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03月10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在高中語文課堂教育中,語文教學活動應充分和傳統文化相結合,這樣才能使文化通過語文課堂得到很好的傳播。教師應該借助高中語文課堂這個媒介,向學生傳授民俗文化,讓民俗文化貼近生活,發揮民俗的重要作用。下面文章就結合當前語文教學中的問題,論述民俗文化怎樣和高中語文課堂密切結合。
【關鍵詞】鹽城民俗文化,浸潤課堂,高中語文
目前,高中語文課堂就是一切為了應試教育服務,文化的滲透愈來愈少,這使得同學們對民俗文化的了解少之甚少,更不用說對民俗文化產生興趣,深入研究了。很多的民俗文化都不可能通過課堂這個好的載體傳授給學生了。這是所有的高中語文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并且去積極探索,如何將民俗文化深入課堂教學中去,接下來,我將以鹽城民俗文化為例來闡述一下。
一、以教材為本,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結合點
語文是目前教育中的學科之一,但是語文同時也是文化的載體。在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和民俗文化息息相關的文本,充滿了文化的因素。從教學目標著手,可以結合高中語文教材的一些文本,來講解民俗文化,這樣,不僅有利于民俗文化的滲透,更有利于同學們對教材文本的理解。下面詳細講解一些具體例子:
1.在講解屈原的《離騷》這一節課時,課文比較難以理解,而古文講起來又比較的枯燥無味。教師可以從介紹作者生平開始教學。而我們很多人都清楚,現在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和屈原相關的,鹽城的很多學生都知道端午節應該吃粽子,戲龍舟,可是很多同學都不太清楚在鹽城,有端午節吃紅蘿卜的傳統。在這個時候,已經充分調動了同學們的好奇心理,教師就可以詳細講解了,講述一下這個傳統是因為李鴻章手下的軍隊在臺東地區無惡不作,他們強搶一位民女,這位民女告狀,百姓們也都幫助她共同起義,當時他們手里就舉著紅蘿卜。這也就是鹽城地區一直保留著端午節吃紅蘿卜傳統的歷史依據。
2.在講解莊子的《秋水》這節課時候,以秋天景色為基本背景,點出了一些哲理。這節課也是古文授課,內容也是比較枯燥,教師在這個時候講一個民俗文化知識,就能調動起同學們學習的興趣。“摸秋”這個傳統民俗,講的是當時當地有一支紀律嚴明的軍隊,其中的幾位士兵因為饑渴難耐,偷了村民一些瓜果,但村民都為這幾個將要受到懲罰的士兵開脫,便有了“八月摸秋不為偷”。現在仍舊有立秋這一天可以摸瓜果的傳統。這個民俗就可以和教材文本相配,起到上述的效果。
二、民俗文化浸潤課堂的策略方法
語文學科,是一個充滿著文化內涵的學科,教師可以探索出一些積極有效的方法,切實實施將民俗文化浸潤課堂的方法。
1.要充分借助高中語文課堂這個載體,有意識的滲透傳統民俗文化。只要教師留意,就可以從教材文本中挖掘到很多的文化點。比如說,在介紹很多課文的作者時,教師都可以從作者的生平簡介入手,思考這些作者的那些方面可以和民俗文化相關,然后去講解一些這方面的民俗文化。或者,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應該充分將學生當成是課堂的主體,可以以布置任務的方法來將民俗文化帶入高中語文課堂。比如,在講解《阿房宮賦》這一類古文的之前,讓同學去利用網絡搜索,或者是去問家里的老人等等,去找到與本課相關的民俗故事,在課堂上輪流講解,這不僅可以使得民俗文化的了解更深入,也是一種交流學習的過程。
2.推進語文學習中的文化活動。種類多樣的語文綜合活動是學生進一步領略民俗文化魅力、開展文化實踐的又一重要載體。我們可以利用一些綜合活動時間,組織同學們去出演一些民俗傳統小故事,這樣不僅可以讓同學們學習民俗文化,還可以豐富同學們的實踐生活。
3.利用作文教學,滲入民俗文化。當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民俗文化后,同學們會有一個初級印象。然后,就應該充分利用作文教學,去給同學們一個挖掘細節和練筆的機會,這對民俗文化的教育更加有利。
4.以傳統節日為載體,找尋民俗文化,開展實踐活動,傳承傳統文化。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大國,豐富的傳統節日也是傳統文化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很多傳統節日都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傳統節日的起源,發展,演變都有著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比如“清明節,重陽節,端午節,春節,元宵節”這些節日在鹽城的民俗文化中都有體現。在這些節日里,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課外實踐等我任務,讓同學們深入到民間,去了解一些相關了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讓同學們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了解民俗文化。這樣的實踐活動,既能豐富他們的創造素材,又能在實踐活動中了解民俗文化,可謂一舉兩得。
三、總結
將民俗文化浸潤在高中語文課堂中,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它需要教師的認真準備和探索方法,需要同學們的認真學習和實踐活動。但是,民俗文化是我們國家的一個瑰寶,作為傳統民俗文化傳承的載體,教師應該去探索一些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使民俗文化進課堂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吳月芳.將傳統文化浸潤于小學語文課堂[J].讀與寫,2015.
[2]趙兵.讓民俗文化浸潤小學語文課堂[J].新課程小學,2012.
[3]王雪梅.詩情畫意潤課堂-讓傳統文化浸潤語文課堂[J].現代教育科學,2010.
[4]殷風云.讓民俗文化浸潤語文課堂[J].小學語文教學,2014.
推薦閱讀:試談高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在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已經成為了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目前高中語文教學對現代詩歌的教學還不是特別重視,在教學中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從而阻礙了語文教學成果的提升,學生的體驗能力也差。為此下面文章對高中語文現代詩歌教學進行詳細分析,并且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法,讓學生喜歡語文現代詩歌,為教學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