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12月28日 分類:推薦論文 次數:
素質教育的縱深發展帶動了幼兒園教育教學的變革,幼兒園是幼兒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其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幼兒的個性,塑造幼兒良好的行為規范等等,促使幼兒全面健康的成長。然而,幼兒對于事物的認知是不同的,區域個別化活動基于差異性的狀態開始出現在教育教學中,主要是通過個別化學習教育讓全部幼兒得到發展,它尊重幼兒的差異性,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規劃活動、選定材料等等,分層投放,彰顯教育的有效性。
關鍵詞:幼兒園,區域個別化,素質教育
幼兒園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區域個別化活動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開展的,它注重從活動的選擇、材料的投放、評價機制的制定等等都是個別與共性存在的,其目的在于一方面能夠讓幼兒在不同的區域完整的展示自我,增強自我彰顯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全部幼兒的個性得到發展,讓他們每個個體都能夠得到技能的鍛煉和提升。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粗略地談一下如何在幼兒園有效開展區域個別化活動。
一、打造多元化內容領域,激發幼兒個體參與積極性
活動的內容的選擇是第一項內容,幼兒園里幼兒較小,他們剛剛接觸外界事物,剛開始與“外人”進行交流和互動。鑒于幼兒的心理和生理認知程度以及認知事物的特點主要是通過具體形象,活動是幼兒教學的主要形態。然而,幼兒之間本身存在著差異性,想要每個幼兒都能夠完成自己的意愿,教師就必須有意識的創設活動環境,尊重幼兒的差異性,打造多元化的內容區域,激發幼兒個體的參與積極性。
我在教學中結合幼兒的興趣、需求、認知能力打造多個活動環境,借以來達到幼兒個體的鍛煉和發展。例如,以大班的“秋天”教學內容為例,筆者在教學中打造多元化的教學主題活動內容:看圖的活動區域、看視頻學習的活動區域、繪畫活動區域等等。在每個活動區域教師都準備上相關的原材料,讓幼兒在個別的區域內能夠彰顯自己。
諸如:在看圖的過程中可以讓幼兒進行互動交流,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這個時候是什么季節?這個季節里都有什么等等;在看視頻的時候讓幼兒說說自己的感觸是什么?視頻中都有什么內容等等;繪畫活動區域教師可以提供不同的繪畫原材料,大小不一的紙張、多樣色彩的繪畫筆等等,讓幼兒畫畫自己眼中的秋天。這樣,以多樣化的活動內容來滿足幼兒的不同需求,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興趣去選擇,去發展,打造幼兒的個性特征。
二、活動區提供層次性材料,滿足幼兒多元化需求
在活動過程中,材料的投放是活動得以有效實現的關鍵因素,幼兒在活動中需要借助環境和材料實現互動、實施實踐,同樣,活動材料投放如何直接關系著幼兒從活動中獲取的經驗和知識。材料的投放可以說是活動實施的物質支柱,是幼兒活動過程中的一種使用工具。對此,我認為,想要區別幼兒區域個別化活動的有效實施,在材料投放上也應有著特別的需求,即:結合活動的不同投放層次性的材料,讓不同層次的幼兒在活動區域都能夠得到體現和發揮。
我在教學中結合幼兒的發展狀況,根據個體差異性投放多層次的材料,促使每個幼兒在活動中都能夠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內容,最終得到自我的發展。例如,在教學“圖形分類”教學內容時,我結合幼兒對事物接觸能力的不同性,投放了多層次的材料,以滿足幼兒的個別需求。
即:對于認知能力較為弱的幼兒提供顏色完全相同的圖形,讓幼兒通過簡單的圖形觀察來認知圖形,并對其進行分類;對接受事物相對較強的幼兒則提供多個顏色的圖形,讓幼兒進行圖形分類(將顏色也列入分類中);對已經接受復雜事物的幼兒則提供更高難度的材料,將不同顏色且標有數字的圖形,讓幼兒進行圖形分類并排序。這樣,有層次的投放材料,一方面讓各個層次的幼兒得到個體發展,另一方面層層遞進的活動也有助于激勵幼兒的斗志,誘使幼兒逐漸深入探究。
三、制定配套的評價機制,保障區域個別化活動的順利實施
評價是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其作用在于教師對幼兒活動過程的一個總結,能夠讓幼兒了解自己哪方面還有欠缺,是幼兒改進的一個方向,同時對于幼兒本身來說也是一種監督和約束。幼兒階段的主要教學目的在培養幼兒的興趣、塑造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彰顯幼兒的個性特征,推進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等。對此,評價機制的制定也應是與教學目標配套的,進而才能夠保障區域個別化活動的順利實施。我在教學中根據幼兒學習能力的實際水平,建立一套符合其發展規律的學習評價機制。
例如,我在教學中選取開放性、及時性的配套評價機制來為區域個別化活動的開展保駕護航,即:將“多一些表揚,少一點苛責”作為評價機制的核心內容。對于在活動中表現好的幼兒及時的給予表揚,可以采取多個方式,如分區域來進行評價并選出優秀者進行表揚;對層次遞進的幼兒進行表揚;對參與多個活動領域的幼兒進行表揚;參與性進行表揚:對幼兒的積極參與活動進行表揚等等。以表揚來激勵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以多樣化的評價內容、評價方式來推動幼兒個性化發展,同時也有助于開拓幼兒全面健康發展。
總的來說,區域個別活動是教師根據教育的目標和幼兒發展的水平,有目的地創設活動環境,投放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的活動,是幼兒教育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有效地開展區域個別化活動有助于幼兒全面發展,個性突出。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學中應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進而有意識地打造區域個別化的活動,真正意義上的發揮區域活動的有效性,活化區域內容,借以推動幼兒全面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瑾.幼兒園數學區角活動材料選擇與設計的有效性[J].幼兒教育,2012(25).
[2]楊賀芬.談幼兒園區域活動設計與指導[J].中外交流,2017(9).
推薦期刊:幼兒教育雜志 幼兒教師論文發表期刊,該刊是幼教普及性刊物。所刊內容有效普及幼教科學理論,總結幼教先進經驗,宣傳幼兒教育方面的優秀典型。雜志1982年創刊,是浙江省幼教教育期刊。