測出的年代數據公布以后,立即受到考古界的普遍重視。諸如當時圍繞仰韶文化的半坡類型和廟底溝類型孰早孰晚的爭論,因測定的年代作了客觀的說明,自然而然地平息下來。到了70年代,測定的碳14年代數據越來越多,各地的史前考古學文化遺存幾乎都測有一批年代,使新石器時代各考古學文化的譜系,在年代學研究的基礎之上得以建立。這一成果非常重要。碳14測年技術引入考古學,被認為是史前考古的一次革命。

  可是,當時的碳14測年技術的精度還不夠高,誤差比較大。史前時期的社會生產力比較落后,社會發展的速度和文化面貌的變化都較緩慢,這些誤差在測定史前時期的遺存時,并不顯得很突出。但歷史時期的情況就不同了。一個歷史事件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每個事件都需要用一個準確的絕對年代來說明。如果就這個事件給出的年代,誤差達100年甚至更多,那就沒有意義了。所以,在測年的精度還不具備研究三代年代時,這項研究就不可能被提上日程。

  進入九十年代以來,碳14測年技術有了很大改進,精度大為提高。"工程"實施期間,常規碳14的測年精度已達到0.3%。加速器質譜計的測年精度達到0.5%。另外,采用系列樣品與樹輪校正曲線擬合,使碳14測定的年代數據換算成日歷年時,也提高了精度。在這種情況下,開展三代年代學研究的條件基本成熟了。

  六、什么叫樹輪校正曲線?怎么進行校正?

  樹木在地球上生長時,它的樹桿每一年都長一輪,稱為樹輪或樹木的年輪。每棵樹的截面上,都可以看到一圈又一圈的年輪。從樹心到外緣數出多少個年輪,即可知道它的樹齡有多少年。如果找到一棵大樹,在它的斷面上數出5000個年輪,說明它的樹齡有5000年。不過,實驗證明,從這棵大樹的不同年輪取樣作碳14測年,所得的碳14年代與樹輪的實際年代是有差別的,它們的實際差距從2000年內基本一致,到五、六千年前偏近約800至1000年。因此,各國的科學家們在準確測定樹木年輪的年代之后,將碳14年代與精細的樹輪年代學方法進行比較,從中找到了誤差的規律,并用樹輪對碳14年代作了精確校正,這就是樹輪校正方法。現在已經可以用近萬年的樹輪,去校正碳14測定的年代。經過校正的年代代表了被測物質生長的日歷年代。

  出現上述差異是由于大氣中的碳14濃度并非一成不變。諸如太陽黑子爆炸、火山噴發等各種因素,都可以使大氣中的碳14的濃度發生變化。這就決定了在碳14年代與樹輪年代的校正的坐標圖上,出現的是一條曲線(如果碳14的濃度一致、沒有變化的話,出現的應是直線)。建立碳14年代的校正曲線,是很繁重的一項工作。1965年問世的樹輪校正曲線幾經改進,綜合1000多對由不同實驗室測定的數據,建立了統一的曲線和表。1998年建立的高精度樹輪年代──碳14年代校正曲線,目前被確認為國際通用。

  過去在將含碳標本測得的年代數據作樹輪校正時,往往是單個數據與曲線擬合。由于曲線的一些部位作鋸齒狀,擬合時的范圍較大,因而誤差也較大。這次改用系列樣品測得的若干年代與樹輪校正曲線擬合,效果就不一樣了。由于若干個成系列的數據的連線也是曲線,將它與樹輪校正曲線擬合,成了曲線與曲線的擬合,這使校正誤差明顯縮小。"工程"中測定了數百個碳樣,并用上述方法進行擬合。實踐證明,用考古學家提供的、早晚成系列的含碳樣品進行碳14測年,將這些年代數據與樹輪校正曲線擬合,其誤差比過去大為縮小。這就確保了所得日歷年代的準確性與可信性。

  七、能否以實例說明上述方法在解決年代方面的作用?

  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的西周時期年代,是"工程"中采用多學科聯合攻關的重點之一。"工程"實施過程中,北京房山琉璃河墓地依墓葬所分的三期六段,提供了系列樣品。三期代表了西周時期的早、中、晚期,分段是指每期遺存中還有相對早晚的遺存。它們的年代跨度從西周初至西周末。這些含碳樣品用常規碳14方法測年,得到了與考古分期序列完全一致的年代序列:

  西周早期(1) 1040─1006B.C.;

  (2) 1015─950B.C.;

  西周中期(3) 960─918B.C.;

  (4) 935─850B.C.;

  西周晚期(5) 852─810B.C.;

  (6) 820─750B.C.。

  從上述年代可以看到:西周時期的年代約當1040─750B.C.。這三期的年代早晚有序,與考古分期序列完全對應、沒有矛盾。

  誠然,就西周年代而論,靠一個地點測得的年代,還不足以作為西周年代立論的依據。因此在陜西長安的豐鎬遺址、山西曲沃的天馬──曲村遺址乃至琉璃河遺址的居住址等相關的西周時期遺存,也依它們的分期作了碳14測年。鑒于這幾個地點的早中晚期能夠對應起來,所得的年代與遺址的分期一致,也與琉璃河墓地早中晚期測得的年代一致,由此可以說明,依遺存的分期成果而構架的西周年代框架是可信的。

  當然,上述年代之準確性,還需與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銜接而得以確認。天馬──曲村遺址的晉侯墓地中的8號墓的測年解決了這個問題。

  晉侯墓地的8號墓中出有晉侯蘇編鐘,鐘銘上刻有"唯王三十又三年"的紀年。從隨葬物品可以判斷該墓為西周晚期遺存。但西周晚期諸王中在位超過三十年的只有厲王和宣王。那么,此墓究竟是厲王還是宣王呢?學者們的看法很不一致。

  從墓中采選的木炭和骨頭用常規碳14測年,經樹輪校正曲線擬合后得到的日歷年為808±8B.C.。這一年代與琉璃河墓地所分第三期(西周晚期)的年代范圍沒有矛盾。按《史記·晉世家》記載,晉侯蘇死于周宣王16年,即公元前812年,與測年結果十分接近。但這一結果的價值,不只是解決了晉侯蘇鐘上所記的"唯王三十又三年"乃厲王之紀年,從而平息了一場爭論;它還把"工程"中測得的西周年代框架與公元前841年自然地銜接起來。這就把"工程"建立的三代年代學框架,落在841B.C.這個基準點上,三代的年表將以此為基點往前延伸。足見碳14測年得到的年代,其可信度是很高的。

  八、武王克商的年代涉及商周分界,這個年代碳14測年能解決嗎?

  武王克商的年代在三代年代中的位置十分重要,因為它涉及商周兩代的分界。兩千年來有不少學者對它進行研究,力圖對這個年代有個準確的說法。但因以往的研究受材料與手段的局限,雖然提出了至少44種說法,均因證據不足而未能形成共識。這44種說法中,最早的為1130B.C.,最晚的為1018B.C.,前后相差112年。

  "工程"啟動以后,將這個問題作為重點,專門設有一個課題,組織各學科的學者進行攻關。根據考古學提供的年代信息,常規碳14測年提供的第一個日歷年就是武王克商的年代范圍。

  1997年在豐鎬遺址的發掘中,發現了一組可以分期的典型文化層。最下層的窖穴(編號為H18)中出土許多文化遺物及木炭、獸骨和炭化小米;從陶器等遺物可判定是先周文化晚期遺存。它的上面分別疊壓有西周初期的文化層(T1第4層)、西周早期的兩個窖穴(H16、H11)、西周中期的兩個窖穴(H8、H3)和文化層(T1第3層)。由于H18與第4層之間沒有發現因自然原因堆積的地層,表明H18與第4層是當時的居民在此活動期間持續形成的。它們形成的時間應在武王克商事件的前后,或者說,武王克商事件發生在使用H18這個窖穴與第4文化層堆積形成的年代范圍之內。考古學家從這一組單位中分別采選含碳樣品,用常規碳14方法測得的年代、經擬合換算成日歷年后,得到了它們所跨的年代為1050─1020B.C.,提出武王克商的歷史事件,應在這一年代范圍之內。

  "夏商周斷代工程"是個系統工程。一個年代范圍的正確與否,除了看這個年代的立論依據是否可靠外,還要看它與之相關的年代是否與之銜接或不矛盾?對此,可將它與相關專題測得年代進行對比,在比對中予以檢驗:

  安陽殷墟第4期(商王帝乙、帝辛時期)的年代為1080─1040B.C.;

  琉璃河西周初期的年代為1040─1006B.C.;

  天馬──曲村西周早期的年代為1020─970B.C.。

  由上述不同地點測得的年代可以看到,它們之間前后銜接、沒有矛盾。說明為解決武王克商的這一事件而測得的年代范圍是可信的。

  特別要提到的是:在整合過程中,曾有人提出武王克商的年代范圍只有30年是否短了一些?為此,碳14課題組的同仁專門進行復核,先后提出了30多個假說進行演算,結果證明這個年代范圍是不可推移的。

  利用考古學家提供的年代信息,經碳14測年獲得的武王克商的年代,雖然不能確指在哪一年,但給出的年代范圍把原來的112年縮短為30年,這不能不說是個重要成果。

  九、將公元前1046年定為武王克商年的根據是什么?應該怎么看待這個年代?

  武王克商年代范圍的確定,為最后推定商周分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一絕對年代的提出,主要是依據文獻中有關克商時的天象記錄、由天文學家計算而提出的。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陜西臨潼出土的一件青銅器(利簋)的銘文中,記錄了武王征伐商紂的事跡。"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明確記錄了克商的那一天是甲子日,證明傳世文獻中記載的克商那一天的干支"甲子"是正確的。"朝"字指早晨。"歲鼎克聞夙有商"句中的"歲"字,張政教授認為是歲星,即木星;"鼎"作"當"解,指歲星正當其位,即周的星土分野鶉火。

  《國語·周語下》記有伶州鳩的一段話:"昔武王克商,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黿",把克商時的天象記的很清楚。天文學家根據所記的日月星辰的位置進行計算,得出了武王克商發生在1044.1.9B.C.和1046.1.20B.C.兩個結果。這兩個結論均有合理之處,差別在于對金文中使用的紀時詞語(習稱月相)的理解不同。鑒于1046B.C.說與推定西周王年時對紀時詞語的理解一致,選用了這一結論。

  武王伐紂是商周兩代的分界,應有一個絕對年代來表示。在1050─1020B.C.這一范圍內,可以選為武王克商年的還不止這兩個年代。例如,有一種算法是取古本《竹書紀年》所記西周積年257年說,由平王東遷之年、公元前770年上溯257年,得公元前1027年為武王克商之年。這一說法也不能說沒有道理。不過,綜合各種條件,特別是考慮到西周列王研究中的一些條件,選擇1046B.C.說是幾種說法中相對較好的一個。如果將來有新的材料證明其它說法比這個結論更為合理,屆時可予以變更。

  推薦期刊:《看歷史》(月刊)創刊于2007年9月9日,是由成都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的歷史雜志。雜志前身為隸屬成都傳媒集團的《先鋒國家歷史》雜志,于2010年4月6日正式改刊名為《看歷史》。

主站蜘蛛池模板: 365电影成人亚洲网在线观看 | 在线综合 亚洲 欧美 | 亚洲AV精品无码成人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 武侠艳妇屈辱的张开双腿 | 国产午夜永久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中文高清资源免费观看 | 精品手机在线1卡二卡3卡四卡 | 日日啪无需播放器 | 福利视频久久 | 亚洲a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在线2020最新 | 免费看成人毛片 |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 久久热在线视频精品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先锋 | 青青草国产自偷拍 | 精品性影院一区二区三区内射 | 女教师跟黑人男朋友激情过后 | 婷婷五月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 肉肉描写很细致的黄文 | 国产精选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免费小视频 | 亚洲精品蜜桃AV久久久 | 嗨嗨快播电影 | av天堂影音先锋在线 | 挺弄抽插喷射HH | 中文中幕无码亚洲视频 | 中文字幕爆乳JULIA女教师 | 久久视频这里只精品99热在线观看 | 蜜桃日本MV免费观看 | 我们日本在线观看免费动漫下载 | 99久久婷婷国产麻豆精品电影 | 影视先锋男人无码在线 | 羞羞麻豆国产精品1区2区3区 | 国产精品人妻无码免费A片导航 | 青青草国产自偷拍 | 日本xxxx69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